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冲进欧洲、日本,中国风电出海“夺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冲进欧洲、日本,中国风电出海“夺食”

去年中国风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75倍,并首次冲进日本、欧洲海上风电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席菁华

编辑 | 张慧

长靴形亚平宁半岛的“靴根”上,坐落着意大利东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塔兰托港,传说是海神波塞冬之子塔拉斯的故乡

这里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风速每秒5.2米左右。海风卷起地中海的浪花,轻拍岸边。

今年2月,离港口不远处的蔚蓝海域上,树起了10台超百米高的白色风机。4月,随着风机的转动,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开始输入意大利的电网。

这些风机由中国企业明阳智能(601615.SH)生产。该项目是意大利以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中国整机商首次将风机树立在了欧洲的海域上。

36年前,中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维斯塔斯等外企扮演着国内风电行业“开拓者”的角色。如今,依靠国内市场壮大的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们,具备了与维斯塔斯、GE等欧美风机巨头比肩的能力,开始加速争夺海外场。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去年中国出口风电机组886台,容量326.8万千瓦,同比上涨175.2%,创历史新高。

去年,中国首次实现海上风电机组的出口。金风科技(002202.SZ)、明阳智能和东方电气(600875.SH)的共72台海上风机出口越南。

明阳智能首次拿到日本的海上风电订单,这也是中国风机首次出口至日本。

同期,中国能建包揽了越南最大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项目,均使用国产机组;远景能源则在印度拿下拿下了中国风机品牌迄今最大的单一海外市场订单

打开“走出去”格局

2007年,中国出口了首台风机。但由于技术基因源于海外,长时间内中国风电整机商无法与国际巨头匹敌。

“与家电企业等不同,整机商出海并非止于卖风机,更关键的是完成风电项目建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界面新闻表示,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熟悉各国的政策法规环境,还需要参与融资、认证、物流、施工安装等其他诸多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了准入门槛高,国外风电项目单体规模较小,也增加了国内整机商布局海外市场的难度。过去十多年,中国风电整机商“走出去”的步伐相对缓慢。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风电整机商的技术水平和度电成本迎头赶上,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基础。目前,中国风电机组已累计出口至六大洲的42个国家和地区。

头部整机商的海外业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金风科技国际项目总装机容量45.24万千瓦,同比增长82.71%;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20.48万千瓦,同比增长14.09%。

同期,金风科技国际业务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31.9%,营收占比11.98%,首度站上两位数。板块毛利率18.6%,同比增长27.45个百分点。

金风科技在南美市场的在手订单达69.1万千瓦,同比增幅高达188%,已成为阿根廷第三大风力发电公司。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国外整机市场占有率5%。

去年,远景能源的海外新增风电装机65万千瓦,同比增长132%,成为越南最大的陆上风电整机商;且在印度市场拿下大单,将提供596台风机,装机接近2吉瓦。

同期,明阳智能海外业务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逾33倍。新增海外销售订单45.5万千瓦,同比增长19.74%。

除越南市场外,明阳智能目标投向了欧洲和日韩的海上风电市场。除了意大利塔兰托、日本项目外,明阳智能还将为一个欧洲漂浮式项目提供11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预计2023年落地。

明阳智能还开始投资海外工厂。去年12月,明阳智能与英国政府达成意向协议,将在当地投资建设风机、叶片生产基地。

今年5月30日,明阳智能与韩国最大风电整机制造商、风力发电企业Unison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韩国建设风电中心,推动研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固定式和漂浮式海上机型。

越南等国外新兴市场风电年建设量增加,为中国风电出海提供契机。

2021年,越南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风电机组新增和累计出口最多的国家,新增和累计出口量占比分别达72.1%和25.4%。

越南正处于风电抢装期,目标到2030年陆上风电装机达14-24 GW,海上风电装机达7-8 GW。2023年年底前,越南陆上和海上风电项目可分别获得每千瓦时8.5美分和9.8美分的补贴。

秦海岩认为,随着国内风电整机商在全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且能够提供具有技术、质量、价格竞争力的丰富机组产品组合,中国风电设备出口正在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指数级增长。

秦海岩认为,海外市场打开了中国风电产业新的增量市场,可确保有足够的年度增长规模来推动产业发展。

“与国际厂商同台竞技,可加快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迭代速度。”秦海岩称,依托设备出口和项目开发,还可加速中国风电技术标准的输出,促使国内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通过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在更加贴近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资源优势。

多位风电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国内整机市场已经饱和,出口可以避免国内整机商单纯的价格竞争,缓解竞争压力。

国产风机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位置,占比达50.91%。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去年全球十大制造商中,有六家来自中国。

