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工程院院士王金南:2025年前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应实现碳达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工程院院士王金南:2025年前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应实现碳达峰

石化化工、煤化工和交通领域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席菁华

“‘十四五’(2021-2025年)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与建筑领域的直接排放应在此期间达峰。”

7月20日,在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作出以上表述。

他同时表示,石化化工、煤化工与交通领域应在“十五五”(2026-2030年)末期达峰;电力行业则在“十五五”末进入峰值平台期。

上述行业的碳达峰时间表正在制定过程中。今年2月发布的《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钢铁行业应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相较此前的目标有所延迟。该项指导意见曾在2020年对外征求意见,当时提出,钢铁工业力争到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

去年,有色金属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有色金属行业力争在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不过该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发布。

在同一场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也提出,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的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行业和地区递次有序达峰原则,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钢铁、水泥等产业率先达峰。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既要防止一刀切,又要防止转型不利。”杜祥琬称。

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并已进入高排放国家行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驱动能源消费增长。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后,用约30年时间实现100亿吨左右的减排,年均减排目标在3亿吨以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压力仍存。

王金南称,碳市场通过形成合理碳价发现减排成本,从而优化配置减排空间资源,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目标,其建设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达成。

提升碳市场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

“应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核心,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平稳过渡,并与碳市场建设一体谋划。”王金南称,还应补齐碳排放总量控制短板,探索行业总量控制与地区总量控制相配合、增量控制与绝对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差别化管理模式。

“十四五”时期,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以行业总量控制为重点,探索地区总量控制试点;统筹考虑强度目标与总量目标考核,以强度考核为主,兼顾总量考核。

“十五五”时期,持续健全总量控制制度,做到总量控制与强度控制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统筹衔接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通过强度控制促进总量减排,通过总量约束补充强度控制。

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将迎来大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高水平消纳,并承担支撑能源保供的任务。

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比重,电力系统将更加复杂,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对“源网荷储”互动提供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巨大,风光发电的气候敏感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使极端气候下快速恢复供电的韧性需求更为迫切,电力系统需具备灵活性、韧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特征。

“当风光装机占总量超过70%,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除要有足够的煤电、气电、各类储能等提供的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外,还需要设置光伏电解水制氢等能源转换装置作为负值可调节容量加以配合。”周孝信表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需动用长周期绿色能源储备如绿氢及甲烷、甲醇、氨等绿色气体液体燃料参与能源电力供应。

未来10-15年,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改变,既需兜住国家能源安全底线,又要支撑双碳战略目如期完成,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43亿吨左右;‘十五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将在40亿吨左右波动并逐渐回落。”

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由主体能源、兜底保障,向支撑性能源转变。2050年之后,煤炭将转为应急保障和调峰能源。

张宏表示,应统筹煤炭短期保障供给与远期有序退出的关系,全国煤炭总产能稳定在50亿吨左右,提高煤炭长期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发挥煤炭兜底保障的作用。同时,推动煤矿产能由现代的刚性管理转为弹性管理,为新能源的有效替代腾出发展空间。

张宏提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煤炭绿色低碳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将贯穿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生产、储运、消费全过程。同时,推动煤炭由化石能源向高端化工材料和碳基新材料领域发展,实现煤炭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向固碳、碳循环方向转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工程院院士王金南:2025年前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应实现碳达峰

石化化工、煤化工和交通领域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席菁华

“‘十四五’(2021-2025年)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与建筑领域的直接排放应在此期间达峰。”

7月20日,在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作出以上表述。

他同时表示,石化化工、煤化工与交通领域应在“十五五”(2026-2030年)末期达峰;电力行业则在“十五五”末进入峰值平台期。

上述行业的碳达峰时间表正在制定过程中。今年2月发布的《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钢铁行业应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相较此前的目标有所延迟。该项指导意见曾在2020年对外征求意见,当时提出,钢铁工业力争到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

去年,有色金属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有色金属行业力争在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不过该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发布。

在同一场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也提出,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的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行业和地区递次有序达峰原则,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钢铁、水泥等产业率先达峰。

“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既要防止一刀切,又要防止转型不利。”杜祥琬称。

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并已进入高排放国家行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驱动能源消费增长。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后,用约30年时间实现100亿吨左右的减排,年均减排目标在3亿吨以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压力仍存。

王金南称,碳市场通过形成合理碳价发现减排成本,从而优化配置减排空间资源,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目标,其建设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达成。

提升碳市场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

“应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核心,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平稳过渡,并与碳市场建设一体谋划。”王金南称,还应补齐碳排放总量控制短板,探索行业总量控制与地区总量控制相配合、增量控制与绝对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差别化管理模式。

“十四五”时期,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以行业总量控制为重点,探索地区总量控制试点;统筹考虑强度目标与总量目标考核,以强度考核为主,兼顾总量考核。

“十五五”时期,持续健全总量控制制度,做到总量控制与强度控制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统筹衔接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通过强度控制促进总量减排,通过总量约束补充强度控制。

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将迎来大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高水平消纳,并承担支撑能源保供的任务。

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比重,电力系统将更加复杂,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对“源网荷储”互动提供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巨大,风光发电的气候敏感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使极端气候下快速恢复供电的韧性需求更为迫切,电力系统需具备灵活性、韧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特征。

“当风光装机占总量超过70%,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除要有足够的煤电、气电、各类储能等提供的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外,还需要设置光伏电解水制氢等能源转换装置作为负值可调节容量加以配合。”周孝信表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需动用长周期绿色能源储备如绿氢及甲烷、甲醇、氨等绿色气体液体燃料参与能源电力供应。

未来10-15年,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改变,既需兜住国家能源安全底线,又要支撑双碳战略目如期完成,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43亿吨左右;‘十五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将在40亿吨左右波动并逐渐回落。”

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由主体能源、兜底保障,向支撑性能源转变。2050年之后,煤炭将转为应急保障和调峰能源。

张宏表示,应统筹煤炭短期保障供给与远期有序退出的关系,全国煤炭总产能稳定在50亿吨左右,提高煤炭长期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发挥煤炭兜底保障的作用。同时,推动煤矿产能由现代的刚性管理转为弹性管理,为新能源的有效替代腾出发展空间。

张宏提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煤炭绿色低碳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将贯穿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生产、储运、消费全过程。同时,推动煤炭由化石能源向高端化工材料和碳基新材料领域发展,实现煤炭燃烧排放二氧化碳向固碳、碳循环方向转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