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试图解决拥堵的神奇工具“空中巴士”面临质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试图解决拥堵的神奇工具“空中巴士”面临质疑

这项引起轰动的设计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黑科技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3日刚刚进行路面测试的“空中巴士”在一篇《紧急扩散!今天在再大的媒体上看到这条大新闻,也不要信!》的网络热文之后面临不少质疑,而在此之前这个概念曾让饱受交通拥堵困扰的人们认为看到了希望。《财富》报道评论称,“空中巴士”可能是个“杰出的”构想,也可能就是个“疯狂的”想法。

名为“耿直哥”的文章作者列出几点质疑,包括项目的实用性在业界仍存质疑,美国更早提出类似构想但没有去实现,项目宣称获得的学界认证存疑,以及项目背后的网络金融公司有不良履历。

由巴铁科技公司推出的“空中巴士”,被认为有可能缓解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根据2015年一家荷兰调查机构TomTom的一项调查,全世界前50个最拥堵的城市中,有1/3在中国。而宣传资料称,一辆巴铁可以容纳1200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车的几十倍,预计减少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交通拥堵;并且由于采用电力驱动,每年可以减少864吨耗油,减少2684吨碳排放;这项设计所需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有不少技术早已运用于高铁和地铁,但巴铁的造价是地铁的20%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其发明者总工程师宋有洲是个仅有小学文化学历的民间科学家,曾开发出第一代中国礼宾烟花,通过国家专利。2010年宋有洲带着“立体快巴”项目参加第13届北京科博会,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2015年,宋有洲与主营P2P理财的华赢集团合作成立巴铁科技公司。项目的模型在今年的北京科博会上亮相。

2010年这项设计刚刚在中国显露头角的时候,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前50,但同时也开始面临质疑。有声音质疑“空中巴士”在运行过程中与其他小汽车之间的安全性。还有人质疑这种巴士需要笔直的道路,但很多老城市缺少这种道路条件,并认为停靠这种巴士的车站将占据太多空间。

但宋有洲表示这个“空中巴士”将能吸收70%冲击力,减少对巴士和其他车辆造成的损害,设计时会考虑其高度能够通过当地城市的桥梁,并且能灵活转弯,不过底下的小汽车需要等到巴士开过弯道之后再驾驶前进,完成转弯。

国外科技媒体Digital Trends报道提到,“空中巴士”的设想最早是在1969年,由两位美国设计师,Lester Walker和Craig Hodgetts发明,他们的设想即使放到今天也很宏伟,包括电脑启动驾驶、拥有永恒动力等等。两位设计师认为这项设计能被用在现代化的纽约城,但一直到现在这一设计仍停留在设想的阶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巴铁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加之不同城市交通状况的差异,巴铁不太可能在所有城市推广。“有想法是好的,但投入运行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论证过程。”他说。

今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宋有洲曾回应称,“空中巴士”这项发明已经经过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可行性评估,但工程院主要负责人在一次采访中否认与此事有关联,而工程院的副手和两位教授表示确实对“空中巴士”进行了分析评估,但是是以个人名义。教授们说,评估显示这项设计“基本可行”但“并不完美”。

《纽约时报》引述了宋有洲曾在媒体采访中说的话,这项设计自2010年起就经过了兰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检验,他反驳称,批评的声音都来自那些“别有用心的企业”。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勇在《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中称,巴铁距离正式载客和实际运行还需要经历大量的磨合实验,需要经过市政规划。“以后有可能上线的巴铁,出车应该是在明年。”王勇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空客

440
  • 精神航空推迟空客飞机交付以节省现金
  • 空客据悉一季度交付约145架飞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试图解决拥堵的神奇工具“空中巴士”面临质疑

这项引起轰动的设计能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黑科技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3日刚刚进行路面测试的“空中巴士”在一篇《紧急扩散!今天在再大的媒体上看到这条大新闻,也不要信!》的网络热文之后面临不少质疑,而在此之前这个概念曾让饱受交通拥堵困扰的人们认为看到了希望。《财富》报道评论称,“空中巴士”可能是个“杰出的”构想,也可能就是个“疯狂的”想法。

名为“耿直哥”的文章作者列出几点质疑,包括项目的实用性在业界仍存质疑,美国更早提出类似构想但没有去实现,项目宣称获得的学界认证存疑,以及项目背后的网络金融公司有不良履历。

由巴铁科技公司推出的“空中巴士”,被认为有可能缓解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根据2015年一家荷兰调查机构TomTom的一项调查,全世界前50个最拥堵的城市中,有1/3在中国。而宣传资料称,一辆巴铁可以容纳1200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车的几十倍,预计减少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交通拥堵;并且由于采用电力驱动,每年可以减少864吨耗油,减少2684吨碳排放;这项设计所需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有不少技术早已运用于高铁和地铁,但巴铁的造价是地铁的20%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其发明者总工程师宋有洲是个仅有小学文化学历的民间科学家,曾开发出第一代中国礼宾烟花,通过国家专利。2010年宋有洲带着“立体快巴”项目参加第13届北京科博会,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2015年,宋有洲与主营P2P理财的华赢集团合作成立巴铁科技公司。项目的模型在今年的北京科博会上亮相。

2010年这项设计刚刚在中国显露头角的时候,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前50,但同时也开始面临质疑。有声音质疑“空中巴士”在运行过程中与其他小汽车之间的安全性。还有人质疑这种巴士需要笔直的道路,但很多老城市缺少这种道路条件,并认为停靠这种巴士的车站将占据太多空间。

但宋有洲表示这个“空中巴士”将能吸收70%冲击力,减少对巴士和其他车辆造成的损害,设计时会考虑其高度能够通过当地城市的桥梁,并且能灵活转弯,不过底下的小汽车需要等到巴士开过弯道之后再驾驶前进,完成转弯。

国外科技媒体Digital Trends报道提到,“空中巴士”的设想最早是在1969年,由两位美国设计师,Lester Walker和Craig Hodgetts发明,他们的设想即使放到今天也很宏伟,包括电脑启动驾驶、拥有永恒动力等等。两位设计师认为这项设计能被用在现代化的纽约城,但一直到现在这一设计仍停留在设想的阶段。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巴铁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加之不同城市交通状况的差异,巴铁不太可能在所有城市推广。“有想法是好的,但投入运行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论证过程。”他说。

今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宋有洲曾回应称,“空中巴士”这项发明已经经过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可行性评估,但工程院主要负责人在一次采访中否认与此事有关联,而工程院的副手和两位教授表示确实对“空中巴士”进行了分析评估,但是是以个人名义。教授们说,评估显示这项设计“基本可行”但“并不完美”。

《纽约时报》引述了宋有洲曾在媒体采访中说的话,这项设计自2010年起就经过了兰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检验,他反驳称,批评的声音都来自那些“别有用心的企业”。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勇在《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中称,巴铁距离正式载客和实际运行还需要经历大量的磨合实验,需要经过市政规划。“以后有可能上线的巴铁,出车应该是在明年。”王勇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