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字头”也不是偿债金字招牌 中城建国际25亿点心债违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字头”也不是偿债金字招牌 中城建国际25亿点心债违约

母公司中城建的企业性质发生变更,令境外投资者感到不安,此前一系列债务违约事件表明,国企也未必是偿债的金字招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母公司企业性质发生变更,中国城市建设(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城建国际)已经让境外投资者坐了一回“过山车”。但在承诺了点心债赎回日期后,他们又违约了。

7月21日,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下简称中城建集团)下属公司中城建国际召开债券投资者会议,称公司一笔25亿元、三年期点心债已违约。该公司此前原定在6月20日提前赎回,但时至今日,中城建国际仍有16亿元左右的债券未能兑付。

这起债券违约事件源自三个月前的一次企业性质变更。4月25日,中城建集团发布公告称,原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持集团股权已有100%降至1%,剩余99%转由一家民营投资机构惠农基金持有。

随后,一封由中城建集团发给中国央行的“求助信”开始在坊间流传。据路透报道,中城建在信中表示目前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相关金融债务偿还均按足额完成。但公司控制人变更后,投资人对集团股东产生了“过份担忧”,以此紧急请求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稳定企业金融局势。

此消息一出引起资本市场强烈反应,一些投资者开始更加担心企业性质变更后中城建的偿债能力。而作为中城建国际的母公司,中城建为上述25亿元的点心债提供维好协议、流动性支持以及股权回购承诺函(EIPU)。

为维护市场信任,中城建国际5月9日表示,因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触发债券协议中的提前赎回条款,公司将于6月20日,以面值的101%,提前赎回这笔原定于2017年7月到期的点心债。根据发行条款,如果中央政府持股比例低于98.53%,则触发控制权变更回售事件。

看起来这笔提前赎回的债务将得到妥善解决,中城建国际的此番回应也获得市场支持,该点心债价格在随后的时间里大涨约20点。

但令人没想到的剧情随后发生,在于6月20日如期汇入4.58亿人民币后,中城建国际称因为技术原因,剩余款项将在6月24日汇入。

随后到6月下旬,中城建原本已将11亿人民币汇至这笔点心债的信托银行。但据7月21日消息显示,中城建国际仍有16亿元左右债券未能提前兑付。这意味着中城建国际可能收回了此前汇入的11亿元中的部分资金。

时至今日,该笔点心债仍为完成赎回,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原因是境内资金无法如期汇出,并表示此次企业国有性质因中央政策发生改变,事发突然,已超出企业自身的控制能力,属不可抗力。

目前中城建集团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抓紧重新进行资金审批流程,以便尽快打开向国际公司提供款项的通道,以支持国际公司顺利偿还债务。

有债券市场分析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最终剩余尚未兑付的16亿元看,收回此前11亿元中部分资金的概率较大,这次违约可能与公司的还款意愿及现金情况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笔点心债由母公司中城建提供维好协议、流动性支持以及EIPU,但这并不提供担保。维好协议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合同义务。按照协议规定,母公司为海外子公司提供支持,向国际投资者保证发行主体会保持适当的权益及流动资金,不会出现破产等情况。上述协议目前在国内缺少司法实践和明文规定,因此点心债的持有人直接向中城建索赔的成功概率并不乐观。

这起违约事件透露出国内债券兑付目前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上述分析师称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发展的基本面,而不是公司是否有国企背书。此前绿地云峰以及特钢事件都在证明国企也未必是还款的金字招牌。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名为“中字头”,但中城建集团真实的企业性质尚存疑问。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这家住建部管理的社团组织下属的企业,几经改制已经和国资没有瓜葛。

该报道称,由于债市部分投资者的“国企崇拜”,该公司利用受住建部“业务指导”的概念模糊发债,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对此却十分买账。虽然包括联合资信等机构在评级报告中称中城建此前的实际控制人是住建部,但查阅国资委网站央企目录却没有看到该公司身影。

