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潮大会丨『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

7月29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新国潮大会】圆满落幕。『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发表主旨演讲《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

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新国潮大会】于7月29日圆满落幕。界面新闻力邀来自北京服装学院、奥纬咨询等多家知名学院、机构,红豆、欢瑞世纪、朱炳仁·铜、Dr.Alva瑷尔博士、Seesaw、巴拉巴拉、北京精彩、波司登、大白兔、大疆创新、富光、格力、好利来、极米投影、九阳、老干妈、正山猴牌、老金磨方、老盛昌、李宁、六神、柠萌影业、农夫山泉、上海表、桃李面包、完美日记、椰树、一现、颐莲、元气森林等百余家国潮领域知名品牌云端共襄盛会。数据统计,云峰会当天共有20余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线人数超300万。

『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

首届【新国潮大会】云峰会现场,多位嘉宾以“新品牌 · 老字号”为核心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以下是『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主旨演讲《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文字实录——

大家好,各位界面新闻的观众,我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最近有一个词比较火热,就是“新国潮”,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来聊一下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叫杭州,大家都知道杭州有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去看钱江潮的人,一定会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去早了要等,去晚了赶不上。所以我认为,但凡是(与)潮有关的,一定是有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一个时间点。那么『朱炳仁·铜』在做文创开发的时候,确确实实在这个“时间点”上有了一些偏差。在2005年我就提出一个想法——让铜回家。因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铜器一直都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的器物,铜匠一直是大家常见的职业。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各个城市做一个很有趣的调查,就是这个城市有没有一条街叫“打铜巷”或者叫“打铜街”,结果发现有非常多的城市,包括我所在的杭州,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河坊街边上不到100米,就有一条街叫“打铜巷”。

所以,打铜本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职业,铜器是日常老百姓一直在用的一种器物,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断层了。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不消费铜器了,当然原因有很多,我这里就不说了。所以在2005年的时候,我提出一个想法是“让铜回家”。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个概念?因为(这)也是我们家族的传承。我们是铜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同时我们也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传人,到我这里(是)第五代。我们家族一直是做铜匠,一直是做铜器。当时铜匠做的铜器就是日常老百姓所使用的器物,那么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重新来开发一些这样的器物,给到老百姓来使用。在当时的认知里面,如果是日常的器物,通常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些盆子、锅子,包括一些暖手炉,包括农村里用的一些锅碗瓢盆。我肯定不能做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了,这是一些传统的器物。那么我们做什么?

在2005年我们组织了很多的开发团队,开始在中国,甚至在国外开始考察。我们考察了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包括日本、韩国、欧洲、美国。我们涉及到的各种各样的设计潮流,比如说工业风、极简风、北欧风、日韩风。我们综合了所有的流行元素,开始开发产品。这是2005年的时候我们做的产品,现在你去看,一点问题也没有,比如说我们做猫,猫咪萌宠,这些现在非常治愈系,对吧?我们做的洗手盆,是取代于卫生间的一些瓷盆,对吧?这个叫“消费升级”。我们边上做了烛台,对吧?这个叫“美好生活”,可以去享受烛光晚餐。产品没有问题,但是根本卖不动。从2005年开始,我们生产大量的这些作品,但是没有任何的市场反馈和销售。我本人也是(在)坚持,坚持到了2014年,或者说在2013年左右。为什么在2005年我们开始开发产品,直到2013年漫长的这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是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处于一个赔钱的状态,处于“叫好不叫座”的一个状态。因为当时我也是创业者,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比如说,我们去做我们的客群的画像,去做我们的产品的分析。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整个消费的人群,消费的理念还没有到达关于文化消费,关于传统文化消费的这样一个点上。你看我们的设计对吧?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购买人群和我们不匹配,和这些产品不匹配。当时2005年直到2013年左右,所有对铜有认知、能够有购买力、愿意来买铜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50岁以上,甚至是60岁以上。那么他们对我们提出来所谓的这种精致的时尚的生活其实是没有感觉的,他们喜欢的还是传统文化,喜欢的是手作。这在漫长的时间内,我没有总结出来,(这些)总结是我后面总结的。所以我说“潮”有没有?“潮”是有的,但是我们赶得太早了。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赶文创的“潮”,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生活的“潮”,感觉稍微早了一点。尤其是我们开发的整个产品,跟我们的购买人群期许不匹配。这些产品如果放到现在,我认为是有市场的,事实上我们现在回过来又在做这些东西。但在2013年以前,整个消费的形势并不是我们期望的整个逻辑,整个生态。

