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内蒙古100亿双碳基金,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内蒙古100亿双碳基金,来了

今年以来,一只只新能源基金相继浮出水面。

文|投资界-解码LP 刘一

内蒙古刚刚诞生一只百亿碳中和基金。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华润电力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润电力工程将与内蒙古绿能私募、内蒙古环投、国家能源内蒙古电力、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华电内蒙古新能源、三峡投资、北方联合电力、中广核风电以及TCL宝业控股共同出资成立合伙基金。

据悉,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100亿元,其中内蒙古绿能私募将担任合伙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告还提到,倘合伙基金投资子基金,则应协商规定分配比例。换言之,上述合伙基金也有母基金性质。

内蒙古拼了,又一只百亿基金诞生

我们先来看看GP——内蒙古绿能私募,作为普通合伙人亦将担任合伙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委任及更换基金管理人。

资料显示,内蒙古绿能私募成立于今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包振兴,而包振兴同时担任由内蒙古环投间接100%持股的内蒙古环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因此,据股权穿透,内蒙古绿能私募由内蒙古国资委及华润环保科创旗下的华润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担任股东的内蒙古环投全资设立。

出资人阵容豪华——内蒙古绿能私募将认缴出资人民币0.1亿元;内蒙古环投将认缴出资人民币9.9亿元;国家能源内蒙古电力、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华电内蒙古新能源、三峡投资、北方联合电力、中广核风电、TCL实业控股及华润电力工程将各自认缴出资人民币10亿元。

合伙基金存续期定为10年,分别是5年投资期和5年退出期,优先投资于风能、光能、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亦投资于新能源开发、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运维服务、低碳产业及其他能源相关产业等领域。

公告也对投资决策金额做出了要求:即基金的单笔投资金额大于2亿元的投资及退出决策,需要由投委会决策,单笔投资金额不超过2亿元的投资,可由管理人独立决策。此外,该基金将按照实缴规模收取2%的年度管理费,同时设置了6%的门槛收益率。

此次成立基金的目的为合理高效地配置能源资源,在内蒙古构建完整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支持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为出资方之一,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华润集团的旗舰附属公司。2003年11月,华润电力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约750亿港元,业务涉及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分布式能源、售电、综合能源服务、煤炭等领域。华润集团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目前,华润零售、啤酒、燃气、商业地产、制药和医疗等经营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旗下品牌有雪花、怡宝、华润万家、万象城、999、双鹤、东阿阿胶、江中等。在2021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排名中,华润集团位列第69位。

还有三峡资本——成立于2015年3月,这是三峡集团的新业务培育、财务性投资、资本运作服务平台。依托三峡集团品牌、产业背景及资金优势,三峡资本于2021年实现利润总额45亿元,净利润40亿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35亿元,净资产329亿元,资产负债率60.6%。

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双碳发展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和资源。前不久,红杉中国沈南鹏和远景科技张雷现身内蒙古鄂尔多斯探寻合作方式,据悉鄂尔多斯正与远景科技合作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早在去年3月,红杉中国和远景科技共同成立碳中和技术基金,关注破局续航天花板的电池技术、太阳能搭配锂电池的一体化储能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技术、缓堵减排的智慧车路协同技术、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AI芯片、直接空气中碳捕获技术、碳排放的量化和审计技术、增强环境友好性的合成生物技术等方向。

席卷VC/PE圈,碳中和基金大爆发

今年以来,一只只新能源基金相继浮出水面。

不久前,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等。专家表示,支持碳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

4月27日,继2021年底发起设立旗下首个子基金宣告入场后,885亿元规模的国家级绿色母基金在疫情期间又有新进展。由于疫情原因,注册在上海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对数支候选子基金进行了线上路演与比选。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2020年7月15日在上海正式揭牌运营。基金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财政部委托上海市政府进行管理,采取公司制形式,并由财政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部分金融机构及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出资。