中国风电市场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秦海岩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风力发电机、轮毂、机架、叶片、齿轮箱、轴承等产量占全球60%-70%,风电机组的产量占全球的2/3以上。

秦海岩表示,中国制造基地也是外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支撑。以维斯塔斯为例,中国制造基地年交付量占其总交付量的一半以上。

同时,中国风机的价格优势明显。2021年中国陆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国内主流风机厂家频频抛出低价。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风机价格下降24%。

因价格承压,早期为中国风电市场做出重大贡献的维斯塔斯、GE、西门子歌美飒等外企,在中国客户投标名单中沉寂,去年在中国的安装量减少一半。

去年,全球最大风电整机商维斯塔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2%,排名第12位。西门子歌美飒甚至放弃了中国的陆上风机销售业务。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球能源价格、运输成本上涨,部分供应链中断,西门子歌美飒陷入巨亏,维斯塔斯也出现盈利下滑。

得益于庞大、稳定的国内市场,中国整机商的业绩却未受到冲击。五大风电上市公司全部实现了利润大增。

与此同时,国内风电整机商此前的技术短板也已逐渐补上。金风科技告诉界面新闻,中国风电公司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

金风科技表示,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业务链已基本成型,覆盖技术研发、开发建设、设备供应、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等多方面。供应链相对成熟、开发经验丰富以及项目执行效率高,是国内风电的优势。

远景能源全球副总裁徐刚对界面新闻称,中国风机在兆瓦数和叶轮直径方面,甚至已领先于国际市场主流。

中国风电出口量增长态势快速,还得益于良好的融资能力。锐轩咨询创始人、总经理孙文轩告诉界面新闻,在部分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中国整机企业可以解决当地开发商的融资需求,这成为中国整机在海外市场的一大卖点。

界面新闻获悉,中国整机商通过在国外购买和开发项目来扩大出口。这可以避免它们在国外市场缺乏业绩记录等出口壁垒,许多投资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融资支持。

孙文轩认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中字头EPC企业及央企开发商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也带动了风电整机商一起出海。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能建在越南建设了当地最大的越南金瓯1号3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VPL3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陆上建设了越南德农300兆瓦风电项目、平顺二期90兆瓦风电项目、雅蓓2×49.5兆瓦风电项目,以及嘉莱风电项目葱龙乡155兆瓦风电项目等。

同期,中国电建建设了越南平大310兆瓦海上风电运输项目、乐和二期130兆瓦风电项目、朔庄2号30兆瓦海上风电总承包项目EPC合同、槟椥80兆瓦海上风电EPC合同和20年运维合同等。

独立出海能力不足

尽管出口加快,但中国风电整机商仍未能在海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且很多项目跟随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及央企开发商一起出海,独立出海的能力仍不足。

孙文轩对界面新闻称,未来国内风电市场仍能每年保持50-60 GW以上的装机。这一庞大的国内市场增量及竞争环境,会导致一些风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动力不足。

去年以来,越南等新兴市场风电开发提速,中国风电出海增速“被动”提高,但只有小部分为独立接触当地开发商并投标拿单,大多搭的是央企开发商和EPC企业的项目便车。

孙文轩指出,除头部整机商外,多数整机商未把国际化上升至重要战略,且未主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与海外巨头相比,中国风机技术仍存差距。孙文轩表示,在西欧、美国、日本等成熟的海外市场,投资方更关注风机的技术、质量和全生命周期的回报率。

“国外对风机的认证和质量的要求更高,价格敏感度低”,孙文轩表示,风电整机销售受到海外市场业绩、运行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机组需经过国际国内顶尖第三方机构的严苛评估。

据界面新闻了解,相较于前期的低成本静态投资,海外客户更关注项目的长期盈利性,重视长期的装机业绩和运行记录,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和发电量作为衡量标准。

此外,海外业务对商务、法律、金融等各个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徐刚告诉界面新闻,独立走到国际市场,需检验整机商环境适应、市场匹配、供应链整合、创新研发、快速响应、文化融入等多项能力。

“有竞争力的产品、敏捷的服务响应、值得信赖的履约能力,是整机商成功的关键。”徐刚表示。

金风科技称,对于每一个进入的市场,该公司均会预先熟悉市场规则和要求,特别是电网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目的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避免相关方利益受损。

“海外不是一个挣快钱的市场。很多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不能完全履约或产品无法达到发电量等要求。”徐刚称,国内整机商出海,需要尊重游戏规则和合同,不投机取巧,耐心苦练产品、服务和供应链内功,“在谈判承诺和合同签约前,则需要十分谨慎。”

金风科技建议,企业需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意识,加强合规合法和属地化经营,建立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在气候变化危机影响下,风机不仅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对于环境属性的认证,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该公司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冲进欧洲、日本,中国风电出海“夺食”

