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投连险独立账户今年上半年新增交费达到545.22亿元,同比增长94.72%,距离去年全年数据只有百亿差距。界面新闻整理出了今年上半年投连险新增交费排名前五的保险公司,见下表:
弘康人寿今年上半年可谓卯足了劲做投连险,以256.44亿元的新增交费拔得头筹,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仅有15.64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539.64%。与投连险账户的“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弘康人寿上半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个位数,同比下滑43.57%。
面对弘康人寿上半年的猛然发力,光大永明败下阵来,让出了去年榜首宝座。相似的是,与投连险新增交费180多亿相比,光大永明上半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仅19.16亿元。但是与弘康人寿原保费的急速下滑不同,光大永明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依然有42.56%的涨幅,与其投连险涨幅相近。
显而易见,榜首榜眼均靠投连险撑起绝大部分保费规模。投连险新增交费排名前五的另3家则保守得多。上半年投连险单月新增交费保持前三位长达3个月的建信人寿,上半年投连险累计新增交费50.85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3.33%,较前两者低得多。此外,排名第五的平安寿险上半年投连险新增交费有41%的下滑。
2015年4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纸文书说起了,《通知》打破了过去投连险只可投债券、基金、股票等标准化资产的惯例,投资范围拓宽到非标资产,使得投连险成为市场上唯一可投资非标资产的低门槛理财产品。
监管的放权,给投连险的产品设计和投资运作找到了一个新突破口——挂钩非标资产。上半年登上榜首榜眼的弘康人寿和光大永明,便是发行可投资于非标资产的投连险“类固定收益型账户”的主力军。这类投连险账户,主要投资的非标资产包括: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集合信托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
根据华宝证券的《投连险排名》报告,上半年弘康人寿属于“类固定收益型账户”的投连险账户共有7个,收益率在0.72%-3.43%之间;光大永明有4个隶属于“类固定收益型账户”的投连险账户,收益率在1.98%-3.94%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类固定收益型账户”还与京东金融、腾讯理财通一类网络理财平台合作,利用BAT的流量渠道高速发展。作为一类嫁接于公众投资者和非标之间的公募产品,这些“类固定收益型账户”一度被市场寄予厚望。
然而,上半年“类固定收益型账户”的表现不达预期。根据华宝证券报告,在京东金融销售的4款弘康人寿“类固定收益型账户”的历史结算利率在3.9%-5.1%之间,在腾讯理财通销售的4款“类固定收益型账户”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4.6%之间,两家公司上半年均没有一个类固定收益型账户达到上述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