那么到2013年,碰到一件什么事情?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间前后,党中央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又讲到了文化自信。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大家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非常的博大精深,并且非常喜爱,来认识、来创造、来消费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在那个时间点慢慢地建立起来的。我在前不久参加一个建筑论坛的时候,我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信,我们现在生活在充满罗马柱的建筑里。大家可以想象在10年前,15年前,甚至20年前,我们所有的豪宅一定是欧式的罗马柱。所以现在有文化自信,我们讲做中式,甚至新中式。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我认为这就是“潮”,一个大潮开始汹涌地扑向我们而来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企业本身,也刚好恰恰赶上了这个潮头。2013年的时候,我们发生了一件事件,就是单霁翔院长,现在叫前院长,出任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他提出一个理念——“把故宫文物带回家”,因为他也是一个比较注重文创开发的人,大家都知道。那么他和我的“把铜带回家”,其实理念上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要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只能做文创?显而易见,因为故宫的文物你是带不回家的,你只能通过文创开发,把富含故宫元素的文创产品带回家。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我认为2013年是中国文创的元年。因为在这个时间往前,我们不知道文创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文创该做什么。所有的博物馆文创,所有的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家说的是那种低档的、低质的、劣质的,包括当时的故宫也是这样的情况。冰箱贴、钥匙扣、名片夹、书签、太阳帽就是这些东西,这东西是不是(文创)?这些东西肯定是不符合故宫对于文创的需求。而且当时我们宝岛,正处于文创开发的一个高峰,他们报道上面有很多的文创品牌。像国立故宫博物馆、法兰瓷、琉璃工房等推出了大量的,可以说当时我们闻所未闻的文创产品,也冲击了整个中国大陆的文创行业。那么2013年时候,单院长上台以后,提出“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就找到了我父亲朱炳仁先生。他提出我们故宫要做文创,希望朱炳仁大师来参与文创的开发。

爸爸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我的时候,现在看起来,我突然好像开窍一样。原来我们还可以去做故宫,原来我们还有故宫这个巨大的宝藏。当然,我原来肯定也是去过故宫,但是没感觉,没往这方面去想。所以我就赶快去了故宫,把整个文物都看完,回来以后再思索。如果我们要做故宫的文创,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当时面临的所有的文创产品,是刚才我说的那些“小东西”。我觉得故宫代表的是“国家队”,故宫的文物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是所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我要做的应该是重器,我要做的应该是让大家能够流传下去的、传承下去的文创产品。当时这个理念确定好以后,我就开始开发。这个时候,我们整个中国的文创,其实迎来了一个“IP时代”,那么后来大家都会非常多地去谈论IP的力量。确实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我“抓住”了整个故宫的大IP。我们开始去找故宫的名画、故宫最顶级的文物、故宫的建筑、故宫的历史,但是,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绝不做文物的复制、复刻。

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做的文创产品,但凡是大一点的体量,一定是复刻、复制。比如说我们有青铜器,我们复制个青铜器,我们不去做这个东西。我们做的是文创,一定是在原有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做创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这是我漫长的文创产品开发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你做的东西不是你自己喜欢,而是要让消费者有使用场景,让你的精准客户有一个使用场景。我们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去做的是文创的开发,所以我觉得我“抓”住了大的“国潮”。这个“国潮”是指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复苏、振兴,文化的自信,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并且我抓住了故宫这个大开发、大文创时代。所以虽然赶得是早了,但是好在我坚持,所以进入了所谓的“ IP时代”。那么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了大量的刚才说的,跟故宫有关的文创产品,而且做的是重器。比如说我们的最当家的(产品是)我们的五牛,大家都知道故宫有一幅图非常有名的,叫《五牛图》,唐代的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

