本文作者:付政浩
体育大生意记者
继俄罗斯田径队在6月被正式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后,俄罗斯的体育禁药危机仍在大幅蔓延。
在距离里约奥运会开幕仅剩十多天的情况下,俄罗斯又遭遇了更加致命的打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近日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一份“独立报告”,指控俄罗斯体育主管部门在索契冬奥会期间有组织有预谋地安排运动员服食禁药并采用偷换尿样等手段来掩盖这一情况。
报告呼吁国际奥委会应严厉处罚俄罗斯,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十余个国家联名呼吁国际奥委会全面禁止俄罗斯参加里约奥运会。
▼俄罗斯体育部门被指控大量偷换尿样
据了解,这份“独立报告”厚达103页,由WADA的调查员、加拿大法律教授和体育律师理查德-迈凯伦牵头完成。里面对俄罗斯使用禁药的很多细节的描述均很翔实,包括俄罗斯体育部门如何在墙上挖洞,用没问题的尿样来换取运动员尿样,此后又在调查组调查时仓促毁掉了580瓶尿样。该“独立报告”认为,俄罗斯运动员普遍都存在服食禁药的现象。
国际奥委会(IOC)在收到报告后随即发表声明,称将认真研究这份报告并尽快拿出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IOC主席托马斯-巴赫对此的评价是:“调查结果史无前例,令人震惊。对于体育运动,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是一次亵渎和打击。因此,国际奥委会将对涉及到的个人或组织,采取最严厉的制裁措施。”考虑到俄罗斯一再在禁药方面出现丑闻,再加之IOC委员席位多由欧美代表把持,如果最终经过表决,俄罗斯真的被全面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请别太意外。
俄罗斯的金牌该如何瓜分
竞技体育是和平时代的战争,而此次的俄罗斯禁药事件无疑则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面临的最严峻的一次战争。就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试图借兴奋剂丑闻致俄罗斯于死地,而国际奥委会虽然暂未表态,但这种沉默更像是在掂量严惩俄罗斯这么一个大国带来的负面效果究竟有多大。如果最终IOC决定全面禁止俄罗斯参赛,那么一个最直观的话题就是,谁将从中受益?
▼俄罗斯或被全面禁赛
作为超级体育大国,俄罗斯自从第16届夏季奥运会参赛以来,几乎一直都是奖牌榜和金牌榜前三的常客。1984年,他们因为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而没有任何奖牌统计,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因被东道主英国在金牌榜超越从而历史首次在金牌榜仅列第四,但总奖牌榜依旧高居前三。事实上,在2004年中国夺得金牌榜第二之前,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坐二望一。在过去三届奥运会中,俄罗斯平均每届能拿到24.66块金牌和82块奖牌,如果俄罗斯此次真的被禁赛了,他们的这25块金牌和82块奖牌又会被哪些国家瓜分呢?
俄罗斯在奥运会上的夺金项目向来分布比较分散,其中,田径、体操、摔跤、游泳、击剑、举重、射击是传统优势项目。俄罗斯田径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6金5银7铜,在伦敦则是8金5银5铜,而他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美国。由于此前俄罗斯田径队已经确定被禁止参加奥运,所以美国本就已经是俄罗斯禁赛的大赢家。如果俄罗斯此番再全面禁赛,那么美国在游泳、体操等项目也将再去一个心腹大患,法国等欧洲等国家队在击剑、射击等项目也将受益匪浅。当然,中国在举重、射击方面的竞争压力也将有所减缓,而中国渴盼良久的在田径方面谋取成绩突破的梦想也有望得以实现。
▼WADA向媒体散发独立调查报告
总之,如果俄罗斯不幸全面禁赛,那么美国将成为最大受益方,美国在过去三届奥运会中平均每届能拿到39块金牌和102块奖牌,如果没有俄罗斯这个劲敌,那么其金牌数和总奖牌数预计将有望突破50和120大关(在上届伦敦奥运会中,美国分别夺得46块金牌和104块奖牌)。
重回美苏互相抵制奥运时代?
面对WADA发布的“独立报告”以及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全面禁赛呼声,俄罗斯人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这是美国等国家试图将体育政治化的表现。毕竟在此之间,在奥运会历史上,还从未有哪个国家因为爆发群体性兴奋剂事件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奥运代表团被取消奥运资格。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对俄罗斯这么一个体育大国痛下杀手,恐怕只会加剧体育政治化趋势,甚至会引起IOC委员们的内部分裂,这是巴赫不得不小心应对的潜在危机。
▼迈凯伦(左)和庞德(中)召开发布会声讨俄罗斯
在欧美国家正在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的大背景下,此次的“独立报告”在递交至奥组委的同时也被《纽约时报》拿到报告全部文本内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更是第一时间联合致函IOC,要求全面禁止俄罗斯参加奥运会。这一系列行动配合如此紧密,只能说明,这份报告其实早已被泄露给各大媒体和美国等国家。此后,理查德-迈凯伦又拉上WADA创始人庞德一起召开发布会,向所有媒体公布了这一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显然,迈凯伦希望通过集体制造舆论声势,逼迫IOC尽快拿出制裁方案来避免丑闻蔓延。如果这份独立报告只在内部传阅,在距离里约奥运会仅剩十余天的情况下,此事很可能就会不了了之。
俄罗斯《独立报》18日发表题为“在俄罗斯背后实施打击”的文章,该文援引俄国家杜马议员瓦卢耶夫的原话:“这一切都是反对俄人民和运动员的行为,这是一种体育纳粹主义。”而另一位俄国家杜马议员胡佳科夫则威胁说:“如果国际奥委会让我们失去这一机会,那么我们应当与盟友一起宣布抵制里约奥运会。因为这已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场肮脏的政治。”
长期以来,国际奥委会在极力避免体育政治化,但事实上,这种情况绝难避免。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举办前,苏联军队在1979年圣诞节前夕出兵入侵阿富汗,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苏联若不撤军,美国将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均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公开抵制或拒绝参加的占五分之二,参赛的仅80个。
▼美国用漫画呼吁世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随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时,苏联也和他的盟友们宣布抵制该届奥运会,最终苏联、民主德国、越南等19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参加,中国则顶住压力毅然出征,并最终拿到了15金、8银、9铜位列奖牌榜第4名的好成绩。但不得不说的是,那两届奥运会的金牌成色都明显不足,也让奥林匹克大家庭内部一度陷入了分裂。
美苏在奥运会上互相抵制固然是冷战时期的特殊产物,但如今,随着美国等国极力要求全面禁止俄罗斯参加奥运会,俄罗斯一旦真的被禁赛,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极端复仇行动。届时,那将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损失。原本,里约奥运会未开赛就已经因为巴西的政治不稳定而背上了“史上最差一届奥运会”的指责,如果俄罗斯再无缘本届赛事甚至掀起其它抵制浪潮,那么巴西奥运会将彻底坐实“史上最差”的称号。
▼国际奥委会陷入两难境地
为了避免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分裂和里约奥运会声誉的进一步恶化,接下来,巴赫领导下的IOC肯定会慎重裁决,尽可能避免事态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但无论如何,俄罗斯必定会因此遭受重创,兴奋剂丑闻球员必会大规模被禁赛,俄罗斯无缘奖牌榜前三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