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诗人韩东跨界当导演 贾樟柯为其监制处女作《在码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诗人韩东跨界当导演 贾樟柯为其监制处女作《在码头》

“如履薄冰,又势在必得”。

邓超赵薇大鹏这类演员当导演了,前后卖出10亿+;郭敬明韩寒这类作家当导演了,创造了系列电影票房纪录。资本大量涌入电影市场、粉丝愿意买单的今天,跨界当导演已经成了热门行为。

现在,身为诗人、作家的韩东也要踏入导演行列了。他的导演处女作,是改编自己199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码头》,由贾樟柯担任影片监制。

《在码头》讲述了几个年轻诗人偶然卷入了一场与地痞、保安的莫名纠纷之中的故事。据介绍,电影《在码头》将拍摄成为一部幽默、荒诞的非现实主义作品。在韩东看来,“码头”是个充满了离开与归来时刻的意味深长的现实场所,也是连接“眼前”与“远方”这两个生存状态的意象交接点,既有距离的拉伸,也有想象的张力,仿佛提供了天然的创作原点。

韩东此前一直活跃在文学圈,可能不被大众熟知。他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性诗人,2000以后主要精力就转向了长篇小说写作。截至目前写了15年诗、12年小说的他要来挑战一个新身份,韩东表示:“这个时候要么维护自己的地位,要么革命,要么退休养老”。显然他选择了第二种,成为导演。韩东说写长篇小说太累了,拍电影也累。但这是另一种累,仿佛在同一生中过另一辈子。

但其实韩东与电影圈并不陌生,他曾主演过独立电影《好多大米》和《下午狗叫》,还在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中客串。而此外,贾樟柯下一部电影《在清朝》,便是与韩东联合编剧。所以此次韩东处女作是由贾樟柯保驾护航,是自然而然了。

《好多大米》剧照

贾樟柯和韩东的初识是他大学刚毕业看了韩东的小说《三人行》,他描述当时的感觉就是“怎么会有人的精神世界与我如此贴近”。而他第一次萌生想要改编韩东小说的想法则是读了他的《同窗共读》,贾樟柯认为韩东的小说十分适合电影改编,因为“里面有日常生活的诗意”,俗称接地气。

事实上,韩东曾经把《在码头》授权给贾樟柯改编,但由于投资问题而搁置。后来《在码头》项目得以继续,只不过韩东成了导演,而贾樟柯成了被他邀请来的监制。谈到具体变更的细节,两位都没有透露,贾樟柯只说韩东是自己作品最好的改编者。

韩东和贾樟柯

基于之前客串和编剧策划一些工作上的接触,贾樟柯对首执导筒的韩东非常有信心。就像《天注定》里那场经典的夜总会戏份,拍摄过程中紧张的反而是贾樟柯,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经验。但韩东很淡定,给出了“身经百战”的表演,让年轻演员李梦都不那么紧张了。贾樟柯说那时候就觉得韩东有导演潜质,是一种从容的、能把控场面的能力。

《天注定》

作为老友及合作伙伴,贾樟柯固然对韩东是百分百支持、赞赏。但当导演总归是难事,如何发挥好自己的才华,是每个导演都面临的难题。拍电影容易,拍好电影难,说到作品本身,韩东认为票房是次要的。而关于拍摄,他说会多取经,深知专业团队的重要性。

但其实韩东较上述提到的跨界导演来说,不具备那么强烈的银幕形象和粉丝基础。所以这部处女作《在码头》会不会票房口碑双丰收,还得届时再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诗人韩东跨界当导演 贾樟柯为其监制处女作《在码头》

“如履薄冰,又势在必得”。

邓超赵薇大鹏这类演员当导演了,前后卖出10亿+;郭敬明韩寒这类作家当导演了,创造了系列电影票房纪录。资本大量涌入电影市场、粉丝愿意买单的今天,跨界当导演已经成了热门行为。

现在,身为诗人、作家的韩东也要踏入导演行列了。他的导演处女作,是改编自己199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码头》,由贾樟柯担任影片监制。

《在码头》讲述了几个年轻诗人偶然卷入了一场与地痞、保安的莫名纠纷之中的故事。据介绍,电影《在码头》将拍摄成为一部幽默、荒诞的非现实主义作品。在韩东看来,“码头”是个充满了离开与归来时刻的意味深长的现实场所,也是连接“眼前”与“远方”这两个生存状态的意象交接点,既有距离的拉伸,也有想象的张力,仿佛提供了天然的创作原点。

韩东此前一直活跃在文学圈,可能不被大众熟知。他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性诗人,2000以后主要精力就转向了长篇小说写作。截至目前写了15年诗、12年小说的他要来挑战一个新身份,韩东表示:“这个时候要么维护自己的地位,要么革命,要么退休养老”。显然他选择了第二种,成为导演。韩东说写长篇小说太累了,拍电影也累。但这是另一种累,仿佛在同一生中过另一辈子。

但其实韩东与电影圈并不陌生,他曾主演过独立电影《好多大米》和《下午狗叫》,还在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中客串。而此外,贾樟柯下一部电影《在清朝》,便是与韩东联合编剧。所以此次韩东处女作是由贾樟柯保驾护航,是自然而然了。

《好多大米》剧照

贾樟柯和韩东的初识是他大学刚毕业看了韩东的小说《三人行》,他描述当时的感觉就是“怎么会有人的精神世界与我如此贴近”。而他第一次萌生想要改编韩东小说的想法则是读了他的《同窗共读》,贾樟柯认为韩东的小说十分适合电影改编,因为“里面有日常生活的诗意”,俗称接地气。

事实上,韩东曾经把《在码头》授权给贾樟柯改编,但由于投资问题而搁置。后来《在码头》项目得以继续,只不过韩东成了导演,而贾樟柯成了被他邀请来的监制。谈到具体变更的细节,两位都没有透露,贾樟柯只说韩东是自己作品最好的改编者。

韩东和贾樟柯

基于之前客串和编剧策划一些工作上的接触,贾樟柯对首执导筒的韩东非常有信心。就像《天注定》里那场经典的夜总会戏份,拍摄过程中紧张的反而是贾樟柯,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经验。但韩东很淡定,给出了“身经百战”的表演,让年轻演员李梦都不那么紧张了。贾樟柯说那时候就觉得韩东有导演潜质,是一种从容的、能把控场面的能力。

《天注定》

作为老友及合作伙伴,贾樟柯固然对韩东是百分百支持、赞赏。但当导演总归是难事,如何发挥好自己的才华,是每个导演都面临的难题。拍电影容易,拍好电影难,说到作品本身,韩东认为票房是次要的。而关于拍摄,他说会多取经,深知专业团队的重要性。

但其实韩东较上述提到的跨界导演来说,不具备那么强烈的银幕形象和粉丝基础。所以这部处女作《在码头》会不会票房口碑双丰收,还得届时再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