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易纲称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下半年降准降息概率加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易纲称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下半年降准降息概率加大?

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会进一步使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稳增长,但对于降息降准等总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他们分歧较大。

2020年2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经济循环示范园,工作人员在一家德资企业生产车间内忙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据央行官网周一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访时指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他也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分析师普遍认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会进一步使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稳增长,但对于降息降准等总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他们分歧较大。

3月以来,受到新一轮疫情冲击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外需疲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持续加码。

4月2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再多降0.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1月份,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10个和5个基点;5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行15个基点,创历史最大降幅。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煜在研报中指出,当前货币政策发力的方向是“宽货币+宽信用组合”,宽货币主要是流动性合理充裕,或略高的水平;宽信用主要是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

“易纲行长的表态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仍要发力,可能采取降准、下调LPR等方式,具体的发力形式和节奏,可能还要观察6月之后的经济恢复情况。”他说,根据广发证券的预计,后续降准幅度可能仍为0.25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界面新闻表示,考虑到8月、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到期量较大,银行间资金面将会逐步收敛,需要央行加强流动性投放予以对冲。

“可通过降准置换到期MLF,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不仅可以引导LPR利率下行,而且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政府债券配置,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和再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他分析称。

不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和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持不同的观点。

管涛日前在《证券时报》发文称,短期内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轻启降准降息的选项。因为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话,有可能产生非意向性后果。

他指出,宽流动性是最近A股独立行情的“催化剂”,4、5月份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多增上万亿元。不过国内股市上涨过快将透支前期A股深调形成的估值洼地。未来因海外货币超预期紧缩或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外围市场巨震,又或是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如预期,则将埋下新一轮A股回调和外资流出的隐患。

伍超明表示,尽管当前稳增长需要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工具进一步使用,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和中美利差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倒挂这两大因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宽松构成较大的约束。

他表示,未来降准、降息是否会使用,一是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二是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美联储加息预期是否趋于稳定甚至缓和。

此外,分析师表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根据具体需要,在某些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进一步使用结构性工具,如选择性增加普惠小微、普惠养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三农、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再贷款额度。

央行今年先后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推出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等。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也就是说,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

招商证券认为,结构性政策工具可通过“压降成本+分担风险”,激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点。

刘煜表示,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工具,更多是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功能,但也可以通过再贷款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增长。考虑到今年5月普惠小微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分别追加4000亿元、1000亿元,后续不排除继续追加额度的可能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易纲称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下半年降准降息概率加大?

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会进一步使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稳增长,但对于降息降准等总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他们分歧较大。

2020年2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经济循环示范园,工作人员在一家德资企业生产车间内忙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据央行官网周一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访时指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他也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分析师普遍认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会进一步使用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稳增长,但对于降息降准等总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他们分歧较大。

3月以来,受到新一轮疫情冲击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外需疲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持续加码。

4月2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再多降0.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1月份,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10个和5个基点;5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行15个基点,创历史最大降幅。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煜在研报中指出,当前货币政策发力的方向是“宽货币+宽信用组合”,宽货币主要是流动性合理充裕,或略高的水平;宽信用主要是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

“易纲行长的表态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仍要发力,可能采取降准、下调LPR等方式,具体的发力形式和节奏,可能还要观察6月之后的经济恢复情况。”他说,根据广发证券的预计,后续降准幅度可能仍为0.25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界面新闻表示,考虑到8月、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到期量较大,银行间资金面将会逐步收敛,需要央行加强流动性投放予以对冲。

“可通过降准置换到期MLF,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不仅可以引导LPR利率下行,而且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政府债券配置,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和再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他分析称。

不过,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和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持不同的观点。

管涛日前在《证券时报》发文称,短期内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轻启降准降息的选项。因为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话,有可能产生非意向性后果。

他指出,宽流动性是最近A股独立行情的“催化剂”,4、5月份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多增上万亿元。不过国内股市上涨过快将透支前期A股深调形成的估值洼地。未来因海外货币超预期紧缩或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外围市场巨震,又或是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如预期,则将埋下新一轮A股回调和外资流出的隐患。

伍超明表示,尽管当前稳增长需要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工具进一步使用,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和中美利差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倒挂这两大因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宽松构成较大的约束。

他表示,未来降准、降息是否会使用,一是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二是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美联储加息预期是否趋于稳定甚至缓和。

此外,分析师表示,下半年央行很可能根据具体需要,在某些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进一步使用结构性工具,如选择性增加普惠小微、普惠养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三农、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再贷款额度。

央行今年先后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推出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等。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也就是说,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

招商证券认为,结构性政策工具可通过“压降成本+分担风险”,激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点。

刘煜表示,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工具,更多是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功能,但也可以通过再贷款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增长。考虑到今年5月普惠小微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分别追加4000亿元、1000亿元,后续不排除继续追加额度的可能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