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江公安提示:最近千万别在朋友圈发这些信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江公安提示:最近千万别在朋友圈发这些信息

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这两天,各地中考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们注意了,下面这些千万不能发朋友圈:

①准考证

②个人身份证

③考生号及密码

④志愿填报表

⑤成绩单

⑥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⑦个人录取通知书

如果上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可能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以下九种皆为诈骗,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格外注意。

01.保送上名校

不法分子制作假证件,假借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谎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可保送学生上名牌大学,以此诈骗钱财。

02.冒充军校招生

不法分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实施诈骗。

03.可以“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查分网址称可查询高考成绩,让考生输入姓名、考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同时向受害者手机植入病毒。

04.能帮办加分

不法分子谎称能帮考生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特长生加分,以此诈骗钱财。

05.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

不法分子宣称其掌握填报志愿大数据,考生可以一次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填报志愿指导。

06.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名额”“定向招生计划”等,有办法“低分高录”,让二本分数线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07.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08.花钱可获取“补录名额”

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09.教育补贴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高校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并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

来源:浙江公安微信公号

原标题:最近,这些东西千万别发朋友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江公安提示:最近千万别在朋友圈发这些信息

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这两天,各地中考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们注意了,下面这些千万不能发朋友圈:

①准考证

②个人身份证

③考生号及密码

④志愿填报表

⑤成绩单

⑥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⑦个人录取通知书

如果上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可能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以下九种皆为诈骗,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格外注意。

01.保送上名校

不法分子制作假证件,假借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谎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可保送学生上名牌大学,以此诈骗钱财。

02.冒充军校招生

不法分子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印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实施诈骗。

03.可以“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查分网址称可查询高考成绩,让考生输入姓名、考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同时向受害者手机植入病毒。

04.能帮办加分

不法分子谎称能帮考生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特长生加分,以此诈骗钱财。

05.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

不法分子宣称其掌握填报志愿大数据,考生可以一次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填报志愿指导。

06.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名额”“定向招生计划”等,有办法“低分高录”,让二本分数线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07.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08.花钱可获取“补录名额”

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09.教育补贴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高校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并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

来源:浙江公安微信公号

原标题:最近,这些东西千万别发朋友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