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何万篷:长三角一体化正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 亲历这五年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何万篷:长三角一体化正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 亲历这五年⑨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认为,长三角未来的精彩值得所有人期待。

2022年6月22日,上海,云雾笼罩陆家嘴。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长三角一体化的要义是基于自由贸易制度,实现资源要素的便利化流动,建设发展强劲的活跃增长极。其内涵是连接周边,链接全球;是向下兼容,向上迭代;是硬实力支撑,软实力引领。

2018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12月,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行动蓝图越发清晰,上海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20216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长期在长三角41个城市开展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亲历者。他向界面新闻回顾了过去五年上海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变迁和进步。

自述人 | 何万篷

区域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一直以来,拥有着绝佳发展优势的长三角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早在2017年,我院就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中心”,对长三角41个城市开展高质量发展实证跟踪研究。可以说,在调查研究的现场,我们对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变化,有较为直观的感受。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上海发挥的作用是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攻坚突破。通过紧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三大重点区域建设,为区域内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便利,以期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共同服务好国家大战略。

率先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运而生,横跨一市两省(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围绕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信用管理等八个方面,积极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消除各种人为和自然形成的要素流动壁垒、产品与服务壁垒,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推进产业布局跨行政区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使相对独立的行政区经济融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统一大市场,为探索更大范围“跨区域联动、次区域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了“长三角样本”。

临港新片区承载的,是上海面向全球、定义未来的使命,是上海发展的新动能。这个新动能,关键驱动要素(KDF)就是开放经济、消费社会、科技创新、多元文化和智慧治理。新片区不是扩区,是增设,更是创设。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始终着力成为新兴、新型的国内国际“超级联系人”,成为破除“卡脖子”技术风险的前沿产业新高地,成为产业和城市高度融合的全球风尚自由城。据临港新片区公布的成立两周年“成绩单”显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任务90%已完成,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余个,全面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的成效逐步显现。两年来,临港新片区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两年累计增长136.8%

151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更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尖峰。2021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随着虹桥从综合交通枢纽,延展、升级到商务区(实际上是长三角的服务业公地),再迭代为国际开放枢纽,我国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自贸港)之后,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国际开放枢纽,横空出世。这种形态,以复合、高效的多式联运为纽带,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为特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配置资源,聚合要素,引领产业。一年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占全市新增数10.7%;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累计吸引35家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入驻,联系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客流量同比增长17.4%,虹桥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其他经济体纠结于“脱钩”,我们在上海、在长三角,为全国、为全球,致力于提升“可贸易性”,致力于双向开放、双向联动。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基本内涵是连接周边、链接全球,主要任务是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先进制造集群和自由贸易集群、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格局,目标是实现共同的美好生活。

上海除了担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就。与大城市发展经常被人诟病的“虹吸效应”和“一城独大”不同,近些年来,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呈现出的则是明显的“富邻居”现象。

2021年,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百强县46个,百强城市25个,万亿GDP城市8个,无锡、南京、苏州等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过中心城市上海。

可能除了金融,长三角其他重要城市与上海的产业有高度一致性。集成电路产业,上海有优势,但无锡、苏州、南京、合肥等四个城市也名列全国集成电路十强。医药制造、汽车制造是上海的核心产业,但长三角半数城市都将这两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在长三角地区,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已经进化到比较高级的形态,与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长三角城市的产业分工,虽然表面看——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属于同一门类,似乎存在同质化问题,但并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原因就在于长三角城市在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上形成了高效的协同,包括“研发-产业化”的协同、“整机-零配件”的协同、“生产-展示-销售”的协同、“制造-服务”的协同,许多产品和服务在长三角不同城市节点间发生着高频互动的紧密链接,大家一起分享高能级产业的价值红利。

G60科创走廊是上海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成果斐然。从2016年上海松江提出建设,到2017年链接“沪嘉杭”、2018年增加松江到合肥高铁,走廊扩容为九城市,再到2021年走廊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在这片7.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着全国十六分之一的市场主体、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分之一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了十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十二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

廊道经济超越了行政区经济,沿着走廊,大企业更加科学地布局产业链,产学研更加高效地结合,研发和产业化更加精准地对接。贯穿走廊的高铁高速,如同大树的树干,当养分从根部经树干向上输送时,每个节点和分叉都能获取养分、自在生长。

上海是源头,是码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平台。上海的使命就是服务,就是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为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服务,使其他地方借助上海的平台、网络和通道,更好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参与全球价值的分配。

五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光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决策,也包括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消费等,都自觉地把“长三角一体化”内化为逻辑起点。这个是最大的成功。

美国一位航空专家说过,A formation of 25 birds might enjoy a range increase of 71%25只小鸟组成团队,能多飞71%的距离)。长三角率先深化统一大市场建设,引领“双循环”,大家都能行稳致远。过去五年,一体化的场景越来越多,大场景、新场景、高级场景、多跨场景,持续涌现出来。政府侧,以实际动作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市三省由“各补短板”走向“共拉长板”,相互借势借力,共享规模和流量,从“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长三角”“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到最近的“试点公积金异地付房租”等,以实在动作、可感举措,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在疫情背景下,沪苏浙皖更是展现了发展的强大韧性,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明确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是对上海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

2020年,上海提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是新的愿景,也是上海发挥长三角“组织者作用”的更高定位。

2022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号角,必将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指引全新的方向。