去年中国风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75倍,并首次冲进日本、欧洲海上风电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席菁华

编辑 | 张慧

长靴形亚平宁半岛的“靴根”上,坐落着意大利东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塔兰托港,传说是海神波塞冬之子塔拉斯的故乡

这里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风速每秒5.2米左右。海风卷起地中海的浪花,轻拍岸边。

今年2月,离港口不远处的蔚蓝海域上,树起了10台超百米高的白色风机。4月,随着风机的转动,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开始输入意大利的电网。

这些风机由中国企业明阳智能(601615.SH)生产。该项目是意大利以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中国整机商首次将风机树立在了欧洲的海域上。

36年前,中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维斯塔斯等外企扮演着国内风电行业“开拓者”的角色。如今,依靠国内市场壮大的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们,具备了与维斯塔斯、GE等欧美风机巨头比肩的能力,开始加速争夺海外场。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去年中国出口风电机组886台,容量326.8万千瓦,同比上涨175.2%,创历史新高。

去年,中国首次实现海上风电机组的出口。金风科技(002202.SZ)、明阳智能和东方电气(600875.SH)的共72台海上风机出口越南。

明阳智能首次拿到日本的海上风电订单,这也是中国风机首次出口至日本。

同期,中国能建包揽了越南最大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项目,均使用国产机组;远景能源则在印度拿下拿下了中国风机品牌迄今最大的单一海外市场订单

打开“走出去”格局

2007年,中国出口了首台风机。但由于技术基因源于海外,长时间内中国风电整机商无法与国际巨头匹敌。

“与家电企业等不同,整机商出海并非止于卖风机,更关键的是完成风电项目建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界面新闻表示,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熟悉各国的政策法规环境,还需要参与融资、认证、物流、施工安装等其他诸多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了准入门槛高,国外风电项目单体规模较小,也增加了国内整机商布局海外市场的难度。过去十多年,中国风电整机商“走出去”的步伐相对缓慢。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风电整机商的技术水平和度电成本迎头赶上,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基础。目前,中国风电机组已累计出口至六大洲的42个国家和地区。

头部整机商的海外业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金风科技国际项目总装机容量45.24万千瓦,同比增长82.71%;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20.48万千瓦,同比增长14.09%。

同期,金风科技国际业务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31.9%,营收占比11.98%,首度站上两位数。板块毛利率18.6%,同比增长27.45个百分点。

金风科技在南美市场的在手订单达69.1万千瓦,同比增幅高达188%,已成为阿根廷第三大风力发电公司。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国外整机市场占有率5%。

去年,远景能源的海外新增风电装机65万千瓦,同比增长132%,成为越南最大的陆上风电整机商;且在印度市场拿下大单,将提供596台风机,装机接近2吉瓦。

同期,明阳智能海外业务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逾33倍。新增海外销售订单45.5万千瓦,同比增长19.74%。

除越南市场外,明阳智能目标投向了欧洲和日韩的海上风电市场。除了意大利塔兰托、日本项目外,明阳智能还将为一个欧洲漂浮式项目提供11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预计2023年落地。

明阳智能还开始投资海外工厂。去年12月,明阳智能与英国政府达成意向协议,将在当地投资建设风机、叶片生产基地。

今年5月30日,明阳智能与韩国最大风电整机制造商、风力发电企业Unison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韩国建设风电中心,推动研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固定式和漂浮式海上机型。

越南等国外新兴市场风电年建设量增加,为中国风电出海提供契机。

2021年,越南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风电机组新增和累计出口最多的国家,新增和累计出口量占比分别达72.1%和25.4%。

越南正处于风电抢装期,目标到2030年陆上风电装机达14-24 GW,海上风电装机达7-8 GW。2023年年底前,越南陆上和海上风电项目可分别获得每千瓦时8.5美分和9.8美分的补贴。

秦海岩认为,随着国内风电整机商在全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且能够提供具有技术、质量、价格竞争力的丰富机组产品组合,中国风电设备出口正在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指数级增长。

秦海岩认为,海外市场打开了中国风电产业新的增量市场,可确保有足够的年度增长规模来推动产业发展。

“与国际厂商同台竞技,可加快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迭代速度。”秦海岩称,依托设备出口和项目开发,还可加速中国风电技术标准的输出,促使国内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通过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在更加贴近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资源优势。

多位风电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国内整机市场已经饱和,出口可以避免国内整机商单纯的价格竞争,缓解竞争压力。

国产风机竞争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位置,占比达50.91%。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去年全球十大制造商中,有六家来自中国。