2021年12月31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旗下首个子基金正式签约落地,其与宝武集团、建信资本等联合发起设立宝武碳中和基金。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目前唯一一支以“绿色发展”冠名的国家级基金,有接近200亿元的额度用于子基金类投资,目的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其对子基金要求管理能力强,或将对相关行业投资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今年3月初,协鑫能科发布公告,公司与中金资本合作的中金协鑫碳中和百亿产业投资基金首期不超过45亿元正式落地。去年3月底,协鑫能科与中金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设立行业第一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百亿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

更早的2月21日,特变电工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科技投资公司与南网建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南网建鑫基金管理公司)、南方电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南网资本)成立网双碳绿能(广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双碳绿能基金,最终名称以工商核准登记为准),通过双碳绿能基金投资绿色清洁能源项目。

双碳绿能基金注册资本11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科技投资公司)认缴出资7.70亿元,占比70%。科技投资公司是有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更早之前,中电投融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九智资本发起的“融和九智碳中和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上海临港自贸区正式成立,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专注于投资新能源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据悉,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九智资本担任普通合伙人。

该基金将依托国家电投集团综合能源央企的产业背景,聚焦清洁能源和“源-网-荷-储”产业链等上下游领域,通过资本助力+产业赋能的双重加码,助力被投资企业发展。截止目前,国家电投融和资产已通过基金投资+产业扶植,在新能源及绿电交通领域投资了融和元储、特百佳、伯镭科技、众能联合等企业。

同样在1月,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成功组建并且营运,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这只基金由川投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发起设立,采用双GP模式、母子架构设计。母基金由川投集团旗下川投资本、建设银行旗下建信投资共同出资74亿元,子基金由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社会投资方共同出资26亿元,投资方向为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等领域。

从去年以来,双碳潮席卷VC/PE圈。多只碳中和专项基金纷纷诞生,甚至有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ESG理念、碳管理列入投资决策的必选项。资料显示,目前,“绿色”“碳中和”相关基金已超过2000亿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内蒙古100亿双碳基金,来了

今年以来,一只只新能源基金相继浮出水面。

文|投资界-解码LP 刘一

内蒙古刚刚诞生一只百亿碳中和基金。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华润电力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润电力工程将与内蒙古绿能私募、内蒙古环投、国家能源内蒙古电力、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华电内蒙古新能源、三峡投资、北方联合电力、中广核风电以及TCL宝业控股共同出资成立合伙基金。

据悉,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100亿元,其中内蒙古绿能私募将担任合伙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告还提到,倘合伙基金投资子基金,则应协商规定分配比例。换言之,上述合伙基金也有母基金性质。

内蒙古拼了,又一只百亿基金诞生

我们先来看看GP——内蒙古绿能私募,作为普通合伙人亦将担任合伙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委任及更换基金管理人。

资料显示,内蒙古绿能私募成立于今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包振兴,而包振兴同时担任由内蒙古环投间接100%持股的内蒙古环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因此,据股权穿透,内蒙古绿能私募由内蒙古国资委及华润环保科创旗下的华润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担任股东的内蒙古环投全资设立。

出资人阵容豪华——内蒙古绿能私募将认缴出资人民币0.1亿元;内蒙古环投将认缴出资人民币9.9亿元;国家能源内蒙古电力、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大唐内蒙古新能源、华电内蒙古新能源、三峡投资、北方联合电力、中广核风电、TCL实业控股及华润电力工程将各自认缴出资人民币10亿元。

合伙基金存续期定为10年,分别是5年投资期和5年退出期,优先投资于风能、光能、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亦投资于新能源开发、能源科技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运维服务、低碳产业及其他能源相关产业等领域。

公告也对投资决策金额做出了要求:即基金的单笔投资金额大于2亿元的投资及退出决策,需要由投委会决策,单笔投资金额不超过2亿元的投资,可由管理人独立决策。此外,该基金将按照实缴规模收取2%的年度管理费,同时设置了6%的门槛收益率。

