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刘临安 :精益求精,在创新的路上砥砺前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刘临安 :精益求精,在创新的路上砥砺前行

未来的建筑会在传承与创新、独特与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先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随着岁月的变迁,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却因时间的积累而底蕴愈加深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在现代生活中,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和载体,让人们感受到古建筑之美和文化底蕴。近年来,“国潮”兴起,传统古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开始有了更多的实践。相信未来的建筑会在传承与创新、独特与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022年8月,首届【新国潮大会】将举办,将集结顶级专家学者、国潮品牌主理人、主流媒体人共同探讨国潮品牌增长力,助力中国经济双循环。由界面楼市、界面城市频道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策划的界面城市观察专栏,独家对话刘临安教授,共同探讨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 环境 设计》、《建筑师》杂志编委、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

 

以下为对话实录:

界面楼市: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请问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时代?作为审美主体的话,您对哪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最欣赏?

刘临安:从广义范围而言,古代建筑文化所凝练而成的建筑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遗产。古代建筑是文化遗产里面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我们今天能够亲眼目睹的古代建筑,例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基本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体现着当时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是传承保留下来的一种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至于更早时期的建筑,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到今天,实属凤毛麟角了。

如果说对哪个时代的古建筑最为欣赏,我个人比较欣赏唐、宋时期的建筑。因为那个时期的建筑有两个特点。第一,建筑形制发展的相当成熟,建筑风格典雅瑰丽;第二,唐宋建筑的文化成就向外传播,影响波及东南亚。建筑文化就像种子,成熟以后就要四下扩散,就要落地生根,就要发芽成长。今天我们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国家,都不难看到中国建筑文化投射的影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它和中国古典文学、绘画和其他艺术之间有怎样有趣的关联?

刘临安:中国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始终秉持着“中和周正”的基本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古代建筑都有一个明确的中轴线和完整的边界,不论城市、宫殿、寺庙、宅第。我们都能看到“中和周正”营造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建筑文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也是紧密的。比如凭借古代四大名楼而创作出来的优美诗句,《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等,这都是由建筑而引发的诗兴,体现出一种空间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交织。这种空间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交织在苏州园林就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了。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文景相因”,说的就是文采与景致是交织在一起的,是可以相互比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多大的空间意境和浪漫情怀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建筑的形式或空间语言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达。几十年以来,多元文化思潮不仅影响了西方,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衍生了新的建筑语言。请问,当代中国建筑呈现着怎样的特点?

刘临安:中国建筑文化和外国建筑文化各具优势,因为在各自的文化圈里生长了上千年,肯定会产生自己的文化精粹。不同文化圈里产生的建筑成就各不相同。所以在信息时代,彼此之间就是需要互学互鉴,达到精彩绚烂。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建筑逐渐脱离了对于土木砖石的依赖,对中国建筑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值得学习和借鉴西方建筑文化。例如,中国建筑在空间组合上,惯常采用平面的方式进行铺展。这种方式源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影响。19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日益攀升,工业生产的钢铁、水泥、玻璃以及电梯的发明,为建筑的空间组织带来根本的变化。从传统的平面组织转变到立体组织,建筑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了。我们今天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和空间组合基本是从国外学习过来的。

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我们也不能丢。例如在空间组织“中尊周卑”的理念,两千余来,沿袭不渝。封建社会的都城或者宫殿,越靠近中轴线的空间越重要,布置建筑的等级越高。四合院民居也是同样的道理,祖宗的牌位肯定是安置在院落空间的中央位置。如果我们把这种传统空间的组织理念放到垂直空间里的话,与西方的空间组织方式融合进化,可能就会做出有更有主次感、节奏感的空间特征。中西方建筑的空间组织理念是可以互相借鉴、相得益彰的。

界面楼市:“新中式”的概念其实产生已久。随着近些年来,国潮、国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如檐角、园林、礼序、规制等,请问您觉得“新中式”元素在现代建筑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新中式”有标准吗?

刘临安:新中式是现在的一种普遍叫法,但是它没有一个标准或者定义化的描述。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概念。今天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古代的建筑形式,但是可以从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得到启发。《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意思?就是事物发展到尽头时就要变化,变化之后就能通达,通达之后进而持久。

首先,从以土木砖石为材料的古代建筑发展到以水泥钢铁为材料的现代建筑,默守陈规就是走到尽头,因此要“变”。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能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创新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不少建筑师都非常热爱中国建筑文化,都在殚精竭虑地寻求这种“变通”之道,试图通过创新性思考和创造性手法把传统建筑文化表现到新建筑里来。对于“新中式”的建筑创作尽管“路漫漫兮其修远”,但是这种创新锐意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二点,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会考虑把传统的建筑要素、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巧妙地融汇到现代建筑中,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断的创新思考,进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标。例如,第一代建筑师梁思成、杨廷宝他们也尝试过将 中国“固有建筑形式”表现到现代建筑中去,它们的一些建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是那样的直截了当,只是把传统建筑形式移植到新建筑上。虽然囿于当时“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局限,但是不失为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上跨出的第一步,体现出建筑创作思想的独到性,堪称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的先行建筑师。其后的发展,通过一代又一代建筑师的励精图治,创新理念和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励建筑师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地走下去,最终到达一个出神入化的境地。

界面楼市:时代的发展比较迅速,人类的需求随着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而变的多元化,因此,建筑功能也随之而产生各种变化。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更能感受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建筑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少会产生某种重塑。在当下社会,建筑和人的关系产生了哪些变化?居住空间和建筑功能又有了哪些升级、更新(改变)?

