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部分初创公司CEO正在为“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大伤脑筋之余,市面上有一家拼车应用公司却优先考虑起诸如“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财富公平分配”等命题来。这家“胸怀天下”的公司叫做La’Zooz,来自以色列。
作为La’Zooz 的联合创始人,35岁的Mantan Field认为Uber所提出的那套共享理念只是虚有其表,内里实施的其实还是资本主义那一套。
比如乘客跟司机始终只能被动地接受定价规则,同时社会上的闲置车源实际上并没有很好被利用起来——许多打着“共享”理念却一心想赚钱的人把车开上了马路,导致交通变得更加拥堵。
La’Zooz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切,创始人Mantan Field的说法就是:“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服务!”。La’Zooz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打造一个乌托邦式的共享社区,让人们能以Uber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到顺风车服务,同时在不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给顺风车司机缴付类似比特币的Zooz虚拟币奖励。
熟悉比特币的童鞋都知道,作为P2P形式的数字货币,它并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而是依据特定算法产生,主要采用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换而言之,即使没有第三方平台的介入,人们点对点交易的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La’Zooz正是借鉴这个模式来建立其”乌托邦“。在这”乌托邦“里,每一个网络都是独立运作的,成员能够自行开发自己的Zooz币以及决定网络需要多少乘车辆。身为乘客,我只需缴付所乘坐那段路程的费用——因为”盈利“空间不大,可以杜绝那些以赚钱为目的人们前来”污染“社区。
如果比特币的出现是变革1.0,提醒我们经济运行的去中心化还可以更彻底一些,那么La’Zooz就是变革2.0,让”去中心化“的理念得以落地,直接跟我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人们为摆脱权威控制,几百年来在争取自由道路上前仆后继,比特币的出现,正是努力的成果之一。
其底层的运行逻辑——区块链技术这几年已成为了各国的热门研究课题,虽然有效解决了信息在去中心化后的保存和安全问题,却依然无法掩饰它在商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尴尬。比如什么都开源的话,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属于我,那我做这个图的啥?再说了,完全去中心化没有人为主导的系统可能实现吗?这些内容网上有很多文章探讨,这里就不多赘述。
作为拼车应用,La’Zooz当下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乘客的人身安全上,在美国,个人保险政策一般不覆盖载有付款乘客的汽车,而缺乏平台的过滤和筛选,司机的信用也面临着很高的不确定性。
再者,缺乏利益作诱饵,La’Zooz上注册的车辆数明显跟Uber不在一个级别。
横竖眼前的困难虽然很多,却没有阻挡Mantan Field进一步建设”乌托邦“的脚步,接下来他将增募100万美元,用于开发iOS版本和更多功能。
“当乘车共享成为一种常态,不仅对于出租车中的乘客,而是对于每个人每件事,包括运输的货物、飞机的乘客等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全球污染会变得越来越少,世界会变得更加公正。这便是La’Zooz的愿景,我觉得这一趋势势在必行。”
本文由前海梦创独家翻译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