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闪电快讯 | 华为“造车”再落一子 问界M7能否破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闪电快讯 | 华为“造车”再落一子 问界M7能否破局?

扮演电动车增量供应商的华为,在“造车”之路上再进一步。

从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承诺不造车的华为从未脱离舆论视线。进入7月,随着电动车企逐渐满血复活,扮演电动车增量供应商的华为,在“造车”之路上再进一步。

 

7月4日,作为华为与小康股份联合打造的第三款车,问界M7在华为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压轴亮相。这款定位大型6座SUV的增程式电动车,尺寸为5020×1945×1775mm,轴距为2820mm,搭载了华为DriveONE增程平台和全新升级的鸿蒙OS智能座舱,整体售价上探至31.98~37.98万元。

 

据电厂了解,从2019年宣布扮演供应商角色以来,现阶段华为参与造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向车企提供车联网模块等零部件产品;2.与车企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并向车企提供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HI模式;3.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及渠道销售的智选模式。

 

作为华为智选模式下的合作车型,2021年4月,小康股份旗下塞力斯品牌推出SF5,不过,整体销量不及预期,短短半年之后,这款车型就被战略性放弃。同年12月,小康股份再度联合华为推出新品牌“AITO”问界,并发布首款新车问界M5,售价25.98~33.18万元,比新车M7便宜5~6万。

 

对于问界M5的问世,华为与小康股份曾一度抱有期待。问界M5发布后,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在内部提出,这款车的年销量目标是30万辆。不过,2022年上半年,问界M5的总交付量仅为2.1万辆。这意味着,对于背负压力的问界来说,M7出圈变得至关重要。

 

本次发布会上,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也罕见出面为问界7站台,并向市场表达了与华为继续深入合作的愿景及信心,“双方的跨界合作才刚刚起步,双方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长期和可持续。”

 

在宣传层面,余承东更是不遗余力。发布会前,余承东曾在微博上剧透了新车的部分设计与功能创新,并宣称问界M7将重新定义六座空间。本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不仅抛出金句,“问界M7‘比大还大’”,还沿用了手机圈的惯用伎俩,强行拉上宝马X7、奔驰GLS、奥迪Q7L等一众豪车跑分。

 

不过,相较于拉爆眼球的营销噱头,这款新车总体缺乏诚意。从设计来看,问界M7外观变化不大,基本沿用家族式设计语言,仅新增贯穿式大灯、发光式车标。从数据来看,M7的尺寸比M5大一圈,车长甚至逼近定位全尺寸SUV的理想L9,但轴距却比M5还要短,第三排整体空间受限。

 

动力层面,搭载了华为的DriveONE电驱平台的问界M7,主要分为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度分别为7.8秒和4.8秒。CLTC工况下,后驱版本与四驱版本的续航里程分别为1220公里、1100公里,对应的纯电续航为230公里、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5.8L、6.3L。

 

对比处于同一价位的蔚来ET5,问界M7硬件配置偏弱,仅配备12个超声波雷达、4个摄像头和3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高阶驾驶元器件均缺席。与此同时,华为在北汽极狐α S HI版上实现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仍然没出现在问界M7上,与M5一样,M7仅具备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

 

本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智能座舱层面。据余承东介绍,问界M7的智能座舱新增超级桌面功能,基于HarmonyOS的分布式能力,支持手机与车机之间无缝流转,并且手机应用也可以自适应无缝上车。与此同时,在交互层面,问界M7还新增主驾免唤醒、多音区感知等功能。

 

此外,问界M7旗舰版第二排右侧还搭载了零重力座椅。对此,余承东表示,零重力座椅可以将人体的心脏和腿部最高点至于同一水平面,最大程度减少心脏供血压力,让人真正实现“躺平”。

 

对于交付时间,余承东表示,由于疫情影响,问界M7的上市节奏被迫推迟了2~3个月,不过,从7月4日起,这款车就可以在全国600多家华为门店实现同步展示,并从7月23日开启试驾。截至目前,赛力斯凤凰新工厂将正式投产,主要用于问界M7的制造,新车将在8月份陆续开启交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为

7.5k
  • 盘前机会前瞻|华为发布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产业链迎来强催化,这几家华为供应商已率先卡位超充赛道(附概念股)
  • 盘前机会前瞻|重磅催化来了!华为即将发布兆瓦超充产品,这几家公司与华为在超充领域深度合作值得关注(附概念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闪电快讯 | 华为“造车”再落一子 问界M7能否破局?