刘临安:当代中国人很难再用古代“一亩三分地”那样的方式盖房子了,目前中国大部分人住的都是我们称之为集合式住宅的房子。集合式住宅在当下的适应性升级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功能配置和空间配置,满足居家生活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是加强居民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如餐食、采购、健身、休闲、社会服务等,加大公共空间的配置。第三步则是居民与自然接触的共享空间,例如新鲜空气和公共绿化,这方面我们现在还很缺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小区足不出户或者足不出楼,就可以享受到公共生活和自然景致,那该有多好!其实我们在四五年前就探讨过这个课题——住宅的多功能集成化,在一个楼栋(或者一组楼栋)里把居住、公共生活、自然景致组织到一起。例如地下层停车,低层(2-3层)布置餐饮、洗衣、健身、休闲、儿童游戏、老人聚会等公共生活的功能空间,底层架空并且与地面绿化结合起来,甚至屋顶和墙身也绿化起来。这种新的建筑类型未来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这个栏目在尝试探索“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的主题。站在时尚艺术的角度,您觉得怎样的房子才是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或者您心中理想的房子)?

刘临安:坦白地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房子的诉求都不一样,那么每一个人心中“理想的房子”也不一样。就像莎士比亚讲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前段时间社会上热议的“幸福指数”,其实,身处社会不同层面的每一个人心中对于“幸福指数”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英文有一个词叫“interchange”,就是“相互交换”的意思。我一直认为,在反映理想居住方式上应当具备这样三个方面的“相互交换”。首先是居住者与家庭成员的“interchange”,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其次是居住者与社会公共生活的“interchange”,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工作、美食、健身、社交等社会公共服务;最后是居住者与自然造化的“interchange”,例如清风白云、花红柳绿、潺潺流水,甚至虫啾鸟鸣。我觉得在居住方式上如果能享受到这三个方面的“interchange”,无疑堪称一个美好的、理想中的房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刘临安 :精益求精,在创新的路上砥砺前行

未来的建筑会在传承与创新、独特与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先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随着岁月的变迁,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却因时间的积累而底蕴愈加深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在现代生活中,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和载体,让人们感受到古建筑之美和文化底蕴。近年来,“国潮”兴起,传统古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开始有了更多的实践。相信未来的建筑会在传承与创新、独特与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022年8月,首届【新国潮大会】将举办,将集结顶级专家学者、国潮品牌主理人、主流媒体人共同探讨国潮品牌增长力,助力中国经济双循环。由界面楼市、界面城市频道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策划的界面城市观察专栏,独家对话刘临安教授,共同探讨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 环境 设计》、《建筑师》杂志编委、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

 

以下为对话实录:

界面楼市: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请问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时代?作为审美主体的话,您对哪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最欣赏?

刘临安:从广义范围而言,古代建筑文化所凝练而成的建筑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遗产。古代建筑是文化遗产里面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我们今天能够亲眼目睹的古代建筑,例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基本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体现着当时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是传承保留下来的一种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至于更早时期的建筑,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到今天,实属凤毛麟角了。

如果说对哪个时代的古建筑最为欣赏,我个人比较欣赏唐、宋时期的建筑。因为那个时期的建筑有两个特点。第一,建筑形制发展的相当成熟,建筑风格典雅瑰丽;第二,唐宋建筑的文化成就向外传播,影响波及东南亚。建筑文化就像种子,成熟以后就要四下扩散,就要落地生根,就要发芽成长。今天我们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国家,都不难看到中国建筑文化投射的影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它和中国古典文学、绘画和其他艺术之间有怎样有趣的关联?

刘临安:中国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始终秉持着“中和周正”的基本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我们可以注意到古代建筑都有一个明确的中轴线和完整的边界,不论城市、宫殿、寺庙、宅第。我们都能看到“中和周正”营造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建筑文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也是紧密的。比如凭借古代四大名楼而创作出来的优美诗句,《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等,这都是由建筑而引发的诗兴,体现出一种空间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交织。这种空间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交织在苏州园林就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了。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文景相因”,说的就是文采与景致是交织在一起的,是可以相互比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多大的空间意境和浪漫情怀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建筑的形式或空间语言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达。几十年以来,多元文化思潮不仅影响了西方,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衍生了新的建筑语言。请问,当代中国建筑呈现着怎样的特点?

