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财说 | 新东方在线止跌了,但东方甄选的挑战还在后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财说 | 新东方在线止跌了,但东方甄选的挑战还在后面

业绩贡献杯水车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在新东方在线(1797.HK)股价疯狂上涨时,机构选择了胜利大逃亡。

6月20日,据港交所披露文件,腾讯控股在6月15-16日出售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减持均价9.6港元/股左右,预计兑现约7亿港元。

除了急着脱手的腾讯,外资大行也纷纷“出逃”。根据Wind数据,摩根大通持有新东方在线的股数从6月13日的2028万股下降到6月20日的491万股。同期,摩根史丹利的持股数从7581万股下降到385万股。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出现了持股数下降的情况。

机构选择离开,原因无非是新东方的股价实在是涨的太好了。在新东方线上直播平台“东方甄选”爆火后,主营线上教育的港股新东方在线最高涨幅超过10倍,几乎回到了“双减”之前的水平;主营线下教育的美股新东方(EDU.N)股价也从今年3月份的历史低点8.4美元/股,上涨至如今的21.57美元/股,涨幅达到156%。显然,这轮反弹新东方在线的表现更加疯狂。

不过,疯狂总会告一段落。6月20日,新东方在线冲高回落报收16.98港元/股,跌32.08%。6月21日,新东方在线止跌微涨3.06%。

事实上,虽然东方甄选近期粉丝流量和销售数据都让人振奋,但机构投资者对其长期表现却持更为谨慎态度。新东方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最终还是要看东方甄选能落实多少利润。

东方甄选到底能贡献多少利润?

事实上,杯水车薪。

新东方在线在最新一期半年报中曾披露,“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将继续探索大学及机构部分的业务。并且,利用现有资源转型,包括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直播带货和开发新的教育智能硬件创新。可见,“东方甄选”平台的收入将会在新东方在线这一主体中体现。但截至目前,新东方在线的年报以及自愿性披露中并无任何东方甄选的财务数据。

东方甄选盈利模式还不透明。俞敏洪在直播间公开表态,东方甄选绝不允许收任何坑位费。在不收取坑位费的情况下,东方甄选可能采取流通渠道加价的模式。但这样一来,可能导致结果是东方甄选的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有网友质疑“东方甄选”直播间“一根玉米6元钱”太贵,带货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

另外,随着主播的爆火,东方甄选可能也面临如何留住大V主播问题,这也意味着成本增加。因此,即使爆火如东方甄选,盈利模式能否成功建立还未可知。

另外,东方甄选供应链短板带来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有网友爆出自东方甄选平台购买的桃子发霉。俞敏洪表示,希望东方甄选不仅是一个带货平台,而且必须慢慢能自己提供更好的消费产品,但目前东方甄选只出了三四个自己的产品。这也使得短期内,东方甄选只能依靠外部供应链。这样一来,选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新东方是“新手”。选品的流程、团队都要从新建立,也会有磨合、试错过程。而超高的流量会将这些问题放大,甚至影响东方甄选平台的品牌美誉度。

主营业务有起色吗?

此前,新东方在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和1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和-16.58元。

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分为三个部分,K12、大学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其中,大学教育一直是新东方在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疫情以来,新东方各年级线下学校的营业受到影响,一些外国考试也受到影响,导致其大学教育部分学生减少。2021年,新东方大学教育部分付费学生从年初的29.9万人减少至27.5万人。新东方在线大学部分业务不受“双减”政策影响,但仍会受到疫情影响,恢复成长的时间不确定。

至于K12教育,虽然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受到不利影响,但利润方面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即使在“双减”之前,该部分业务毛利也只有不足3000万元。一直以来,新东方在线都需要支付新东方集团教育资料授权费等,这也体现了K12教育的非盈利属性。

东方甄选对于新东方在线或许是新的生机。但爆火的流量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挑战不可忽视。能否建立自营产品矩阵将是其实现盈利的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东方甄选

