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银银
怎么都没想到,深圳地铁11号线商务舱和普通舱的冰火两重天,成了热点新闻。
不少网友,特别是深圳以外的朋友不知道,深圳地铁11号线兼顾机场快线和通勤服务功能,也是该市第一条快速地铁。
所以,考虑到机场旅客的需求,设计了商务舱。要说清楚,11号线是8A编组,其中只有2节车厢为商务舱,还有6节车厢和其他地铁一样。
壹
类似的情况全球大都市不罕见,外国的例子很遥远就不说了。
深圳不过是搞了个商务舱,我们的首都北京机场有轨道专线,一列车都像高铁动车组一样的座椅安排,鄙人去北京也乘坐过。那价格,相对普通地铁票价也不便宜。特别是在过去,北京地铁2块钱随便坐的时代,机场专线的价格显得就更高了;魔都上海还有更贵的磁悬浮,票价就更伤不起。
毕竟,机场旅客和日常上班通勤,需求不一样,讲一下舒适、便捷、服务,正常不过。有时候又有行李,又有小孩老人要照顾,普通地铁真不能满足需求。打车吧,又太贵,地铁商务舱其实是个折中的办法。深圳地铁11号线商务舱的票价也只是普通地铁票的3倍,这远比打车便宜,比巴士速度要快、环境更好。
只是,深圳人实在太多,轨道交通的里程还远不能满足需求,上下班本来就很拥挤。因此,深圳地铁11号线的商务舱被很多人批评。
图1.深圳地铁11号线商务舱和普通舱“寥寥数人与摩肩接踵”的冰火两重天对照 图片来源|中新网(如果图片侵权,我立即删)
“杠杆游戏”当然不是给深圳“洗地”来了,这不是张银银的志趣。只是因为刚好,遇到这个新闻,和朋友们分享一下,从营收和产品供给上,深圳地铁推出商务舱的过人之处;以及,再延伸探讨一下,深铁的家底和杠杆,是多么让人羡慕!
贰
首先,我要说,如果完全不考虑公共交通的公益性,深圳地铁11号线商务舱的推出是成功的。商务舱尽管占了2节车厢,但要坐11号线上下班通勤的人,基本还是会选择该线。毕竟地铁比公交效率要高,哪怕挤一挤也愿意。因此,11号线的普通票务营收,基本不会受商务舱的推出而影响降低。
机场旅客,当然不少会选择乘坐商务舱,很大程度上说,这等于是抢了部分出租车和机场巴士的生意。同时,尽管普通上下班为主的旅客,基本不会乘坐商务舱,但偶然会有几个乘坐的,因此也会贡献一些商务舱票务收入。
这意味着,深圳地铁11号线的票务收入,会比不推出商务舱可能要高一点。人流量的增加,同时也会让广告及其他收入略微增加。整体而言,深铁开通商务舱,有利于增加总营收。
而国内也有类似情况,却没有推出商务舱或专线的。最好的代表,莫过于重庆轨交3号线。该线沿途跨域5个行政区,至少4个成型的商圈,还经过2个火车站、约5个汽车站,然后终点除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还有支线——这条线的人流量,那是大大的。
熟悉重庆情况的人就知道,3号线可能是重庆所有交通工具中,承载机场旅客人数最高的。如果开通商务舱,略微贵一点,绝对很多旅客乘坐,这是一笔了不起的票务收入。
重庆轨道集团并没有推出专门针对高铁动车旅客和机场旅客的商务舱。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因为重庆轨交3号线实在是太繁忙了,重庆轨道集团没办法,也不敢推出商务舱。其实,如果在2011年该线开通之初就开通商务舱,或者在“重庆北站-江北国际机场”区间开行商务舱列车,一定不行吗?
何况,重庆轨交3号线也上线了8节车厢编组列车,拿出一两个车厢做商务舱,理论上真可以。
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深铁的商务舱做法有利于自己增收,也服务了机场旅客,只是苦了普通乘客;而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的笨笨,自然让自己收入减少。
叁
或许,也有人会说,就算每年有1000万左右人次通过11号线商务舱,进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票务收入也就2、3亿元,似乎也不算多——不能这样算账,全世界地铁运营基本都是亏损,多2、3亿元也是很大一笔钱。
这不算是深铁最厉害的市场招数。厉害的,我马上简要说。
打开深圳地铁官网,在头条区即可看到前海时代·CEO公馆、甲级写字楼地铁大厦的商业广告。“杠杆游戏”可没收钱打广告,我们还是小号,人家看不上眼。
图2.前海时代·CEO公馆、甲级写字楼地铁大厦广告 图片来源|深圳地铁官网
这没什么,现在各大城市地铁公司不都在做物业开发。但深圳真不同,如果进一步点击其官网“物业开发”栏目,深铁集团的地产项目那叫多。2016年,深圳地铁集团被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评为“深圳市房地产综合实力20强”,名列第14。
按照官宣的表述:
近年来,深圳地铁集团凭借“轨道+物业”模式的稳步推进,通过上盖物业及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将沿线物业增值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轨道交通企业的内部效益,形成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良好机制,走出了一条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备受业内推崇。从2014年开始,深圳地铁精心打造的“前海时代”、“山海津”、“山海韵”、“塘朗城”、“锦荟park”等项目……
根据公开资料,我们知道,截至目前,深铁至少拥有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15个,总建筑面积逾60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位于福田、南山、前海、宝安、龙岗等区域的地铁沿线。产品涵盖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多种业态,均为大规模城市综合体项目。
要知道,2015年,深圳商品房施工面积仅4978.41万平米,其中住宅3156.99万平米品房竣工面积更是低至360.21万平米,其中住宅202.37万平米——这几乎是成都、重庆等城市的零头。深圳房价贵,不奇怪。深圳会经营城市,深铁也牛。
深圳地铁当之无愧是深圳的最大地主之一,无意外的话,也是深圳最大的地铁物业地主。
所以,王大叔和万科才愿意找深铁合作,不惜得罪华润,希望他做第一大股东。而深铁项目一大把,很“大方”,拿出2、3个项目和万科合作;另外的,“战场”都在外地,决定和万科一起征战重庆和东莞。有趣吧。
一般大型房地产企业负债率都是很高的,譬如恒大,动辄负债100%以上,按照有的计算甚至曾高过230%,还有的计算方式更高更恐怖。深铁不同,按照深圳地铁官网的介绍,深圳市地铁集团注册资本金440亿元,总资产2596亿元,净资产1721亿元,资产负债率33.7%,员工人数近16000余人。
这个负债率在国内不敢说最低,起码也是非常低的。当然,有些城市可能更低,譬如刚开始建地铁不久的城市。对于深铁来说,最好的比较对象是广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对照一下,广州地铁公司的资产负债目前是多少。
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深圳地铁的通车里程只能算第二军团,所以负债率自然相对低。这个说法没有错,只是,除了看负债率,睁大眼睛看一下深圳地铁的资产和净资产。资产哪来的,上文应该已经说很清楚了。深铁负债不少,资产多才是根本。
可以说,深圳市政府对深铁那是真爱,大把的优质资产给了他。所以,他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他的杠杆还可以随便加。排名大约世界第一的房地产企业万科,见了也羡慕。
谁让深铁背靠中国最后钱的城市之一,深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