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线协作文档平台Quip 7.5亿被收购,石墨文档会是下一个幸运儿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线协作文档平台Quip 7.5亿被收购,石墨文档会是下一个幸运儿吗?

8月2日,石墨文档正式对外公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Pre A轮融资。

“保守估计,中国有2-3亿用户在使用文档,他们中将有很大可能成为石墨文档的潜在用户”,在石墨文档Pre A轮融资发布会的现场,联合创始人吴冰自信的说。

8月2日,石墨文档正式对外公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初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Pre A轮融资。

石墨文档是一款实时协作在线文档工具。发布会现场,吴冰数次强调“实时协作”。在线文档市场,玩家并非石墨文档一家,数得上名的有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不过吴冰解释说:“为知笔记不支持协作,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虽然支持协作,但并非实时。”

依赖着“实时协作”的特性,石墨文档的用户能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在现场,吴冰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YC创业课》的众包翻译团队是石墨文档最早的用户。这个分布在北京、香港、硅谷等5个城市的40人团队,在石墨上实时翻译、讨论、协作,完成了90多篇文章和课程视频。

·北大附中的《西方文学课程》也在使用石墨文档。1位老师、30名学生,在石墨文档上实时分析课件、视频资料、推荐读物,以及作文题目和老师总结。

·北京服装学院的《都市寝室》研究课题也用到了石墨文档。3位教授、10位学生、10位专家共同研究一款睡眠相关的智能硬件,所有研究资料都在石墨文档中分享和协作。

石墨文档由留学归来的双胞胎兄弟吴冰、吴洁于2014年6月创立。取名“石墨”,不难想象兄弟二人在产品设计上的理念。在吴冰看来,同类产品Google Docs和微软Office都太有美国风格,即色彩浓郁,符合美国人审美。诞生自中国的石墨文档则想做成一款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在线文档工具,即沉稳内敛——主色调以石墨的茶色为基础,字体谨慎的只提供了12种可选颜色。

伴随融资消息的是,石墨文档企业版服务的上线。一周前,在个人版基础上,石墨文档上线了企业版服务,拥有整理文件、管理成员权限、成员内部联络、控制外部访问者、离职员工安全管理等多项功能,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在线文档协作及管理需求。同时,相较于普通个人付费版的9元/人/月,企业版价格也调整为18元/人/月。

截止目前,石墨文档用户突破100万,而这距离石墨文档的正式版上线也才过去整整一年。用户自然是基础,但不是一款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工具的全部,为了获取更多用户以及更重要的收入,企业版服务的推出自然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石墨文档还接入了阿里巴巴旗下的企业办公平台钉钉,成为钉钉首批推荐应用以及唯一一款文档类应用。这不是石墨文档第一次与其他平台合作,去年10月、11月,石墨文档相继接入Teambition和Worktitle——这些都为石墨文档带来了客观的用户和收入。

有意思的是,就在宣布融资的同时,大洋彼岸也传来了一则好消息:8月2日,在线协作办公平台Quip以7.5亿美元的身价被美国最大的企业云服务平台 Salesforce收购。这无疑给吴冰吴洁两兄弟注入了巨大的信心。

当被问及中国的在线协作文档市场有多大时?吴冰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但他非常有自信的说出了2-3亿潜在用户这一情况。

据了解,在线文档明星产品Google Docs目前拥有活跃用户超过3亿,企业用户达500万,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或许这能给我们一个参考——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 Docs在中国并不可用。没有巨头的挤压,石墨文档能否成为下一个Quip?答案当然不确定,这个领域也还有诸如有道云笔记这样的竞争者,但对于这个符合国人审美的工具,看起来也还有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线协作文档平台Quip 7.5亿被收购,石墨文档会是下一个幸运儿吗?

8月2日,石墨文档正式对外公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Pre A轮融资。

“保守估计,中国有2-3亿用户在使用文档,他们中将有很大可能成为石墨文档的潜在用户”,在石墨文档Pre A轮融资发布会的现场,联合创始人吴冰自信的说。

8月2日,石墨文档正式对外公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初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Pre A轮融资。

石墨文档是一款实时协作在线文档工具。发布会现场,吴冰数次强调“实时协作”。在线文档市场,玩家并非石墨文档一家,数得上名的有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不过吴冰解释说:“为知笔记不支持协作,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虽然支持协作,但并非实时。”

依赖着“实时协作”的特性,石墨文档的用户能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在现场,吴冰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YC创业课》的众包翻译团队是石墨文档最早的用户。这个分布在北京、香港、硅谷等5个城市的40人团队,在石墨上实时翻译、讨论、协作,完成了90多篇文章和课程视频。

·北大附中的《西方文学课程》也在使用石墨文档。1位老师、30名学生,在石墨文档上实时分析课件、视频资料、推荐读物,以及作文题目和老师总结。

·北京服装学院的《都市寝室》研究课题也用到了石墨文档。3位教授、10位学生、10位专家共同研究一款睡眠相关的智能硬件,所有研究资料都在石墨文档中分享和协作。

石墨文档由留学归来的双胞胎兄弟吴冰、吴洁于2014年6月创立。取名“石墨”,不难想象兄弟二人在产品设计上的理念。在吴冰看来,同类产品Google Docs和微软Office都太有美国风格,即色彩浓郁,符合美国人审美。诞生自中国的石墨文档则想做成一款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在线文档工具,即沉稳内敛——主色调以石墨的茶色为基础,字体谨慎的只提供了12种可选颜色。

伴随融资消息的是,石墨文档企业版服务的上线。一周前,在个人版基础上,石墨文档上线了企业版服务,拥有整理文件、管理成员权限、成员内部联络、控制外部访问者、离职员工安全管理等多项功能,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在线文档协作及管理需求。同时,相较于普通个人付费版的9元/人/月,企业版价格也调整为18元/人/月。

截止目前,石墨文档用户突破100万,而这距离石墨文档的正式版上线也才过去整整一年。用户自然是基础,但不是一款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工具的全部,为了获取更多用户以及更重要的收入,企业版服务的推出自然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石墨文档还接入了阿里巴巴旗下的企业办公平台钉钉,成为钉钉首批推荐应用以及唯一一款文档类应用。这不是石墨文档第一次与其他平台合作,去年10月、11月,石墨文档相继接入Teambition和Worktitle——这些都为石墨文档带来了客观的用户和收入。

有意思的是,就在宣布融资的同时,大洋彼岸也传来了一则好消息:8月2日,在线协作办公平台Quip以7.5亿美元的身价被美国最大的企业云服务平台 Salesforce收购。这无疑给吴冰吴洁两兄弟注入了巨大的信心。

当被问及中国的在线协作文档市场有多大时?吴冰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但他非常有自信的说出了2-3亿潜在用户这一情况。

据了解,在线文档明星产品Google Docs目前拥有活跃用户超过3亿,企业用户达500万,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或许这能给我们一个参考——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 Docs在中国并不可用。没有巨头的挤压,石墨文档能否成为下一个Quip?答案当然不确定,这个领域也还有诸如有道云笔记这样的竞争者,但对于这个符合国人审美的工具,看起来也还有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