扮演电动车增量供应商的华为,在“造车”之路上再进一步。

从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承诺不造车的华为从未脱离舆论视线。进入7月,随着电动车企逐渐满血复活,扮演电动车增量供应商的华为,在“造车”之路上再进一步。

 

7月4日,作为华为与小康股份联合打造的第三款车,问界M7在华为夏季新品发布会上压轴亮相。这款定位大型6座SUV的增程式电动车,尺寸为5020×1945×1775mm,轴距为2820mm,搭载了华为DriveONE增程平台和全新升级的鸿蒙OS智能座舱,整体售价上探至31.98~37.98万元。

 

据电厂了解,从2019年宣布扮演供应商角色以来,现阶段华为参与造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向车企提供车联网模块等零部件产品;2.与车企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并向车企提供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HI模式;3.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及渠道销售的智选模式。

 

作为华为智选模式下的合作车型,2021年4月,小康股份旗下塞力斯品牌推出SF5,不过,整体销量不及预期,短短半年之后,这款车型就被战略性放弃。同年12月,小康股份再度联合华为推出新品牌“AITO”问界,并发布首款新车问界M5,售价25.98~33.18万元,比新车M7便宜5~6万。

 

对于问界M5的问世,华为与小康股份曾一度抱有期待。问界M5发布后,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在内部提出,这款车的年销量目标是30万辆。不过,2022年上半年,问界M5的总交付量仅为2.1万辆。这意味着,对于背负压力的问界来说,M7出圈变得至关重要。

 

本次发布会上,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也罕见出面为问界7站台,并向市场表达了与华为继续深入合作的愿景及信心,“双方的跨界合作才刚刚起步,双方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长期和可持续。”

 

在宣传层面,余承东更是不遗余力。发布会前,余承东曾在微博上剧透了新车的部分设计与功能创新,并宣称问界M7将重新定义六座空间。本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不仅抛出金句,“问界M7‘比大还大’”,还沿用了手机圈的惯用伎俩,强行拉上宝马X7、奔驰GLS、奥迪Q7L等一众豪车跑分。

 

不过,相较于拉爆眼球的营销噱头,这款新车总体缺乏诚意。从设计来看,问界M7外观变化不大,基本沿用家族式设计语言,仅新增贯穿式大灯、发光式车标。从数据来看,M7的尺寸比M5大一圈,车长甚至逼近定位全尺寸SUV的理想L9,但轴距却比M5还要短,第三排整体空间受限。

 

动力层面,搭载了华为的DriveONE电驱平台的问界M7,主要分为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度分别为7.8秒和4.8秒。CLTC工况下,后驱版本与四驱版本的续航里程分别为1220公里、1100公里,对应的纯电续航为230公里、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为5.8L、6.3L。

 

对比处于同一价位的蔚来ET5,问界M7硬件配置偏弱,仅配备12个超声波雷达、4个摄像头和3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高阶驾驶元器件均缺席。与此同时,华为在北汽极狐α S HI版上实现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仍然没出现在问界M7上,与M5一样,M7仅具备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

 

本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智能座舱层面。据余承东介绍,问界M7的智能座舱新增超级桌面功能,基于HarmonyOS的分布式能力,支持手机与车机之间无缝流转,并且手机应用也可以自适应无缝上车。与此同时,在交互层面,问界M7还新增主驾免唤醒、多音区感知等功能。

 

此外,问界M7旗舰版第二排右侧还搭载了零重力座椅。对此,余承东表示,零重力座椅可以将人体的心脏和腿部最高点至于同一水平面,最大程度减少心脏供血压力,让人真正实现“躺平”。

 

对于交付时间,余承东表示,由于疫情影响,问界M7的上市节奏被迫推迟了2~3个月,不过,从7月4日起,这款车就可以在全国600多家华为门店实现同步展示,并从7月23日开启试驾。截至目前,赛力斯凤凰新工厂将正式投产,主要用于问界M7的制造,新车将在8月份陆续开启交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