我们看到这幅画以后非常的惊艳,非常的惊讶,原来我们在唐(朝),1000多年前能够画出这么栩栩如生的五头牛,并且确确实实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精神。你看它不是像西方的华尔街牛这么张扬、这么蛮牛,它是非常儒雅的、负重的老黄牛,是孺子牛。那么我们把它复制成了五头栩栩如生的五头牛,放在一个案几上,并且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五福临门”,对吧?五头牛代表了五个福气,五个寓意,它寓意非常好。我们(除了)做了五头牛,也做了“乾隆八骏”。我们当时去看所有的关于文物方面的(IP),我们就锁定了乾隆。为什么锁定乾隆?这个很简单,我刚才说的“IP时代”,乾隆是大IP,人人知道。好,那么他喜欢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乾隆,发现他非常喜欢马,他也非常喜欢鹿。那么马,他请郎世宁画过他的《八骏图》,那么我们把八匹马做成八匹栩栩如生的铜马,体量也很大,非常大的铜马。同时我们也去看他的鹿园,他在香山的鹿园。他在故宫长画里的,像《采芝图》,他跟鹿在一起的那些图。我觉得鹿也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个动物,吉祥的瑞兽,我们就开发了很多的关于鹿的题材。

我们这些重器拿出来以后,单院长看到后非常的惊奇,他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故宫的产品,因为他不知道其实我是“凭空”做出来的。那么当然,我是有一定风险的,现在看起来这应该是我文创生涯的最后一搏,因为我们又一次投了1600多万的启动资金来开发故宫的文创产品。刚才我讲了前面八年我一直每年都(以)1000万的速度在赔钱,已经赔不起了,这把如果输的话可能我就不玩了。但是运气还好,这次的开发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然这个里面也很曲折,我们这些产品拿到故宫的时候,没有人看好,所有的人不看好,就说你疯了,你在故宫超过100块东西不要卖。当时是2014年,因为我2013年开始开发,开发了整整一年。然后2014年单院长把故宫最好的一块地方,叫做“乾隆花园”,让我去做文创产品的展览。当然展览实际上是销售,单院长在这个上面非常的开放,他认为你就是东西确实好,但是你一定要卖得动。你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掏钱买回去,只有买回去才是叫做“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我觉得我心里没底,大家不看好,因为超过100块不要卖,故宫没有可能卖。

因为我是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东西,对不对?怎么可能在旅游景点卖上万块钱的东西,这种模式没有建立起来,这种使用场景大家根本不能想象。因为原来卖的是书签,10块钱一张的书签,铅笔盒、橡皮、铅笔,卖的是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作品确实受到了很好的认可,我也没想到,可以说是一炮打响。我们也是首家进入故宫的外来品牌,因为原来故宫的开发都是内部在做的。为什么获得大家的认可?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方面大家在这个时间点上,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热情非常高涨,同时相应的能够匹配这种传统文化高度的这些文创产品市场空缺。大家一股脑儿地去做那些小文具,旅游纪念品,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的艺术品的传承,甚至是收藏品的传家、传世的概念来打造。当然我们也有很好的价格体系来维护,来让大家觉得真的是物有所值,所以我们做了相当多的文创产品,我们就进入了故宫。

现在大家看到的叫做“乾隆花园”,我建议大家,如果去故宫一定不要错过乾隆花园。去乾隆花园还要再花10块钱,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去一看。因为它是位于故宫珍宝馆里面的一个很大的园林。故宫的好东西其实都在故宫珍宝馆里面。在故宫的中轴线上,你看到的是大的建筑,其实真正的好的文物在珍宝馆里面。那么我们的乾隆花园就位于故宫珍宝馆里面,这个四合院就是当时来做展览的四合院。目前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我们位于乾隆花园里面的,叫遂初堂。遂初堂是乾隆皇帝退休以后自己住的一个小院子,一个四合院,我们当时的作品就在四合院里做展览。这就是我们在遂初堂展览的现场,包括门口对狮子叫太和雄狮,也是我们做的。但是另外一张图片上那个缸不是我做的,缸确实是乾隆皇帝留下来的。关于缸的故事也是蛮有意思的,后来我们朱大师也给故宫复制了很多这样的缸,因为他们故宫的缸后来也丢失了很多。