刘临安:中国建筑文化和外国建筑文化各具优势,因为在各自的文化圈里生长了上千年,肯定会产生自己的文化精粹。不同文化圈里产生的建筑成就各不相同。所以在信息时代,彼此之间就是需要互学互鉴,达到精彩绚烂。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建筑逐渐脱离了对于土木砖石的依赖,对中国建筑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值得学习和借鉴西方建筑文化。例如,中国建筑在空间组合上,惯常采用平面的方式进行铺展。这种方式源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影响。19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日益攀升,工业生产的钢铁、水泥、玻璃以及电梯的发明,为建筑的空间组织带来根本的变化。从传统的平面组织转变到立体组织,建筑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了。我们今天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和空间组合基本是从国外学习过来的。

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我们也不能丢。例如在空间组织“中尊周卑”的理念,两千余来,沿袭不渝。封建社会的都城或者宫殿,越靠近中轴线的空间越重要,布置建筑的等级越高。四合院民居也是同样的道理,祖宗的牌位肯定是安置在院落空间的中央位置。如果我们把这种传统空间的组织理念放到垂直空间里的话,与西方的空间组织方式融合进化,可能就会做出有更有主次感、节奏感的空间特征。中西方建筑的空间组织理念是可以互相借鉴、相得益彰的。

界面楼市:“新中式”的概念其实产生已久。随着近些年来,国潮、国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如檐角、园林、礼序、规制等,请问您觉得“新中式”元素在现代建筑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新中式”有标准吗?

刘临安:新中式是现在的一种普遍叫法,但是它没有一个标准或者定义化的描述。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概念。今天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古代的建筑形式,但是可以从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得到启发。《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意思?就是事物发展到尽头时就要变化,变化之后就能通达,通达之后进而持久。

首先,从以土木砖石为材料的古代建筑发展到以水泥钢铁为材料的现代建筑,默守陈规就是走到尽头,因此要“变”。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能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创新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不少建筑师都非常热爱中国建筑文化,都在殚精竭虑地寻求这种“变通”之道,试图通过创新性思考和创造性手法把传统建筑文化表现到新建筑里来。对于“新中式”的建筑创作尽管“路漫漫兮其修远”,但是这种创新锐意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二点,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会考虑把传统的建筑要素、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巧妙地融汇到现代建筑中,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断的创新思考,进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标。例如,第一代建筑师梁思成、杨廷宝他们也尝试过将 中国“固有建筑形式”表现到现代建筑中去,它们的一些建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是那样的直截了当,只是把传统建筑形式移植到新建筑上。虽然囿于当时“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局限,但是不失为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上跨出的第一步,体现出建筑创作思想的独到性,堪称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的先行建筑师。其后的发展,通过一代又一代建筑师的励精图治,创新理念和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励建筑师在创新的路上不断地走下去,最终到达一个出神入化的境地。

界面楼市:时代的发展比较迅速,人类的需求随着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而变的多元化,因此,建筑功能也随之而产生各种变化。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更能感受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建筑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少会产生某种重塑。在当下社会,建筑和人的关系产生了哪些变化?居住空间和建筑功能又有了哪些升级、更新(改变)?

刘临安:当代中国人很难再用古代“一亩三分地”那样的方式盖房子了,目前中国大部分人住的都是我们称之为集合式住宅的房子。集合式住宅在当下的适应性升级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功能配置和空间配置,满足居家生活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是加强居民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如餐食、采购、健身、休闲、社会服务等,加大公共空间的配置。第三步则是居民与自然接触的共享空间,例如新鲜空气和公共绿化,这方面我们现在还很缺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小区足不出户或者足不出楼,就可以享受到公共生活和自然景致,那该有多好!其实我们在四五年前就探讨过这个课题——住宅的多功能集成化,在一个楼栋(或者一组楼栋)里把居住、公共生活、自然景致组织到一起。例如地下层停车,低层(2-3层)布置餐饮、洗衣、健身、休闲、儿童游戏、老人聚会等公共生活的功能空间,底层架空并且与地面绿化结合起来,甚至屋顶和墙身也绿化起来。这种新的建筑类型未来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楼市:这个栏目在尝试探索“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的主题。站在时尚艺术的角度,您觉得怎样的房子才是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或者您心中理想的房子)?

刘临安:坦白地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房子的诉求都不一样,那么每一个人心中“理想的房子”也不一样。就像莎士比亚讲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前段时间社会上热议的“幸福指数”,其实,身处社会不同层面的每一个人心中对于“幸福指数”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英文有一个词叫“interchange”,就是“相互交换”的意思。我一直认为,在反映理想居住方式上应当具备这样三个方面的“相互交换”。首先是居住者与家庭成员的“interchange”,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其次是居住者与社会公共生活的“interchange”,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工作、美食、健身、社交等社会公共服务;最后是居住者与自然造化的“interchange”,例如清风白云、花红柳绿、潺潺流水,甚至虫啾鸟鸣。我觉得在居住方式上如果能享受到这三个方面的“interchange”,无疑堪称一个美好的、理想中的房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