中城建集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全国性企业,注册资本30余亿元,是国家住建部主管的具有甲级城市规划资质研究院的全资企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字头”也不是偿债金字招牌 中城建国际25亿点心债违约

母公司中城建的企业性质发生变更,令境外投资者感到不安,此前一系列债务违约事件表明,国企也未必是偿债的金字招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母公司企业性质发生变更,中国城市建设(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城建国际)已经让境外投资者坐了一回“过山车”。但在承诺了点心债赎回日期后,他们又违约了。

7月21日,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下简称中城建集团)下属公司中城建国际召开债券投资者会议,称公司一笔25亿元、三年期点心债已违约。该公司此前原定在6月20日提前赎回,但时至今日,中城建国际仍有16亿元左右的债券未能兑付。

这起债券违约事件源自三个月前的一次企业性质变更。4月25日,中城建集团发布公告称,原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持集团股权已有100%降至1%,剩余99%转由一家民营投资机构惠农基金持有。

随后,一封由中城建集团发给中国央行的“求助信”开始在坊间流传。据路透报道,中城建在信中表示目前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相关金融债务偿还均按足额完成。但公司控制人变更后,投资人对集团股东产生了“过份担忧”,以此紧急请求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稳定企业金融局势。

此消息一出引起资本市场强烈反应,一些投资者开始更加担心企业性质变更后中城建的偿债能力。而作为中城建国际的母公司,中城建为上述25亿元的点心债提供维好协议、流动性支持以及股权回购承诺函(EIPU)。

为维护市场信任,中城建国际5月9日表示,因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触发债券协议中的提前赎回条款,公司将于6月20日,以面值的101%,提前赎回这笔原定于2017年7月到期的点心债。根据发行条款,如果中央政府持股比例低于98.53%,则触发控制权变更回售事件。

看起来这笔提前赎回的债务将得到妥善解决,中城建国际的此番回应也获得市场支持,该点心债价格在随后的时间里大涨约20点。

但令人没想到的剧情随后发生,在于6月20日如期汇入4.58亿人民币后,中城建国际称因为技术原因,剩余款项将在6月24日汇入。

随后到6月下旬,中城建原本已将11亿人民币汇至这笔点心债的信托银行。但据7月21日消息显示,中城建国际仍有16亿元左右债券未能提前兑付。这意味着中城建国际可能收回了此前汇入的11亿元中的部分资金。

时至今日,该笔点心债仍为完成赎回,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原因是境内资金无法如期汇出,并表示此次企业国有性质因中央政策发生改变,事发突然,已超出企业自身的控制能力,属不可抗力。

目前中城建集团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抓紧重新进行资金审批流程,以便尽快打开向国际公司提供款项的通道,以支持国际公司顺利偿还债务。

有债券市场分析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最终剩余尚未兑付的16亿元看,收回此前11亿元中部分资金的概率较大,这次违约可能与公司的还款意愿及现金情况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笔点心债由母公司中城建提供维好协议、流动性支持以及EIPU,但这并不提供担保。维好协议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合同义务。按照协议规定,母公司为海外子公司提供支持,向国际投资者保证发行主体会保持适当的权益及流动资金,不会出现破产等情况。上述协议目前在国内缺少司法实践和明文规定,因此点心债的持有人直接向中城建索赔的成功概率并不乐观。

这起违约事件透露出国内债券兑付目前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上述分析师称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发展的基本面,而不是公司是否有国企背书。此前绿地云峰以及特钢事件都在证明国企也未必是还款的金字招牌。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名为“中字头”,但中城建集团真实的企业性质尚存疑问。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这家住建部管理的社团组织下属的企业,几经改制已经和国资没有瓜葛。

该报道称,由于债市部分投资者的“国企崇拜”,该公司利用受住建部“业务指导”的概念模糊发债,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对此却十分买账。虽然包括联合资信等机构在评级报告中称中城建此前的实际控制人是住建部,但查阅国资委网站央企目录却没有看到该公司身影。

中城建集团官网显示,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全国性企业,注册资本30余亿元,是国家住建部主管的具有甲级城市规划资质研究院的全资企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