所以这就是我们当时赶上了“潮”,我们能够进入故宫最核心的景区里面做展览。其实我们当时真的很弱小。你说品牌也好,你说企业也好,真的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家企业,一个根本没有把品牌做出来的企业,但是我们因为有这样的机缘巧合,我们进入了故宫,并且受到了消费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因为我们在产品开发上确实符合了当时的人,包括现在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顶级的需求,这个跟我2005年到2013年时候做的完全不一样了,它是回到了本身应有的高度。这就是当时,我刚才介绍的《五牛图》,我们做成了五头牛,(叫)五福临门。这个是国家的一些领导层,因为他们要选一些国礼的时候,就会到我这个店里来,可以到店里来选。后来,就是因为单院长大力开发文创的时候,全国老百姓都知道,故宫文创做得非常好。那么国家,包括各个部门,他有出访的时候,他很自然的就想到在故宫来选件礼物。在故宫的时候,他们也经常会推荐到我们的铜器馆,因为铜器代表着重器,非常有幸这套五牛也随着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出访了美国,送给了美国的领导人。

那么当然后来,我们有很多的包括我们的鹿,包括我们的马,包括在各种的外交场合都出现了我们的这些故宫元素的文创产品。所以我也是觉得很有幸,整个关于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上面,我们获得了大的回报。包括刚才说的我们在故宫其实能够看到这五头大的牛,这也是非常奇特的。因为在故宫是没有当代的艺术家的作品的,那么唯一有的就是朱炳仁大师的这五头大的牛,这也是当时单院长提出的。故宫所有的文物都是不能碰、不能摸,他说你做五头牛放在广场上,让大家可以拍照留念,甚至还可以触摸,直接地来感受。所以这次,因为我们在故宫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受到了大家的非常多的认可,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所谓的连锁品牌的运营。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在全国也有将近100家的门店。我们也是通过了,比如说像步行街、像机场、像一些高端的商场,这样的布局,让传统的非遗能够活化,能够让大家喜爱。首先你是能够触摸,你能够感受,然后你可能会喜爱,你可能会拿回家,这是我们整个品牌(的)一个逻辑。

那么我刚才说到了“潮”,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来了。但是很明显,如果我们去看钱塘江潮的话,叫勇立潮头。还有一个,潮其实也是很危险的,你要勇立潮头,你一定是要无所畏惧,并且自身要有很强大的能力,你才能驾驭潮水。就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中间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过去的话,可能就赶不上这一波浪潮。那么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把它转化到文创的过程,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要体现我们的手工,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对吧?就是你所有的产品,你不是机械化的产品,因为你是用铜做的,你不是卖五金件,你不是卖自来水龙头,你不是卖门把手。我们是用铜铸做,但是我们不是五金件,我们不是工业化产品,我们是传统非遗,我们是要手作。那么手作又和批量,和品牌的运营,包括成本的控制、质量的控制,它其实是有一点矛盾的。如何保证整个批次的质量的统一性,并且能够让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价格来购买,所以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这种研究。如何通过一些流水线来降低成本,然后怎么通过在器物上的这种手工的痕迹来表现匠人对于这种器物的理解。在这个方面的这种结合,我认为还是取得了成功的。

铜这个东西我一直在说,如果它离开了文化,它是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如果它离开了工艺,如果它离开了历史,它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我说的竞争力是和它(与)其他材料相比。比如说你说一块铜,你不赋予它文化内涵,不赋予它手艺,不赋予它历史,它竞争不过不锈钢,竞争不过铝合金、玻璃、塑料,它没法竞争,对吧?它从价位上说。当时在2005年到2013年,我们就是简单地认为铜是个材料,我们把铜材料(的作品)做出来了,我们没有赋予它很好的文化和工艺价值。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铜的结合,也是归功于,要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潮”刚刚好到来。并且我觉得它也是越来越盛,万马奔腾。在可见的未来,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喜爱,这种程度一定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强。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进入“国潮”一定没有晚,就像我们可能去得比较早,但是现在去,现在加入也永远不会晚。所以我也在思考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国潮产品,如何能够快速的让大家能够接受,并且它有一些工艺能够体现出来。