此次成立基金的目的为合理高效地配置能源资源,在内蒙古构建完整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支持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为出资方之一,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华润集团的旗舰附属公司。2003年11月,华润电力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约750亿港元,业务涉及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分布式能源、售电、综合能源服务、煤炭等领域。华润集团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目前,华润零售、啤酒、燃气、商业地产、制药和医疗等经营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旗下品牌有雪花、怡宝、华润万家、万象城、999、双鹤、东阿阿胶、江中等。在2021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排名中,华润集团位列第69位。

还有三峡资本——成立于2015年3月,这是三峡集团的新业务培育、财务性投资、资本运作服务平台。依托三峡集团品牌、产业背景及资金优势,三峡资本于2021年实现利润总额45亿元,净利润40亿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835亿元,净资产329亿元,资产负债率60.6%。

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双碳发展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和资源。前不久,红杉中国沈南鹏和远景科技张雷现身内蒙古鄂尔多斯探寻合作方式,据悉鄂尔多斯正与远景科技合作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早在去年3月,红杉中国和远景科技共同成立碳中和技术基金,关注破局续航天花板的电池技术、太阳能搭配锂电池的一体化储能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技术、缓堵减排的智慧车路协同技术、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AI芯片、直接空气中碳捕获技术、碳排放的量化和审计技术、增强环境友好性的合成生物技术等方向。

席卷VC/PE圈,碳中和基金大爆发

今年以来,一只只新能源基金相继浮出水面。

不久前,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等。专家表示,支持碳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

4月27日,继2021年底发起设立旗下首个子基金宣告入场后,885亿元规模的国家级绿色母基金在疫情期间又有新进展。由于疫情原因,注册在上海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对数支候选子基金进行了线上路演与比选。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2020年7月15日在上海正式揭牌运营。基金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财政部委托上海市政府进行管理,采取公司制形式,并由财政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部分金融机构及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出资。

2021年12月31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旗下首个子基金正式签约落地,其与宝武集团、建信资本等联合发起设立宝武碳中和基金。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目前唯一一支以“绿色发展”冠名的国家级基金,有接近200亿元的额度用于子基金类投资,目的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其对子基金要求管理能力强,或将对相关行业投资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今年3月初,协鑫能科发布公告,公司与中金资本合作的中金协鑫碳中和百亿产业投资基金首期不超过45亿元正式落地。去年3月底,协鑫能科与中金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设立行业第一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百亿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

更早的2月21日,特变电工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科技投资公司与南网建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南网建鑫基金管理公司)、南方电网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南网资本)成立网双碳绿能(广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双碳绿能基金,最终名称以工商核准登记为准),通过双碳绿能基金投资绿色清洁能源项目。

双碳绿能基金注册资本11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科技投资公司)认缴出资7.70亿元,占比70%。科技投资公司是有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更早之前,中电投融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九智资本发起的“融和九智碳中和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上海临港自贸区正式成立,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专注于投资新能源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据悉,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九智资本担任普通合伙人。

该基金将依托国家电投集团综合能源央企的产业背景,聚焦清洁能源和“源-网-荷-储”产业链等上下游领域,通过资本助力+产业赋能的双重加码,助力被投资企业发展。截止目前,国家电投融和资产已通过基金投资+产业扶植,在新能源及绿电交通领域投资了融和元储、特百佳、伯镭科技、众能联合等企业。

同样在1月,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成功组建并且营运,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这只基金由川投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发起设立,采用双GP模式、母子架构设计。母基金由川投集团旗下川投资本、建设银行旗下建信投资共同出资74亿元,子基金由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社会投资方共同出资26亿元,投资方向为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等领域。

从去年以来,双碳潮席卷VC/PE圈。多只碳中和专项基金纷纷诞生,甚至有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ESG理念、碳管理列入投资决策的必选项。资料显示,目前,“绿色”“碳中和”相关基金已超过2000亿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