中国风电市场具备明显的规模优势。秦海岩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风力发电机、轮毂、机架、叶片、齿轮箱、轴承等产量占全球60%-70%,风电机组的产量占全球的2/3以上。

秦海岩表示,中国制造基地也是外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支撑。以维斯塔斯为例,中国制造基地年交付量占其总交付量的一半以上。

同时,中国风机的价格优势明显。2021年中国陆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国内主流风机厂家频频抛出低价。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风机价格下降24%。

因价格承压,早期为中国风电市场做出重大贡献的维斯塔斯、GE、西门子歌美飒等外企,在中国客户投标名单中沉寂,去年在中国的安装量减少一半。

去年,全球最大风电整机商维斯塔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2%,排名第12位。西门子歌美飒甚至放弃了中国的陆上风机销售业务。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球能源价格、运输成本上涨,部分供应链中断,西门子歌美飒陷入巨亏,维斯塔斯也出现盈利下滑。

得益于庞大、稳定的国内市场,中国整机商的业绩却未受到冲击。五大风电上市公司全部实现了利润大增。

与此同时,国内风电整机商此前的技术短板也已逐渐补上。金风科技告诉界面新闻,中国风电公司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

金风科技表示,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业务链已基本成型,覆盖技术研发、开发建设、设备供应、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等多方面。供应链相对成熟、开发经验丰富以及项目执行效率高,是国内风电的优势。

远景能源全球副总裁徐刚对界面新闻称,中国风机在兆瓦数和叶轮直径方面,甚至已领先于国际市场主流。

中国风电出口量增长态势快速,还得益于良好的融资能力。锐轩咨询创始人、总经理孙文轩告诉界面新闻,在部分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中国整机企业可以解决当地开发商的融资需求,这成为中国整机在海外市场的一大卖点。

界面新闻获悉,中国整机商通过在国外购买和开发项目来扩大出口。这可以避免它们在国外市场缺乏业绩记录等出口壁垒,许多投资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融资支持。

孙文轩认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中字头EPC企业及央企开发商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也带动了风电整机商一起出海。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能建在越南建设了当地最大的越南金瓯1号3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VPL3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陆上建设了越南德农300兆瓦风电项目、平顺二期90兆瓦风电项目、雅蓓2×49.5兆瓦风电项目,以及嘉莱风电项目葱龙乡155兆瓦风电项目等。

同期,中国电建建设了越南平大310兆瓦海上风电运输项目、乐和二期130兆瓦风电项目、朔庄2号30兆瓦海上风电总承包项目EPC合同、槟椥80兆瓦海上风电EPC合同和20年运维合同等。

独立出海能力不足

尽管出口加快,但中国风电整机商仍未能在海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且很多项目跟随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及央企开发商一起出海,独立出海的能力仍不足。

孙文轩对界面新闻称,未来国内风电市场仍能每年保持50-60 GW以上的装机。这一庞大的国内市场增量及竞争环境,会导致一些风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动力不足。

去年以来,越南等新兴市场风电开发提速,中国风电出海增速“被动”提高,但只有小部分为独立接触当地开发商并投标拿单,大多搭的是央企开发商和EPC企业的项目便车。

孙文轩指出,除头部整机商外,多数整机商未把国际化上升至重要战略,且未主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与海外巨头相比,中国风机技术仍存差距。孙文轩表示,在西欧、美国、日本等成熟的海外市场,投资方更关注风机的技术、质量和全生命周期的回报率。

“国外对风机的认证和质量的要求更高,价格敏感度低”,孙文轩表示,风电整机销售受到海外市场业绩、运行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机组需经过国际国内顶尖第三方机构的严苛评估。

据界面新闻了解,相较于前期的低成本静态投资,海外客户更关注项目的长期盈利性,重视长期的装机业绩和运行记录,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和发电量作为衡量标准。

此外,海外业务对商务、法律、金融等各个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徐刚告诉界面新闻,独立走到国际市场,需检验整机商环境适应、市场匹配、供应链整合、创新研发、快速响应、文化融入等多项能力。

“有竞争力的产品、敏捷的服务响应、值得信赖的履约能力,是整机商成功的关键。”徐刚表示。

金风科技称,对于每一个进入的市场,该公司均会预先熟悉市场规则和要求,特别是电网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目的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避免相关方利益受损。

“海外不是一个挣快钱的市场。很多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不能完全履约或产品无法达到发电量等要求。”徐刚称,国内整机商出海,需要尊重游戏规则和合同,不投机取巧,耐心苦练产品、服务和供应链内功,“在谈判承诺和合同签约前,则需要十分谨慎。”

金风科技建议,企业需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意识,加强合规合法和属地化经营,建立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在气候变化危机影响下,风机不仅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对于环境属性的认证,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该公司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