比如说我们这个IP也是比较厉害,这是一个宋徽宗的“瑞鹤”,我们做了整套茶壶,包括我台上的茶壶。这也是我们的网红产品,一直一直在获奖,获了好多的大奖的一个单品。这也是托了我们宋徽宗的福,托了这么顶级的,顶流的这幅名画《瑞鹤图》的福气,带动了我们整个消费。包括现在这里看到的是我们和《国家宝藏》来合作的,就是我这里的这头神鹿“九色鹿”。跟《国家宝藏》敦煌IP的结合,我们做了大量的鹿的题材,也是受到了很好的欢迎。因为我本人刚才介绍了,我同时也是浙江省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非遗传承人,那么本身在技艺上是要有一定的追求,要有一定的创造。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传统技艺如何活化、如何衔接、如何跟进?我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国潮也好,传统文化也好,越来越往高级,往深度(的)方向发展,这个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刚开始大家可能还是认识不深,产品可能比较幼稚,层次可能还没有慢慢提升。

但是这个“潮”刮了快10年了,那么消费者对于同样是“国潮”,他对于这种技艺的要求,对于表现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他的眼界也是越来越宽广。这个时候你传统的技艺如果墨守成规,虽然你是老技艺,可能变得最后要来保护你。因为你跟不上现代人的需求,尤其是跟不上现代人审美。老的技艺如何和现代的艺术,怎么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这里做了一点思考跟大家分享。这是我最近做的一些作品。因为我在杭州,在宋韵的发源地,宋韵的弥漫地,我们杭州遍地都是宋文化。那么宋文化里面的这些山山水水,宋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巅峰。如何用铜,如何用传统的技艺来表现出宋画里面的中国山水的气韵。给大家再看一下,最近的我自己本人的一些创作的理念,这就是在传统的技法上的一些提升。传统的雕刻它是没有办法把这种气韵、把这种抽象、把生动感能够做出来。所以刚才说到了,虽然是传统技艺,但还是要与时俱进,还是要和当下的需求,当下的文化创造把它(们)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好的,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本次论坛机构支持奥纬咨询、官方贵宾伴手礼朱炳仁·铜。

更多新知新动态,尽在2022【新国潮大会】

2022新国潮大会专题

参与垂询,欢迎联系论坛组委会: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刘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新国潮大会丨『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

7月29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新国潮大会】圆满落幕。『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发表主旨演讲《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

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新国潮大会】于7月29日圆满落幕。界面新闻力邀来自北京服装学院、奥纬咨询等多家知名学院、机构,红豆、欢瑞世纪、朱炳仁·铜、Dr.Alva瑷尔博士、Seesaw、巴拉巴拉、北京精彩、波司登、大白兔、大疆创新、富光、格力、好利来、极米投影、九阳、老干妈、正山猴牌、老金磨方、老盛昌、李宁、六神、柠萌影业、农夫山泉、上海表、桃李面包、完美日记、椰树、一现、颐莲、元气森林等百余家国潮领域知名品牌云端共襄盛会。数据统计,云峰会当天共有20余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线人数超300万。

『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

首届【新国潮大会】云峰会现场,多位嘉宾以“新品牌 · 老字号”为核心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以下是『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主旨演讲《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文字实录——

大家好,各位界面新闻的观众,我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朱炳仁·铜』品牌创始人朱军岷。最近有一个词比较火热,就是“新国潮”,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来聊一下新国潮下的匠人品牌。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叫杭州,大家都知道杭州有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去看钱江潮的人,一定会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去早了要等,去晚了赶不上。所以我认为,但凡是(与)潮有关的,一定是有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一个时间点。那么『朱炳仁·铜』在做文创开发的时候,确确实实在这个“时间点”上有了一些偏差。在2005年我就提出一个想法——让铜回家。因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铜器一直都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的器物,铜匠一直是大家常见的职业。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各个城市做一个很有趣的调查,就是这个城市有没有一条街叫“打铜巷”或者叫“打铜街”,结果发现有非常多的城市,包括我所在的杭州,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河坊街边上不到100米,就有一条街叫“打铜巷”。