未来的精彩值得所有人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何万篷:长三角一体化正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 亲历这五年⑨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认为,长三角未来的精彩值得所有人期待。

2022年6月22日,上海,云雾笼罩陆家嘴。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长三角一体化的要义是基于自由贸易制度,实现资源要素的便利化流动,建设发展强劲的活跃增长极。其内涵是连接周边,链接全球;是向下兼容,向上迭代;是硬实力支撑,软实力引领。

2018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12月,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行动蓝图越发清晰,上海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20216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长期在长三角41个城市开展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亲历者。他向界面新闻回顾了过去五年上海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变迁和进步。

自述人 | 何万篷

区域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一直以来,拥有着绝佳发展优势的长三角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早在2017年,我院就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中心”,对长三角41个城市开展高质量发展实证跟踪研究。可以说,在调查研究的现场,我们对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变化,有较为直观的感受。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上海发挥的作用是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攻坚突破。通过紧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三大重点区域建设,为区域内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便利,以期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共同服务好国家大战略。

率先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运而生,横跨一市两省(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围绕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信用管理等八个方面,积极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消除各种人为和自然形成的要素流动壁垒、产品与服务壁垒,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划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推进产业布局跨行政区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使相对独立的行政区经济融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统一大市场,为探索更大范围“跨区域联动、次区域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供了“长三角样本”。

临港新片区承载的,是上海面向全球、定义未来的使命,是上海发展的新动能。这个新动能,关键驱动要素(KDF)就是开放经济、消费社会、科技创新、多元文化和智慧治理。新片区不是扩区,是增设,更是创设。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始终着力成为新兴、新型的国内国际“超级联系人”,成为破除“卡脖子”技术风险的前沿产业新高地,成为产业和城市高度融合的全球风尚自由城。据临港新片区公布的成立两周年“成绩单”显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任务90%已完成,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余个,全面系统集成改革创新的成效逐步显现。两年来,临港新片区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69.1亿元,两年累计增长136.8%

151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更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尖峰。2021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随着虹桥从综合交通枢纽,延展、升级到商务区(实际上是长三角的服务业公地),再迭代为国际开放枢纽,我国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自贸港)之后,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国际开放枢纽,横空出世。这种形态,以复合、高效的多式联运为纽带,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为特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配置资源,聚合要素,引领产业。一年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占全市新增数10.7%;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累计吸引35家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入驻,联系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客流量同比增长17.4%,虹桥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其他经济体纠结于“脱钩”,我们在上海、在长三角,为全国、为全球,致力于提升“可贸易性”,致力于双向开放、双向联动。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基本内涵是连接周边、链接全球,主要任务是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先进制造集群和自由贸易集群、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格局,目标是实现共同的美好生活。

上海除了担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就。与大城市发展经常被人诟病的“虹吸效应”和“一城独大”不同,近些年来,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呈现出的则是明显的“富邻居”现象。

2021年,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百强县46个,百强城市25个,万亿GDP城市8个,无锡、南京、苏州等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过中心城市上海。

可能除了金融,长三角其他重要城市与上海的产业有高度一致性。集成电路产业,上海有优势,但无锡、苏州、南京、合肥等四个城市也名列全国集成电路十强。医药制造、汽车制造是上海的核心产业,但长三角半数城市都将这两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在长三角地区,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已经进化到比较高级的形态,与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长三角城市的产业分工,虽然表面看——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属于同一门类,似乎存在同质化问题,但并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原因就在于长三角城市在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上形成了高效的协同,包括“研发-产业化”的协同、“整机-零配件”的协同、“生产-展示-销售”的协同、“制造-服务”的协同,许多产品和服务在长三角不同城市节点间发生着高频互动的紧密链接,大家一起分享高能级产业的价值红利。

G60科创走廊是上海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成果斐然。从2016年上海松江提出建设,到2017年链接“沪嘉杭”、2018年增加松江到合肥高铁,走廊扩容为九城市,再到2021年走廊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在这片7.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着全国十六分之一的市场主体、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分之一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了十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十二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

廊道经济超越了行政区经济,沿着走廊,大企业更加科学地布局产业链,产学研更加高效地结合,研发和产业化更加精准地对接。贯穿走廊的高铁高速,如同大树的树干,当养分从根部经树干向上输送时,每个节点和分叉都能获取养分、自在生长。

上海是源头,是码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平台。上海的使命就是服务,就是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为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服务,使其他地方借助上海的平台、网络和通道,更好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参与全球价值的分配。

五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光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决策,也包括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消费等,都自觉地把“长三角一体化”内化为逻辑起点。这个是最大的成功。

美国一位航空专家说过,A formation of 25 birds might enjoy a range increase of 71%25只小鸟组成团队,能多飞71%的距离)。长三角率先深化统一大市场建设,引领“双循环”,大家都能行稳致远。过去五年,一体化的场景越来越多,大场景、新场景、高级场景、多跨场景,持续涌现出来。政府侧,以实际动作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市三省由“各补短板”走向“共拉长板”,相互借势借力,共享规模和流量,从“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长三角”“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到最近的“试点公积金异地付房租”等,以实在动作、可感举措,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在疫情背景下,沪苏浙皖更是展现了发展的强大韧性,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明确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是对上海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

2020年,上海提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是新的愿景,也是上海发挥长三角“组织者作用”的更高定位。

2022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号角,必将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指引全新的方向。

未来的精彩值得所有人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