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仅以地震灾害为例,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6年5月31日,我国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次数就高达332次。因此,“救灾”也就成了媒体使用的高频词。
救灾,什么最重要?
看看习近平怎么说。
在每一次自然灾害灾难发生时,习近平最关心的都是人民的安危。“救人”,始终是他强调的第一要务。
从四川芦山地震到甘肃岷县地震,再到云南鲁甸地震、四川康定地震、新疆皮山地震,每一次,习近平首先强调的都是“要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目前,正是“七下八上”的防汛最关键时期,习近平对各级党政领导反复叮咛:“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灾难面前,人命最重,重于泰山。
大勤务员 枝叶关怀
灾后重建,总书记最挂念的是人民的冷暖和生活的幸福。
2015年习近平的首次离京考察,选择了鲁甸地震灾区。在板房学校,总书记对围拢来的干部群众说:“震后,我一直牵挂着你们: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
此次唐山考察,他看望正在做康复训练的截瘫伤员,了解他们的伤情和康复治疗情况,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勉励他们“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他同社区居民交流,希望大家利用爱好怡情养性,他祝大家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句,满蕴的都是总书记对群众的无限牵挂和深切关怀。
习近平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执政党的根本课题,总书记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