所以,打铜本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职业,铜器是日常老百姓一直在用的一种器物,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断层了。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不消费铜器了,当然原因有很多,我这里就不说了。所以在2005年的时候,我提出一个想法是“让铜回家”。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个概念?因为(这)也是我们家族的传承。我们是铜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同时我们也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传人,到我这里(是)第五代。我们家族一直是做铜匠,一直是做铜器。当时铜匠做的铜器就是日常老百姓所使用的器物,那么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重新来开发一些这样的器物,给到老百姓来使用。在当时的认知里面,如果是日常的器物,通常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些盆子、锅子,包括一些暖手炉,包括农村里用的一些锅碗瓢盆。我肯定不能做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了,这是一些传统的器物。那么我们做什么?

在2005年我们组织了很多的开发团队,开始在中国,甚至在国外开始考察。我们考察了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包括日本、韩国、欧洲、美国。我们涉及到的各种各样的设计潮流,比如说工业风、极简风、北欧风、日韩风。我们综合了所有的流行元素,开始开发产品。这是2005年的时候我们做的产品,现在你去看,一点问题也没有,比如说我们做猫,猫咪萌宠,这些现在非常治愈系,对吧?我们做的洗手盆,是取代于卫生间的一些瓷盆,对吧?这个叫“消费升级”。我们边上做了烛台,对吧?这个叫“美好生活”,可以去享受烛光晚餐。产品没有问题,但是根本卖不动。从2005年开始,我们生产大量的这些作品,但是没有任何的市场反馈和销售。我本人也是(在)坚持,坚持到了2014年,或者说在2013年左右。为什么在2005年我们开始开发产品,直到2013年漫长的这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是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处于一个赔钱的状态,处于“叫好不叫座”的一个状态。因为当时我也是创业者,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比如说,我们去做我们的客群的画像,去做我们的产品的分析。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整个消费的人群,消费的理念还没有到达关于文化消费,关于传统文化消费的这样一个点上。你看我们的设计对吧?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购买人群和我们不匹配,和这些产品不匹配。当时2005年直到2013年左右,所有对铜有认知、能够有购买力、愿意来买铜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50岁以上,甚至是60岁以上。那么他们对我们提出来所谓的这种精致的时尚的生活其实是没有感觉的,他们喜欢的还是传统文化,喜欢的是手作。这在漫长的时间内,我没有总结出来,(这些)总结是我后面总结的。所以我说“潮”有没有?“潮”是有的,但是我们赶得太早了。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赶文创的“潮”,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生活的“潮”,感觉稍微早了一点。尤其是我们开发的整个产品,跟我们的购买人群期许不匹配。这些产品如果放到现在,我认为是有市场的,事实上我们现在回过来又在做这些东西。但在2013年以前,整个消费的形势并不是我们期望的整个逻辑,整个生态。

那么到2013年,碰到一件什么事情?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间前后,党中央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又讲到了文化自信。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大家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非常的博大精深,并且非常喜爱,来认识、来创造、来消费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在那个时间点慢慢地建立起来的。我在前不久参加一个建筑论坛的时候,我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信,我们现在生活在充满罗马柱的建筑里。大家可以想象在10年前,15年前,甚至20年前,我们所有的豪宅一定是欧式的罗马柱。所以现在有文化自信,我们讲做中式,甚至新中式。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我认为这就是“潮”,一个大潮开始汹涌地扑向我们而来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企业本身,也刚好恰恰赶上了这个潮头。2013年的时候,我们发生了一件事件,就是单霁翔院长,现在叫前院长,出任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他提出一个理念——“把故宫文物带回家”,因为他也是一个比较注重文创开发的人,大家都知道。那么他和我的“把铜带回家”,其实理念上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要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只能做文创?显而易见,因为故宫的文物你是带不回家的,你只能通过文创开发,把富含故宫元素的文创产品带回家。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想法?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我认为2013年是中国文创的元年。因为在这个时间往前,我们不知道文创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文创该做什么。所有的博物馆文创,所有的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家说的是那种低档的、低质的、劣质的,包括当时的故宫也是这样的情况。冰箱贴、钥匙扣、名片夹、书签、太阳帽就是这些东西,这东西是不是(文创)?这些东西肯定是不符合故宫对于文创的需求。而且当时我们宝岛,正处于文创开发的一个高峰,他们报道上面有很多的文创品牌。像国立故宫博物馆、法兰瓷、琉璃工房等推出了大量的,可以说当时我们闻所未闻的文创产品,也冲击了整个中国大陆的文创行业。那么2013年时候,单院长上台以后,提出“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就找到了我父亲朱炳仁先生。他提出我们故宫要做文创,希望朱炳仁大师来参与文创的开发。

