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复工后的上海小店:短暂狂欢与漫长疗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复工后的上海小店:短暂狂欢与漫长疗愈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是小店们接下去生存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6月1日复工当天的上海小笼馆

记者 | 韦香惠

编辑 | 牙韩翔

“终于开门了。”陆家明说道。陆家明在上海宝山区万达商场开了一家上海特色小笼馆,叫“麟笼坊”。6月1日上海复工首日,他在店里从早上9点多忙到晚上将近10点,东西全部卖完。疫情封控两个月来,他说自己从没这么高兴过。

不只是陆家明的小笼馆,界面新闻走访上海多个地区马路小店大部分已恢复营业,店里生意普遍较好,尤其是餐饮店、咖啡店、奶茶店等,大部分门前都有人在排队。

然而,属于陆家明的热闹却非常短暂。6月7日,界面新闻再次来到麟笼坊时,得知店铺已经开始让中介挂出,等待转让。

陆家明告诉界面新闻,从第二天开始就没什么人出来,甚至整个端午期间来店里消费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也想不通原因是什么。隔壁几家老板告诉他最近有意转让店铺,问问他的打算。

麟笼坊已经在转让中。

陆家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原先在一家房地产国企负责招投标工作,妻子是中学老师。50岁那年,他觉得原先工作前景有限,辞职开店。小店原先开在弄堂里,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于2019年底把店铺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是不久后,就遇上了2020年的疫情爆发。

“要是这几年就靠这个店过日子,一家人早就去喝西北风了。”陆家明告诉界面新闻,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后,波及到了上海,不过影响时间并不长。小店当时生意虽然没有预想中的火热,好在还说得过去,“每个月几万块还是有的。”

“这次疫情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陆家明说。

2020年以来,他的店里几乎没有怎么赚过钱,到现在亏了40多万元。“我天天在家吃吃喝喝玩玩打游戏,都花不了40万吧,开店很辛苦的。早上8点开门,7点就要到店,晚上直到9点才能回家,不要说996了,压根没有休息,越是周末越要到店里。”他说。

明年2月份陆家明的房租就到期了,但他现在就想转出去,如果能有点转让费,就当作贴补损失。

花店Maison Huahua的老板娘周梦也是这么打算的。6月复工后没几天,她就把店铺转让出去了。6月6日这周店铺已经关门了。周梦的花店是工作室性质,除了零售以外还有花艺课程等内容,疫情之后,许多业务无法开展。“每个月房租都挣不回来,比较难,先退了后续看市场情况再说吧。”周梦告诉界面新闻,她退租后打算在家做段时间,承接公司业务。6月3日,有一家公司向她定了220多束鲜花,通宵一夜做完,第二天一早她就全部送到。

周梦接到的企业订单。

不同于中小型企业,个体小店在疫情中自救条件十分有限,而事后的恢复能力也会更加艰难。

“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团购。饿了么平台给我打过电话问要不要做团购,他们可以去帮忙联系居委会开证明,但是我菜、肉都买不到,员工也封在小区里,就做不了。”陆家明在本轮疫情期间,店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同时面对员工工资和房租等压力。

麟笼坊现有5名员工,每名员工工资是5300元。房租和私人房东签了3年合约,每个月将近3万元。按照相关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予提交受疫情影响证明材料,2022年免除6个月房屋租金。对于非国有房屋业主或经营管理主体,采取鼓励引导减免6个月房租,并对于最终减免的,按照免租总金额的30%给予出租人补贴。

陆家明正在和房东协商房租减免的事情,但目前进展还不太理想。他已经咨询过律师,打算走法律途径。员工工资也有部分欠发中。“房租是大头,只要免6个月房租,不要说6个月,就免3个月,大家就活了。”随后,他又无奈地说道,“私人房东国家又不能强制。”

还有花店、宠物店等小店,虽然它们对这个城市同样有存在的重要价值,但作为非保供单位,疫情造成的损失更是很难弥补。

周梦告诉界面新闻,疫情期间虽然有老顾客向她提出团购鲜花的需求,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她没有操作。而店铺的现金流情况早已不堪重负,还有很多3月份的客户还没回款。

复工后的宠物店也是上海消费需求旺盛的地方之一,但店主们似乎并没有因此高兴起来。

Yesyes宠物生活馆的老板娘杨千叶从6月1日店铺恢复营业后至今没有好好休息过。“剃不完的毛,堆不下的货,接待不完的人,还有可能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她说。

在她看来,宠物店与餐饮、食品等行业不同,尽管恢复营业了,但目前的生意都是之前已经预定好的堆积订单,而且一时无法全部服务到,不会给现金流带来太大的补充。此外,宠物店很难申请上保供单位,在疫情期间也相当被动。

