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浙甬、陈荣波
近期甬城气温居高不下,宁波中心城区用水量不断攀升。7月6日,宁波中心城区日供水量达到162.6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而汩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离不开450多公里大口径引输水管网的精细运维,这给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制水分公司的引输水管道巡线员带来了不小挑战。
7月12日一大早,身穿反光背心、脚穿防刺鞋、肩背工具挎包的引输水管道巡线员们坐上巡检车,整装待发,开启了一天的巡线工作。
原以为坐着巡检车就可以完成巡线工作,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天气越热,我们的任务就越重。”巡线班班长陈翔介绍:“从水库到水厂、水厂到中心城区及城市供水环网的22条大口径引输水管网,就是城市供水的‘大动脉’。由于许多管道都在农田和山林中,车子开不进去,所以徒步巡检已成常态,平均每天要巡线十几公里以上。再热也一直往前走,不能停歇”。

“现在是我们巡线途中比较轻松的时刻,要巡的是管道直径1.6米的横山线,也就是从横山水库将原水输送至东钱湖水厂的原水管线”。陈师傅参加巡线工作已有十多年,被同事们称为“宁波大口径引输水管网”的活地图,这些年来也带出了不少巡线的徒弟。
大约过了50分钟,路途变得崎岖起来,巡线员们随着巡检车的颠簸在车厢里“跳跃”,随后车停在了横山水库附近。
巡线师傅们沿着大口径引输水管道费劲地往山林中走去,不一会儿汗水就从手臂、额头、后背冒了出来。陈师傅边走边介绍,巡线工作不是随便走走看看,而是要留心、要仔细,尽最大可能排除所有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夏天的山林,又潮湿又闷热,蚊虫在眼前不停地飞舞,地上的烂泥巴让人下不去脚,200来米的上山路,陈师傅足足走了15分钟,还带着小喘气。不一会儿,巡线员的汗水淌的像开了阀,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高温天巡线,每个人流的汗能装满一矿泉水瓶”陈师傅说道。
“嘟嘟嘟”,巡线手持机发出响声,提醒任务点到了,只见陈师傅一下子就窜上了1米多高的管道上,小心翼翼检查管道上的阀门否有漏水、编号牌是否遗失、管桥门是否上锁。检查完这些,又打开边上的井盖,掀开防坠网查看井内是否有积水。如果出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反馈,必要时现场补救,等待抢修队伍到达。

据了解,引输水管道巡线员日常作业繁忙,除了巡护管线外,还要监查管道沿线的第三方施工作业,并积极与沿线村户、施工单位协调,宣传引输水管道保护知识,防止违章占压。在保障夏季用水高峰期间,制水分公司在确保日常管道巡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巡检频率和人员,今年1到6月累计完成巡线里程5740公里,提交巡线报告107份。
为最大限度减轻引输水管道巡线员高温下的工作强度,在配备藿香正气水、草帽等防暑用品的基础上,制水分公司科学安排、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实行夏季错时巡线。高温时期,公司将巡线时间改为上午7点至11点,下午安排备勤和其他室内工作。这样既避开炙热高温,又提高有效的工作时间,确保巡线质量。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7/17 20: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