爸爸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我的时候,现在看起来,我突然好像开窍一样。原来我们还可以去做故宫,原来我们还有故宫这个巨大的宝藏。当然,我原来肯定也是去过故宫,但是没感觉,没往这方面去想。所以我就赶快去了故宫,把整个文物都看完,回来以后再思索。如果我们要做故宫的文创,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当时面临的所有的文创产品,是刚才我说的那些“小东西”。我觉得故宫代表的是“国家队”,故宫的文物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是所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我要做的应该是重器,我要做的应该是让大家能够流传下去的、传承下去的文创产品。当时这个理念确定好以后,我就开始开发。这个时候,我们整个中国的文创,其实迎来了一个“IP时代”,那么后来大家都会非常多地去谈论IP的力量。确实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我“抓住”了整个故宫的大IP。我们开始去找故宫的名画、故宫最顶级的文物、故宫的建筑、故宫的历史,但是,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绝不做文物的复制、复刻。

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做的文创产品,但凡是大一点的体量,一定是复刻、复制。比如说我们有青铜器,我们复制个青铜器,我们不去做这个东西。我们做的是文创,一定是在原有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做创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这是我漫长的文创产品开发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你做的东西不是你自己喜欢,而是要让消费者有使用场景,让你的精准客户有一个使用场景。我们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去做的是文创的开发,所以我觉得我“抓”住了大的“国潮”。这个“国潮”是指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复苏、振兴,文化的自信,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并且我抓住了故宫这个大开发、大文创时代。所以虽然赶得是早了,但是好在我坚持,所以进入了所谓的“ IP时代”。那么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了大量的刚才说的,跟故宫有关的文创产品,而且做的是重器。比如说我们的最当家的(产品是)我们的五牛,大家都知道故宫有一幅图非常有名的,叫《五牛图》,唐代的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

我们看到这幅画以后非常的惊艳,非常的惊讶,原来我们在唐(朝),1000多年前能够画出这么栩栩如生的五头牛,并且确确实实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精神。你看它不是像西方的华尔街牛这么张扬、这么蛮牛,它是非常儒雅的、负重的老黄牛,是孺子牛。那么我们把它复制成了五头栩栩如生的五头牛,放在一个案几上,并且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五福临门”,对吧?五头牛代表了五个福气,五个寓意,它寓意非常好。我们(除了)做了五头牛,也做了“乾隆八骏”。我们当时去看所有的关于文物方面的(IP),我们就锁定了乾隆。为什么锁定乾隆?这个很简单,我刚才说的“IP时代”,乾隆是大IP,人人知道。好,那么他喜欢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乾隆,发现他非常喜欢马,他也非常喜欢鹿。那么马,他请郎世宁画过他的《八骏图》,那么我们把八匹马做成八匹栩栩如生的铜马,体量也很大,非常大的铜马。同时我们也去看他的鹿园,他在香山的鹿园。他在故宫长画里的,像《采芝图》,他跟鹿在一起的那些图。我觉得鹿也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个动物,吉祥的瑞兽,我们就开发了很多的关于鹿的题材。