Yesyes宠物生活馆里来做护理的猫咪。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这是小店们接下去生存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公路商店在上海黄浦区成都南路和静安区襄阳北路分别有两家小店铺,旨在打造立吞式酒便利社区。公路商店马路沿街两边,晚上经常坐满了喝酒聊天的年轻人。直到过去两个月,公路商店在上海按下暂停键。

6月1日,公路商店在上海重启,当天宣布请大家6月3日至5日,端午三天来店里免费喝酒。微信公众号通知发出去后,推文阅读量很快有了10万加,6月1日晚上线下也来了大几百人。最终因为人员聚集过多,这场活动改成了线上举行,以优惠券的形式发放给消费者。

紧接着,又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管控。6月7日,据上海静安、徐汇、黄浦官方消息,对南京西路街道、湖南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相关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措施,期间暂停非必要人员流动,对人员、环境进行全面筛查。襄阳北路的公路商店再度封闭。

对于疫情反复,公路商店的表现还是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认为疫情就是特殊的,我们要把这种特殊变成日常,来探索更多围绕用户和我们公路商店本身建立连接的东西。”公路商店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对于疫情反复,没有一个明确期限大环境的情况下,公路商店要做的是利用线上的优势来赋能线下的实体经济,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和消费者建立起链接。

住在襄阳北路附近的Vivian Huang是公路商店的常客。疫情这几年,她个人工作也几经挫折,而每当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来公路商店买瓶酒,再沿着襄阳北路边喝边走,她觉得没有什么坎过不去。

过去公路商店门前热闹的场景。

公路商店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疫情常态化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创造门槛更低、服务性更强的以及品质更好的夜生活方式,实际上更符合这个阶段的年轻人的需求。

小店能够帮助年轻人很自然、很快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亲和力。在消费者信心产生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尤其对于那些异乡漂泊者而言,这一家家亲切友好小店的招呼声或许更容易拉近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而现在,这些小店对于自身接下来的生存发展也充满了担忧。

没有客人的下午,陆家明也会坐在店里,过去挤满了人的小店,现在每个位子都是空的,门口原来停满了外卖车,现在也没有了。“我们也想继续经营下去,希望政府关心我们这些小店铺的生存,相关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他说道。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陆家明”、“周梦”、“杨千叶”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复工后的上海小店:短暂狂欢与漫长疗愈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是小店们接下去生存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6月1日复工当天的上海小笼馆

记者 | 韦香惠

编辑 | 牙韩翔

“终于开门了。”陆家明说道。陆家明在上海宝山区万达商场开了一家上海特色小笼馆,叫“麟笼坊”。6月1日上海复工首日,他在店里从早上9点多忙到晚上将近10点,东西全部卖完。疫情封控两个月来,他说自己从没这么高兴过。

不只是陆家明的小笼馆,界面新闻走访上海多个地区马路小店大部分已恢复营业,店里生意普遍较好,尤其是餐饮店、咖啡店、奶茶店等,大部分门前都有人在排队。

然而,属于陆家明的热闹却非常短暂。6月7日,界面新闻再次来到麟笼坊时,得知店铺已经开始让中介挂出,等待转让。

陆家明告诉界面新闻,从第二天开始就没什么人出来,甚至整个端午期间来店里消费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也想不通原因是什么。隔壁几家老板告诉他最近有意转让店铺,问问他的打算。

麟笼坊已经在转让中。

陆家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原先在一家房地产国企负责招投标工作,妻子是中学老师。50岁那年,他觉得原先工作前景有限,辞职开店。小店原先开在弄堂里,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于2019年底把店铺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是不久后,就遇上了2020年的疫情爆发。

“要是这几年就靠这个店过日子,一家人早就去喝西北风了。”陆家明告诉界面新闻,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后,波及到了上海,不过影响时间并不长。小店当时生意虽然没有预想中的火热,好在还说得过去,“每个月几万块还是有的。”

“这次疫情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陆家明说。

2020年以来,他的店里几乎没有怎么赚过钱,到现在亏了40多万元。“我天天在家吃吃喝喝玩玩打游戏,都花不了40万吧,开店很辛苦的。早上8点开门,7点就要到店,晚上直到9点才能回家,不要说996了,压根没有休息,越是周末越要到店里。”他说。

