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学生就业季结构矛盾突出,通信业就业景气逆势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学生就业季结构矛盾突出,通信业就业景气逆势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与智联招聘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同比增长135%,而企业招聘需求则较上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求职季遇到疫情,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比往年更大的就业压力。中国人民大学与智联招聘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同比增长135%,而企业招聘需求则较上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7月20日,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录得0.53,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不仅比2021年同期低0.99,也比2020年同期低0.79。

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指数大于1,表明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指数小于1,表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从环比来看,二季度,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1%,求职申请人数上升36%;从同比来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9%,求职申请人数上升135%。

这项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和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相一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以来,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录得19.3%,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根据教育部此前透露的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从区域看,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珠三角城市经济圈、无一例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分别录得0.31、0.44和0.47,不仅环比一季度继续下降,同比降幅更为显著。2021年二季度,三大经济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分别为1.61、2.29、2.82。

从城市来看,即便表现最好的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也小于1,也就是招聘需求小于求职人数。二季度,大学生就业表现最好的是常州,但就业指数也仅录得0.83,排名第二的大庆,则从上年同期的8.42降至今年二季度的0.78。

从城市能级来看,三线城市就业指数相对较高,为0.72;二线、新一线城市次之,分别为0.59和0.54;一线城市相对较低仅为0.38。

尽管一线城市、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环比上,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招聘需求均出现上升,分别为8%、10%和2%,一线城市则下降7%。

从行业来看,二季度,只有四个行业招聘人数大于求职人数,分别为中介服务业、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业、专业服务/咨询业。其中,中介服务业就业景气指数录得5.78,继续位居各行之首,但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57;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表现与众不同,就业景气度不仅好于一季度,也好于上年同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最低的两个行业分别是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就业景气指数均为0.09,也就说1个岗位有11个人竞争。

从职业来看,招聘需求最多的职业为销售顾问、普工/技工、客户服务、管培生/储备干部、房地产交易等;而求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为行政、文员/助理、销售顾问、人事、管培生/储备干部等。

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较多的普工/技工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但目前毕业生仍倾向于选择文职、行政等管理类职位,由此造成了一定的职业结构性矛盾。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职业,二季度以来招聘需求逐渐增多,但是在4月之后求职人数却在下降,存在较大缺口。再如,电商运营职业招聘需求变动趋稳,接近饱和人数,但求职供给增加明显,使得就业景气程度有所下降。

从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就业指数最高,为0.54,中型、微型、小型次之,依次为0.3、0.28、0.2。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显著下降。

从企业性质来看,外商独资企业景气度最高,为0.54,上市公司次之,为0.39,民营企业为0.35。国企就业指数最低,仅为0.14。与上年同期相比,国有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增长4%,但求职人数增长更多;与一季度相比,国企招聘需求降幅最多,为13%,但求职供给上升了10%。

报告建议,尽管6-7月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但维持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推进“毕业季拓岗促就业”行动计划仍有必要。

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不要仅关注眼前利益得失,要多一些行业前景、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和国家政策与需求研判,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特别是积极提升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能力,以应对就业市场压力上升带来机遇和挑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智联招聘

2.5k
  • 新型灵活就业可能工资更高,但福利水平远不及传统职位
  • 一季度房地产、教培行业招聘占比有所回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学生就业季结构矛盾突出,通信业就业景气逆势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与智联招聘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同比增长135%,而企业招聘需求则较上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刘林

求职季遇到疫情,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比往年更大的就业压力。中国人民大学与智联招聘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同比增长135%,而企业招聘需求则较上年同期下降近两成。

7月20日,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录得0.53,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不仅比2021年同期低0.99,也比2020年同期低0.79。

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指数大于1,表明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指数小于1,表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从环比来看,二季度,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1%,求职申请人数上升36%;从同比来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9%,求职申请人数上升135%。

这项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和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相一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以来,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录得19.3%,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根据教育部此前透露的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从区域看,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珠三角城市经济圈、无一例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分别录得0.31、0.44和0.47,不仅环比一季度继续下降,同比降幅更为显著。2021年二季度,三大经济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分别为1.61、2.29、2.82。

从城市来看,即便表现最好的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也小于1,也就是招聘需求小于求职人数。二季度,大学生就业表现最好的是常州,但就业指数也仅录得0.83,排名第二的大庆,则从上年同期的8.42降至今年二季度的0.78。

从城市能级来看,三线城市就业指数相对较高,为0.72;二线、新一线城市次之,分别为0.59和0.54;一线城市相对较低仅为0.38。

尽管一线城市、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环比上,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招聘需求均出现上升,分别为8%、10%和2%,一线城市则下降7%。

从行业来看,二季度,只有四个行业招聘人数大于求职人数,分别为中介服务业、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业、专业服务/咨询业。其中,中介服务业就业景气指数录得5.78,继续位居各行之首,但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1.57;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表现与众不同,就业景气度不仅好于一季度,也好于上年同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最低的两个行业分别是礼品/玩具/工艺美术/收藏品/奢侈品、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就业景气指数均为0.09,也就说1个岗位有11个人竞争。

从职业来看,招聘需求最多的职业为销售顾问、普工/技工、客户服务、管培生/储备干部、房地产交易等;而求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为行政、文员/助理、销售顾问、人事、管培生/储备干部等。

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较多的普工/技工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但目前毕业生仍倾向于选择文职、行政等管理类职位,由此造成了一定的职业结构性矛盾。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职业,二季度以来招聘需求逐渐增多,但是在4月之后求职人数却在下降,存在较大缺口。再如,电商运营职业招聘需求变动趋稳,接近饱和人数,但求职供给增加明显,使得就业景气程度有所下降。

从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就业指数最高,为0.54,中型、微型、小型次之,依次为0.3、0.28、0.2。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显著下降。

从企业性质来看,外商独资企业景气度最高,为0.54,上市公司次之,为0.39,民营企业为0.35。国企就业指数最低,仅为0.14。与上年同期相比,国有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增长4%,但求职人数增长更多;与一季度相比,国企招聘需求降幅最多,为13%,但求职供给上升了10%。

报告建议,尽管6-7月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但维持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推进“毕业季拓岗促就业”行动计划仍有必要。

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不要仅关注眼前利益得失,要多一些行业前景、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和国家政策与需求研判,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特别是积极提升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能力,以应对就业市场压力上升带来机遇和挑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