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晓凡
互联网正深入的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坐上了电商的快车,高速抵达消费场景。7月24日,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小城大优在重庆正式上线,该平台不仅通过资源整合原产地直达等方式,为农特产品插上“数字翅膀”,缩短产地到餐桌之间的距离,还通过搭建多平台流量集群,实现全国特色农特产资源整合,解决了农产品购物单一的困境,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加速产品运输,丰富购物市场
这些产品如何到达餐桌?小城大优创始人方国斌介绍,以往农产品往往是通过农民亲自完成采摘、包装,再带到周边城区去售卖,这样不仅成本高,运输麻烦,而且难以保证新鲜。
小城大优一端对接各大电商平台,通过其他平台自配送带售后服务,以保障产品的优质和高效率,另一端直达市民餐桌,缩短产品供应链条,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实实在在助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
在另一个方面,小城大优将助力重庆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方国斌表示,每年旅游旺季,很多游客都会选择购买火锅底料作为特产带回家。但是,重庆作为8.24万平方千米的大城市,特色不止有火锅底料,不同区县能带给游客体验的特产还有很多。
“把重庆特产限定为火锅底料过于片面,通过小城大优将让重庆特产更加多元化。”方国斌说,重庆还有很多好东西,比如奉节脐橙、江津花椒、梁平柚子……
但是这些重庆人或许耳熟能详的特产对外地游客而言格外陌生。方国斌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区县的很多农产品运输到主城区成本高,时间长,所以对于在主城区旅游的游客而言难以见到。
其次,人们对重庆的刻板印象已经被火锅限定了,因此,唯有打造出其它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让更多的特产成为城市的标签,才能塑造一个更立体全面的重庆形象,为外来游客带来更多特产体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重庆。
小城大优的目标不止步于此。方国斌说,小城大优经过全国多地的实践考察发现,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只局限于一两种产品其实是诸多城市的通病,比如,提到新疆就会想到哈密瓜,提到南京只想到鸭血粉丝汤。
他说,下一步,小城大优将链接全国农产品原产地,从根本上解决代加工或代发的问题。既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乡村振兴福利,又让消费者购买到新鲜天然的农产品。通过打开农产品市场,绘制出一个个更加鲜活真实的城市肖像。

多平台流量集群,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兴起至今,不少平台进行过生鲜电商的尝试,重庆本地的每日鲜、全国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等,均为突破瓶颈迎来爆发。多个倒下的生鲜电商平台表明:农产品走线上渠道,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
方国斌表示,这个难点主要在两方面,首先,电商农产品发展到目前,探索的时间仍然短,可借鉴的经验较为有限。其次,很多平台缺乏资源整合的意识。
对此,小城大优有自己的优势。小城大优正在打造“多平台流量集群”,所谓“多平台流量集群”就是与多家电商平台进行对接,进行资源整合,小城大优则是链接全国各个电商生鲜平台的关键枢纽。用户可以通过小城大优,迅速掌握各大平台的相关信息和优质商品推荐,在用户购买后,小城大优将和其它平台联手提供售后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加有力的保障。小城大优以此方式进行农产品销售,既为各个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通过当地平台直接发货,一站式直达,确保了产品的新鲜。
方国斌表示,小城大优通过密切与各大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相连,不仅让绿色新鲜的农产品能够更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也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各区县农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为乡村振兴提速。
他表示,电商助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如何架起重庆农产品与全国市场之间更稳更快的桥梁,打造重庆新形象,激发经济新动力,将会是小城大优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据方国斌介绍,接下来,小城大优将在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下功夫,帮助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爆款,并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优化营销模式,为农产品“网上行”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