明年2月份陆家明的房租就到期了,但他现在就想转出去,如果能有点转让费,就当作贴补损失。

花店Maison Huahua的老板娘周梦也是这么打算的。6月复工后没几天,她就把店铺转让出去了。6月6日这周店铺已经关门了。周梦的花店是工作室性质,除了零售以外还有花艺课程等内容,疫情之后,许多业务无法开展。“每个月房租都挣不回来,比较难,先退了后续看市场情况再说吧。”周梦告诉界面新闻,她退租后打算在家做段时间,承接公司业务。6月3日,有一家公司向她定了220多束鲜花,通宵一夜做完,第二天一早她就全部送到。

周梦接到的企业订单。

不同于中小型企业,个体小店在疫情中自救条件十分有限,而事后的恢复能力也会更加艰难。

“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团购。饿了么平台给我打过电话问要不要做团购,他们可以去帮忙联系居委会开证明,但是我菜、肉都买不到,员工也封在小区里,就做不了。”陆家明在本轮疫情期间,店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同时面对员工工资和房租等压力。

麟笼坊现有5名员工,每名员工工资是5300元。房租和私人房东签了3年合约,每个月将近3万元。按照相关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予提交受疫情影响证明材料,2022年免除6个月房屋租金。对于非国有房屋业主或经营管理主体,采取鼓励引导减免6个月房租,并对于最终减免的,按照免租总金额的30%给予出租人补贴。

陆家明正在和房东协商房租减免的事情,但目前进展还不太理想。他已经咨询过律师,打算走法律途径。员工工资也有部分欠发中。“房租是大头,只要免6个月房租,不要说6个月,就免3个月,大家就活了。”随后,他又无奈地说道,“私人房东国家又不能强制。”

还有花店、宠物店等小店,虽然它们对这个城市同样有存在的重要价值,但作为非保供单位,疫情造成的损失更是很难弥补。

周梦告诉界面新闻,疫情期间虽然有老顾客向她提出团购鲜花的需求,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她没有操作。而店铺的现金流情况早已不堪重负,还有很多3月份的客户还没回款。

复工后的宠物店也是上海消费需求旺盛的地方之一,但店主们似乎并没有因此高兴起来。

Yesyes宠物生活馆的老板娘杨千叶从6月1日店铺恢复营业后至今没有好好休息过。“剃不完的毛,堆不下的货,接待不完的人,还有可能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她说。

在她看来,宠物店与餐饮、食品等行业不同,尽管恢复营业了,但目前的生意都是之前已经预定好的堆积订单,而且一时无法全部服务到,不会给现金流带来太大的补充。此外,宠物店很难申请上保供单位,在疫情期间也相当被动。

Yesyes宠物生活馆里来做护理的猫咪。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这是小店们接下去生存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公路商店在上海黄浦区成都南路和静安区襄阳北路分别有两家小店铺,旨在打造立吞式酒便利社区。公路商店马路沿街两边,晚上经常坐满了喝酒聊天的年轻人。直到过去两个月,公路商店在上海按下暂停键。

6月1日,公路商店在上海重启,当天宣布请大家6月3日至5日,端午三天来店里免费喝酒。微信公众号通知发出去后,推文阅读量很快有了10万加,6月1日晚上线下也来了大几百人。最终因为人员聚集过多,这场活动改成了线上举行,以优惠券的形式发放给消费者。

紧接着,又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管控。6月7日,据上海静安、徐汇、黄浦官方消息,对南京西路街道、湖南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相关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措施,期间暂停非必要人员流动,对人员、环境进行全面筛查。襄阳北路的公路商店再度封闭。

对于疫情反复,公路商店的表现还是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认为疫情就是特殊的,我们要把这种特殊变成日常,来探索更多围绕用户和我们公路商店本身建立连接的东西。”公路商店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对于疫情反复,没有一个明确期限大环境的情况下,公路商店要做的是利用线上的优势来赋能线下的实体经济,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和消费者建立起链接。

住在襄阳北路附近的Vivian Huang是公路商店的常客。疫情这几年,她个人工作也几经挫折,而每当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来公路商店买瓶酒,再沿着襄阳北路边喝边走,她觉得没有什么坎过不去。

过去公路商店门前热闹的场景。

公路商店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疫情常态化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创造门槛更低、服务性更强的以及品质更好的夜生活方式,实际上更符合这个阶段的年轻人的需求。

小店能够帮助年轻人很自然、很快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亲和力。在消费者信心产生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尤其对于那些异乡漂泊者而言,这一家家亲切友好小店的招呼声或许更容易拉近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而现在,这些小店对于自身接下来的生存发展也充满了担忧。

没有客人的下午,陆家明也会坐在店里,过去挤满了人的小店,现在每个位子都是空的,门口原来停满了外卖车,现在也没有了。“我们也想继续经营下去,希望政府关心我们这些小店铺的生存,相关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他说道。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陆家明”、“周梦”、“杨千叶”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