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鱼海棠》未能逆袭,王长田:若在去年肯定比5亿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鱼海棠》未能逆袭,王长田:若在去年肯定比5亿高

王长田对未来的动画市场很有信心,“《大鱼海棠》是《大圣归来》的延续,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即将赢来动漫行业的最新高峰。”

作者:胡洋

国产动画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仅从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来看,2012年有4.7亿,2013年达到6.6亿,2014年增长到11亿,2015年国产动画票房甚至达到45亿左右。

尤其在去年暑期的《大圣归来》实现了国产动画的逆袭之后,国产动画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今年夏天,《大鱼海棠》、《摇滚藏獒》、《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等纷纷冲刺暑期档。其中,跳票12年、被寄予厚望的《大鱼海棠》,虽然口碑分化严重,但是自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5亿,这在今年显得有些疲软的暑期档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然而,《大鱼海棠》的出品方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接受娱乐独角兽采访时表示,如果是在去年的市场环境下,《大鱼海棠》的票房肯定不止5亿,言语中透露出些许不甘。《大圣归来》之后,国产动画一次次冲刺,却一次次折戟,无一复制“大圣”辉煌,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为什么《大鱼海棠》未能复制《大圣归来》的传奇?

2014年,《熊出没大电影之夺宝奇兵》拿到2.47亿票房。一年后,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将这个记录推高到9.56亿。国产动画仿佛就此迎来了“黄金时代”,许多投资人纷纷将眼光转入了动画领域,这也使得国产动画市场到达前所未有的“热度”。

然而,过热的投资市场却没有让国产动画进入另一个巅峰状态。今年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历时筹备12年,从剧本到画面以及音乐制作,颇为用心。上映半月,票房刚刚突破5亿,这样的成绩,仅仅达到《大圣归来》的一半。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正如王长田所说:“其实我当初跟外界讲的,我预测这个片子在五亿左右,所以我的预测看起来是有点靠谱,但是实际上跟我心理上的预期来讲,我觉得还是没有达到。”他把原因归于今年的市场不太好,“去年的票补带热了整个市场,当然也让大家对整个国产片的一些票房都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但是今年这个暑期总体来讲是一个相对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不得不承认,暑期档票房的失利,一部分取决于今年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以及去年的“票补热”事件。也有可能会和上半年电影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营销手法有关,如圈内流行的“怀旧风”、“卖情怀”、“刷颜值”等。

然而,这些真的是影响一部影片好坏的根本原因吗?难道将其放在去年暑假的大环境下,《大鱼海棠》就可以“复制”大圣归来的逆袭?结果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之所以截至目前为止《大鱼海棠》的票房仍在5亿左右徘徊,除去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片质量才是核心问题。《大鱼海棠》结合了传统东方艺术的美感、浪漫与想象力,创作了一幅幅瑰丽、庞大且浓郁的画风,在业界获得了一致好评。

然而,颇具争议的仍然是国产动画多年来的一块心病——剧情单薄。很多观众认为《大鱼海棠》构架了一个极大的世界观,却讲述了一个三角恋的小故事,这不由得引来故事结构零散,女主价值观取向有问题的争议。

相比,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大圣归来》,有着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情节,精致而良好的技术制作。虽然故事套路上并无新意,但也中规中矩。人物塑造、叙事节奏、场景设置上并无明显的短板。

即使这样,放眼看去,能接棒《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也只有《大鱼海棠》了。《摇滚藏獒》的质量和剧情都不错,但是因为宣传、发行营销的关系,只取得不到4000万的票房成绩,无法产生大范围的影响。而《大鱼海棠》虽在剧情上有了一些短板,但不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话题的讨论热度,目前都排在国产动画的第二名。

《大鱼海棠》的票房即将终结于5亿线上,这其中有电影市场的冷热轮替,也有国产动画的困境突围,更有投资大佬的不甘和野心。

“光线”入资动画行业,初步显露王长田的野心与格局

早在2002年,一则只有5分钟的动画短片闯入大众视线,引来不少话题。随即,人们对《大鱼海棠》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然而,该部动画却面临着资金困难迟迟不能完成。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开发周期比真人电影要长且回报资金不确定,为此,很多国产动画在制作期间难以找到资金维持。《大鱼海棠》并非孤例,《大圣归来》历经长达8年的制作,《功夫熊猫》前期制作就需要好几年。《魔比斯环》导演曾说过:国内的投资人是无法接受这样漫长的制作周期的。

尽管国漫在创作初期着实艰难,很多作品甚至可能胎死腹中。然而,随着《大圣归来》的成功出现,投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动画市场。

早在在2013年,光线影业就投资3000万成本,公布了一系列动画电影计划,确定推出《秦时明月》、《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这才让《大鱼海棠》进入了一个正常和快速的制作周期中。

这只是光线投资动画的冰山一角。2015 年 10 月,光线突然宣布成立动漫集团“彩条屋影业”,并投资包括2D3D电影、IP开发、版权开发引进、漫画早期原创等细分领域的14家动漫公司,首次公开了彩条屋投资的13家公司名单,包括22部影片以及18个影游IP,首次展示了光线传媒此前的积累与整合。目前,光线已经拥有包括彼岸天(代表作《大鱼海棠》)、十月动画(代表作《大圣归来》)在内的十几家动画公司,可以说,中国最好的动画公司50%都有光线的投资。

王长田对未来的动画市场很有信心,“《大鱼海棠》是《大圣归来》的延续,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即将赢来动漫行业的最新高峰。”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鱼海棠》未能逆袭,王长田:若在去年肯定比5亿高

