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新三板北交所西南基地、成都金融业联合会(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承办,成德眉资金融顾问服务团、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支持的2022成都新经济企业“走进北交所”——北交所西南基地(成都)专场研学交流分享会在新三板北交所西南基地成功举行。成都市多家新经济企业走进新三板北交所西南基地,实地参观,与专家面对面分享交流。
该活动是2022成都新经济企业“走进北交所”工作方案的落地举措之一,该工作方案将通过建立新经济企业上市培育推荐名单,组建金融专家综合服务团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建立北交所绿色服务通道。今年,还将开展北交所总部现场研学训练营、区(市)县新经济企业“走进北交所”专场研学交流分享会2场活动。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成在致辞中表示,实施“北交所直通车”工作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机遇,加快推动我市新经济企业通过在北交所上市做优做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提高新经济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形成走向北交所的直通机制,助推成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金融和财务处负责人何祺介绍了“北交所直通车”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将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牵头,联合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交所西南基地、成都金融业联合会(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市级部门和专业机构,共同拟制企业分层遴选标准与条件,形成市区两级推荐工作机制,建立新经济企业北交所上市梯度推荐名单。通过建立新经济企业上市培育推荐名单,组建金融专家综合服务团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建立北交所绿色服务通道,并通过打造北交所研学训练营系列活动,提供上市辅导服务,积极为新经济企业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与北交所的良性互动,形成成都市新经济企业的“北交所直通车”。



金融专家综合服务团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宣导、上市培训、融资规划、金融工具运用指导、资源对接、风险提示等内容,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投资、银行、券商、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顾问服务团按照新经济培育推荐名单的分层标准与新赛道的细分产业进行分类,针对名单中的新经济企业和赛道的细分产业对应开展服务。通过“直通北交所”研学训练营活动的持续开展和金融顾问服务团的服务与培育,每年从新经济拟上市培育推荐名单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北交所创新层储备企业,入选的企业将获得北交所服务绿色通道,踏上北交所登陆的“直通车”。
活动现场,周成、何祺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代表共同为来自华西证券、国金证券、华创证券、成都农商行、成都银行、民生银行、德勤、毕马威、渣打银行、国浩律所的10位专家颁发了成都新经济金融综合服务团专家聘书。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西南区域副首席代表李云祥、国金证券投资银行十六部业务董事陈竞婷、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主任刘小进分别围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政策解读》《北交所发行上市流程及条件解读》《北交所上市的法律条件及案例解析》作主题分享,并和与会企业代表深入互动交流。



据悉,中寰股份是全国第一批、成都市第一家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企业。2022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发布,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提供相关司法保障,依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交易成本。同一天,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扩容至100家,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驶入“快车道”。而这一天,北交所迎来的第100家上市公司,就是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资本市场迎来全新改革机遇。成都把握资本市场改革“窗口期”,把企业上市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构建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精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9家(8家A股、1家港股),创历史最高纪录。成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36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