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这是一篇洋葱新闻。有疑惑的朋友更应该坚持到最后。→_→
在一幢烂尾楼的地下室里,我们见到了宋无舟。
阴暗的房间里铺满了大小不一的白纸,上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门,从老鼠洞到大拱门一应俱全。
而宋无舟就坐在图纸上,嘴里叼着笔,手上拿着一个呼啦圈——在他眼里,这可能也是一个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拥堵则是其中最首要的问题。
那个时候,和那些忧国忧民的工友一样,宋无舟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在交通工具上面做文章,比如建设地铁、轻轨。
但在宋无舟看来,无论怎样改进交通工具,拥堵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从根本上讲,堵并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世界上本没有堵的,上路的人多了,就堵了。”宋无舟说。哪怕有一天普及飞行器了,也会造成空中堵塞。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拥堵,就必须让大家不要上路。
但人类要上学上班,根本不可能永远待在家里。所以,必须有一种反交通的“交通工具”,可以帮大家省略“通勤”的过程。
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可以让大家连路都不用上呢?宋无舟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和科普读物,却没有看到任何一种类似的工具。
后来给宋无舟带来启发的,却是和科学没有太大关系的东西——《哆啦A梦》的漫画。
漫画里,哆啦A梦有一个叫任意门的工具,可以随意把大雄传送到静香家厕所这样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不尝试造一个传送门呢?宋无舟暗想。
你可能认为,这种传送只是文艺作品里的想像,现实中根本没有可行性。
事实上,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虫洞”理论,这里的“虫洞”就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
目前,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虫洞研究,希望能够投入实际应用。
而在我国民间科学人才聚集的百度民科吧里,许多科学家也在进行虫洞研究,并且可能已经走在了不被承认的世界前沿。
在百度民科吧里,一位ID为“罗森娇”的科学家向宋无舟解释了虫洞理论。她让宋无舟明白,传送门是可行的。
唯一的问题是,目前虫洞研究并没有到达可以投入民间使用的地步。
作为一个“民间工程师”,宋无舟对物理并不了解,所以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然而,这一等就是五六年,宋无舟始终没有等到虫洞理论的突破,而罗森娇的ID也再没有出现过。
难道除了等待,他就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吗?宋无舟再一次陷入了纠结。为此他一度想要开一家摩托车维修店,为城市交通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不幸的是,没等他的店开张,他所在的城市就禁了摩。
那段时间,宋无舟觉得自己是个废物。看着中国的城市越来越堵,自己却没有一点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传来了一则消息。
8月2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
媒体报道,巴铁依靠电力驱动,一次可以运载1200至1400人,平均时速40公里,而且上层载客,下层镂空,只要是2米以下的汽车都可以在巴铁下层自由同行,互不干扰。
对于宋无舟来讲,巴铁本身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它还是要占用道路。
“而且看上去像是一个加了腿的大棺材。”宋无舟说。
真正吸引宋无舟的不是“巴铁”本身,而是“巴铁”的运作模式。
六年前,被美国《时代》评选为当年的全球50大最佳发明的时候,巴铁还只是一个概念而已,而且至今可行性也没有得到确切的论证。
这不禁让他联想到自己的“传送门”。没错,只要玩过游戏看过电影漫画的人,都知道传送门大概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概念”。但大家都不相信传送门能够实现,这就是“没有可行性”。
和传送门不同的是,巴铁并没有被一系列现实或理论问题所阻碍。
不过六年时间,巴铁就从一个概念,变成了一家公司,又变成了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的模型,最终变成了如今的“试验车”。
而且,出乎宋无舟意料的是,大家并没有因为巴铁的不可靠性而胆怯,相反,巴铁得到了来自民间的大量投资。
注意,这不是来自官方的投资,而是来自民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宋无舟看来,这充分说明我国人民对于自主创新和前沿科技充满了信心。即便前途未卜,即便充满危险,大家仍愿意赌上自己的家财。
看到许多网友在相关微博下面为“巴铁”辩护,宋无舟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登场的时候到了。
虽然巴铁目前还没有实用价值,但没有人能够保证,它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不会成为交通工具里的主流。
而传送门也是如此。虽然虫洞理论的突破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先做准备。
因此,宋无舟决定仿照巴铁的模式,首先成立“传送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其次,再把“传送门”包装成金融产品“传送门项目基金”,年化利率待定,“反正不低于12%”。
当然,连个实物都没有,传送门很难取得大家的信任。所以最后一点,就是从现在起,开始在试点城市建立传送站。
没错,在大部分游戏里,传送都是站点型的,从一个点传到另一个点,这种很符合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
所以宋无舟的传送门公司将在试点城市的每个地铁站旁边设立传送门。传送门的外观宋无舟已经设立好了——就是一个巨大的拱形门。
而拱形门的背后,则是一个大仓库,用于未来存放“传送装置”。
建好之后,他们就要拍一段“试验视频”,展示传送门的运转方式。在视频里,我们将看到志愿者怎样从一扇门进去,然后瞬间从另一扇门出来。
你可能想说,虫洞理论不是还没突破吗,这个效果怎么实现?
宋无舟淡然一笑:
“我们有特效啊。”
所谓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你可以认为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可以理解为高级黑,总之我们就是要对无聊的正常世界说呵呵。(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不要漏掉这句话。后果自负,面斥不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歪楼·国产洋葱】的微信公众号“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fzcsjyjzx),对这个神奇的世界说“呵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