王长田对未来的动画市场很有信心,“《大鱼海棠》是《大圣归来》的延续,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即将赢来动漫行业的最新高峰。”

作者:胡洋

国产动画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仅从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来看,2012年有4.7亿,2013年达到6.6亿,2014年增长到11亿,2015年国产动画票房甚至达到45亿左右。

尤其在去年暑期的《大圣归来》实现了国产动画的逆袭之后,国产动画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今年夏天,《大鱼海棠》、《摇滚藏獒》、《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等纷纷冲刺暑期档。其中,跳票12年、被寄予厚望的《大鱼海棠》,虽然口碑分化严重,但是自上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5亿,这在今年显得有些疲软的暑期档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然而,《大鱼海棠》的出品方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接受娱乐独角兽采访时表示,如果是在去年的市场环境下,《大鱼海棠》的票房肯定不止5亿,言语中透露出些许不甘。《大圣归来》之后,国产动画一次次冲刺,却一次次折戟,无一复制“大圣”辉煌,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为什么《大鱼海棠》未能复制《大圣归来》的传奇?

2014年,《熊出没大电影之夺宝奇兵》拿到2.47亿票房。一年后,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将这个记录推高到9.56亿。国产动画仿佛就此迎来了“黄金时代”,许多投资人纷纷将眼光转入了动画领域,这也使得国产动画市场到达前所未有的“热度”。

然而,过热的投资市场却没有让国产动画进入另一个巅峰状态。今年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历时筹备12年,从剧本到画面以及音乐制作,颇为用心。上映半月,票房刚刚突破5亿,这样的成绩,仅仅达到《大圣归来》的一半。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正如王长田所说:“其实我当初跟外界讲的,我预测这个片子在五亿左右,所以我的预测看起来是有点靠谱,但是实际上跟我心理上的预期来讲,我觉得还是没有达到。”他把原因归于今年的市场不太好,“去年的票补带热了整个市场,当然也让大家对整个国产片的一些票房都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但是今年这个暑期总体来讲是一个相对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不得不承认,暑期档票房的失利,一部分取决于今年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以及去年的“票补热”事件。也有可能会和上半年电影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营销手法有关,如圈内流行的“怀旧风”、“卖情怀”、“刷颜值”等。

然而,这些真的是影响一部影片好坏的根本原因吗?难道将其放在去年暑假的大环境下,《大鱼海棠》就可以“复制”大圣归来的逆袭?结果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之所以截至目前为止《大鱼海棠》的票房仍在5亿左右徘徊,除去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片质量才是核心问题。《大鱼海棠》结合了传统东方艺术的美感、浪漫与想象力,创作了一幅幅瑰丽、庞大且浓郁的画风,在业界获得了一致好评。

然而,颇具争议的仍然是国产动画多年来的一块心病——剧情单薄。很多观众认为《大鱼海棠》构架了一个极大的世界观,却讲述了一个三角恋的小故事,这不由得引来故事结构零散,女主价值观取向有问题的争议。

相比,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大圣归来》,有着传统好莱坞的叙事情节,精致而良好的技术制作。虽然故事套路上并无新意,但也中规中矩。人物塑造、叙事节奏、场景设置上并无明显的短板。

即使这样,放眼看去,能接棒《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也只有《大鱼海棠》了。《摇滚藏獒》的质量和剧情都不错,但是因为宣传、发行营销的关系,只取得不到4000万的票房成绩,无法产生大范围的影响。而《大鱼海棠》虽在剧情上有了一些短板,但不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话题的讨论热度,目前都排在国产动画的第二名。

《大鱼海棠》的票房即将终结于5亿线上,这其中有电影市场的冷热轮替,也有国产动画的困境突围,更有投资大佬的不甘和野心。

“光线”入资动画行业,初步显露王长田的野心与格局

早在2002年,一则只有5分钟的动画短片闯入大众视线,引来不少话题。随即,人们对《大鱼海棠》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然而,该部动画却面临着资金困难迟迟不能完成。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开发周期比真人电影要长且回报资金不确定,为此,很多国产动画在制作期间难以找到资金维持。《大鱼海棠》并非孤例,《大圣归来》历经长达8年的制作,《功夫熊猫》前期制作就需要好几年。《魔比斯环》导演曾说过:国内的投资人是无法接受这样漫长的制作周期的。

尽管国漫在创作初期着实艰难,很多作品甚至可能胎死腹中。然而,随着《大圣归来》的成功出现,投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动画市场。

早在在2013年,光线影业就投资3000万成本,公布了一系列动画电影计划,确定推出《秦时明月》、《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这才让《大鱼海棠》进入了一个正常和快速的制作周期中。

这只是光线投资动画的冰山一角。2015 年 10 月,光线突然宣布成立动漫集团“彩条屋影业”,并投资包括2D3D电影、IP开发、版权开发引进、漫画早期原创等细分领域的14家动漫公司,首次公开了彩条屋投资的13家公司名单,包括22部影片以及18个影游IP,首次展示了光线传媒此前的积累与整合。目前,光线已经拥有包括彼岸天(代表作《大鱼海棠》)、十月动画(代表作《大圣归来》)在内的十几家动画公司,可以说,中国最好的动画公司50%都有光线的投资。

王长田对未来的动画市场很有信心,“《大鱼海棠》是《大圣归来》的延续,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即将赢来动漫行业的最新高峰。”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