  • 东方甄选否认所售产品违规使用槽头肉,称将尽快提供证明材料
  • 东方甄选:回应“御徽缘梅菜扣肉”涉嫌违规销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财说 | 新东方在线止跌了,但东方甄选的挑战还在后面

业绩贡献杯水车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在新东方在线(1797.HK)股价疯狂上涨时,机构选择了胜利大逃亡。

6月20日,据港交所披露文件,腾讯控股在6月15-16日出售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减持均价9.6港元/股左右,预计兑现约7亿港元。

除了急着脱手的腾讯,外资大行也纷纷“出逃”。根据Wind数据,摩根大通持有新东方在线的股数从6月13日的2028万股下降到6月20日的491万股。同期,摩根史丹利的持股数从7581万股下降到385万股。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出现了持股数下降的情况。

机构选择离开,原因无非是新东方的股价实在是涨的太好了。在新东方线上直播平台“东方甄选”爆火后,主营线上教育的港股新东方在线最高涨幅超过10倍,几乎回到了“双减”之前的水平;主营线下教育的美股新东方(EDU.N)股价也从今年3月份的历史低点8.4美元/股,上涨至如今的21.57美元/股,涨幅达到156%。显然,这轮反弹新东方在线的表现更加疯狂。

不过,疯狂总会告一段落。6月20日,新东方在线冲高回落报收16.98港元/股,跌32.08%。6月21日,新东方在线止跌微涨3.06%。

事实上,虽然东方甄选近期粉丝流量和销售数据都让人振奋,但机构投资者对其长期表现却持更为谨慎态度。新东方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最终还是要看东方甄选能落实多少利润。

东方甄选到底能贡献多少利润?

事实上,杯水车薪。

新东方在线在最新一期半年报中曾披露,“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将继续探索大学及机构部分的业务。并且,利用现有资源转型,包括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直播带货和开发新的教育智能硬件创新。可见,“东方甄选”平台的收入将会在新东方在线这一主体中体现。但截至目前,新东方在线的年报以及自愿性披露中并无任何东方甄选的财务数据。

东方甄选盈利模式还不透明。俞敏洪在直播间公开表态,东方甄选绝不允许收任何坑位费。在不收取坑位费的情况下,东方甄选可能采取流通渠道加价的模式。但这样一来,可能导致结果是东方甄选的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有网友质疑“东方甄选”直播间“一根玉米6元钱”太贵,带货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

另外,随着主播的爆火,东方甄选可能也面临如何留住大V主播问题,这也意味着成本增加。因此,即使爆火如东方甄选,盈利模式能否成功建立还未可知。

另外,东方甄选供应链短板带来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有网友爆出自东方甄选平台购买的桃子发霉。俞敏洪表示,希望东方甄选不仅是一个带货平台,而且必须慢慢能自己提供更好的消费产品,但目前东方甄选只出了三四个自己的产品。这也使得短期内,东方甄选只能依靠外部供应链。这样一来,选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新东方是“新手”。选品的流程、团队都要从新建立,也会有磨合、试错过程。而超高的流量会将这些问题放大,甚至影响东方甄选平台的品牌美誉度。

主营业务有起色吗?

此前,新东方在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和1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和-16.58元。

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分为三个部分,K12、大学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其中,大学教育一直是新东方在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疫情以来,新东方各年级线下学校的营业受到影响,一些外国考试也受到影响,导致其大学教育部分学生减少。2021年,新东方大学教育部分付费学生从年初的29.9万人减少至27.5万人。新东方在线大学部分业务不受“双减”政策影响,但仍会受到疫情影响,恢复成长的时间不确定。

至于K12教育,虽然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受到不利影响,但利润方面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即使在“双减”之前,该部分业务毛利也只有不足3000万元。一直以来,新东方在线都需要支付新东方集团教育资料授权费等,这也体现了K12教育的非盈利属性。

东方甄选对于新东方在线或许是新的生机。但爆火的流量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挑战不可忽视。能否建立自营产品矩阵将是其实现盈利的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