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青岛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6月9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为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争一流、走在前,青岛市委农委全体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对《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进行了专题研究,日前,此文件已正式印发实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岛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意见》部署遴选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坚强有力的片区,每个片区覆盖6个左右的自然村,采取青岛市和各区(市)分级分类、梯次建设、同步推进的打法,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样板”,集聚资源要素,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示范片区建设明确四项基本原则

党建统领、农民主体。强调要坚持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规划引领、系统集成。坚持“一盘棋”策划规划,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建设,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五个振兴”共同体。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树立绿色自然生态理念,突出乡村特色,不求千村一面,不搞形象工程。把握好工作节奏,唯实唯干唯先,求好不求快、避免一刀切。

分类推进、各美其美。坚持分类打造、特质发展,探索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体现差异化、独特性,彰显乡土味、青岛韵、齐鲁风。

示范片区建设提出六方面建设目标

建设示范片区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6条、18字,即产业兴、组织强、环境美、治理优、要素活、生活富。

在产业兴方面,要求主导的现代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良好。

在组织强方面,要求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创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在环境美方面,要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乡村风貌特色鲜明,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

在治理优方面,要求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

在要素活方面,提出村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各类改革试点并取得明显改革成果。

在生活富方面,要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倍增”,村均达到30万元以上,片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示范片区建设部署六大重点任务

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部署开展先期策划,在策划基础上,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产、村、人”融合发展方向,编制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区(市)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始终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与专业的规划机构深入碰撞沟通,精心提炼示范片区的主题特色,做精、做细、做实,确保规划的高品质。

全面改善宜居环境。生态宜居是农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件把全面整治提升片区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提出坚持片区化、标准化、景区化提升,系统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艺术设计进乡村,实施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重点开展杆线无序、残垣断壁、乱堆乱放等村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确保厕所革命全部过关,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田园。

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部署统筹推进示范片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强村富民产业。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出要稳妥推进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探索宅基地平移、退出、收储等路径,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拓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

提升乡村善治能力。部署深化拓展新时代“莱西经验”,提升“一统领三融合”水平,加快平安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农村“三资”监管、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信用建设、矛盾调处等一批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着力推进强村富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实现示范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中低收入农民增收。支持村庄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抱团发展,实施强企兴村、部门联村活动,增强村庄和农民增收内生动力。

《意见》印发后,市级层面由青岛市委农办牵头推进;各区(市)由党委、政府牵头,镇(街道)负责具体实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任务进度。市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对市级示范片区给予奖补。对于进入市级示范片区建设名单的,优先安排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未来青岛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采取观摩、督导、通报、考核等亮晒评比形式,加大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力度。

“衷心地希望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示范片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此,我也通过各位媒体朋友,向广大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家学者和市民朋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到青岛十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30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投资、兴业、研学、旅游、观光等,也欢迎大家围绕示范片区建设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青岛农业农村美好明天!”会上青岛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先向社会各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青岛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6月9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为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争一流、走在前,青岛市委农委全体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对《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进行了专题研究,日前,此文件已正式印发实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岛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意见》部署遴选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坚强有力的片区,每个片区覆盖6个左右的自然村,采取青岛市和各区(市)分级分类、梯次建设、同步推进的打法,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样板”,集聚资源要素,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示范片区建设明确四项基本原则

党建统领、农民主体。强调要坚持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规划引领、系统集成。坚持“一盘棋”策划规划,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建设,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五个振兴”共同体。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树立绿色自然生态理念,突出乡村特色,不求千村一面,不搞形象工程。把握好工作节奏,唯实唯干唯先,求好不求快、避免一刀切。

分类推进、各美其美。坚持分类打造、特质发展,探索不同乡村振兴路径,体现差异化、独特性,彰显乡土味、青岛韵、齐鲁风。

示范片区建设提出六方面建设目标

建设示范片区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6条、18字,即产业兴、组织强、环境美、治理优、要素活、生活富。

在产业兴方面,要求主导的现代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良好。

在组织强方面,要求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创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在环境美方面,要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乡村风貌特色鲜明,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

在治理优方面,要求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全覆盖,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

在要素活方面,提出村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各类改革试点并取得明显改革成果。

在生活富方面,要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倍增”,村均达到30万元以上,片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示范片区建设部署六大重点任务

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部署开展先期策划,在策划基础上,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产、村、人”融合发展方向,编制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区(市)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始终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与专业的规划机构深入碰撞沟通,精心提炼示范片区的主题特色,做精、做细、做实,确保规划的高品质。

全面改善宜居环境。生态宜居是农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件把全面整治提升片区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来抓,提出坚持片区化、标准化、景区化提升,系统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艺术设计进乡村,实施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重点开展杆线无序、残垣断壁、乱堆乱放等村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确保厕所革命全部过关,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田园。

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部署统筹推进示范片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强村富民产业。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出要稳妥推进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探索宅基地平移、退出、收储等路径,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拓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

提升乡村善治能力。部署深化拓展新时代“莱西经验”,提升“一统领三融合”水平,加快平安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农村“三资”监管、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信用建设、矛盾调处等一批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

着力推进强村富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实现示范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中低收入农民增收。支持村庄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抱团发展,实施强企兴村、部门联村活动,增强村庄和农民增收内生动力。

《意见》印发后,市级层面由青岛市委农办牵头推进;各区(市)由党委、政府牵头,镇(街道)负责具体实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任务进度。市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对市级示范片区给予奖补。对于进入市级示范片区建设名单的,优先安排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未来青岛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将采取观摩、督导、通报、考核等亮晒评比形式,加大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力度。

“衷心地希望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示范片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此,我也通过各位媒体朋友,向广大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家学者和市民朋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到青岛十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30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投资、兴业、研学、旅游、观光等,也欢迎大家围绕示范片区建设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青岛农业农村美好明天!”会上青岛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先向社会各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