我们这些重器拿出来以后,单院长看到后非常的惊奇,他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故宫的产品,因为他不知道其实我是“凭空”做出来的。那么当然,我是有一定风险的,现在看起来这应该是我文创生涯的最后一搏,因为我们又一次投了1600多万的启动资金来开发故宫的文创产品。刚才我讲了前面八年我一直每年都(以)1000万的速度在赔钱,已经赔不起了,这把如果输的话可能我就不玩了。但是运气还好,这次的开发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然这个里面也很曲折,我们这些产品拿到故宫的时候,没有人看好,所有的人不看好,就说你疯了,你在故宫超过100块东西不要卖。当时是2014年,因为我2013年开始开发,开发了整整一年。然后2014年单院长把故宫最好的一块地方,叫做“乾隆花园”,让我去做文创产品的展览。当然展览实际上是销售,单院长在这个上面非常的开放,他认为你就是东西确实好,但是你一定要卖得动。你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掏钱买回去,只有买回去才是叫做“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我觉得我心里没底,大家不看好,因为超过100块不要卖,故宫没有可能卖。

因为我是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东西,对不对?怎么可能在旅游景点卖上万块钱的东西,这种模式没有建立起来,这种使用场景大家根本不能想象。因为原来卖的是书签,10块钱一张的书签,铅笔盒、橡皮、铅笔,卖的是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作品确实受到了很好的认可,我也没想到,可以说是一炮打响。我们也是首家进入故宫的外来品牌,因为原来故宫的开发都是内部在做的。为什么获得大家的认可?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方面大家在这个时间点上,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热情非常高涨,同时相应的能够匹配这种传统文化高度的这些文创产品市场空缺。大家一股脑儿地去做那些小文具,旅游纪念品,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的艺术品的传承,甚至是收藏品的传家、传世的概念来打造。当然我们也有很好的价格体系来维护,来让大家觉得真的是物有所值,所以我们做了相当多的文创产品,我们就进入了故宫。

现在大家看到的叫做“乾隆花园”,我建议大家,如果去故宫一定不要错过乾隆花园。去乾隆花园还要再花10块钱,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去一看。因为它是位于故宫珍宝馆里面的一个很大的园林。故宫的好东西其实都在故宫珍宝馆里面。在故宫的中轴线上,你看到的是大的建筑,其实真正的好的文物在珍宝馆里面。那么我们的乾隆花园就位于故宫珍宝馆里面,这个四合院就是当时来做展览的四合院。目前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我们位于乾隆花园里面的,叫遂初堂。遂初堂是乾隆皇帝退休以后自己住的一个小院子,一个四合院,我们当时的作品就在四合院里做展览。这就是我们在遂初堂展览的现场,包括门口对狮子叫太和雄狮,也是我们做的。但是另外一张图片上那个缸不是我做的,缸确实是乾隆皇帝留下来的。关于缸的故事也是蛮有意思的,后来我们朱大师也给故宫复制了很多这样的缸,因为他们故宫的缸后来也丢失了很多。

所以这就是我们当时赶上了“潮”,我们能够进入故宫最核心的景区里面做展览。其实我们当时真的很弱小。你说品牌也好,你说企业也好,真的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家企业,一个根本没有把品牌做出来的企业,但是我们因为有这样的机缘巧合,我们进入了故宫,并且受到了消费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因为我们在产品开发上确实符合了当时的人,包括现在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顶级的需求,这个跟我2005年到2013年时候做的完全不一样了,它是回到了本身应有的高度。这就是当时,我刚才介绍的《五牛图》,我们做成了五头牛,(叫)五福临门。这个是国家的一些领导层,因为他们要选一些国礼的时候,就会到我这个店里来,可以到店里来选。后来,就是因为单院长大力开发文创的时候,全国老百姓都知道,故宫文创做得非常好。那么国家,包括各个部门,他有出访的时候,他很自然的就想到在故宫来选件礼物。在故宫的时候,他们也经常会推荐到我们的铜器馆,因为铜器代表着重器,非常有幸这套五牛也随着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出访了美国,送给了美国的领导人。

那么当然后来,我们有很多的包括我们的鹿,包括我们的马,包括在各种的外交场合都出现了我们的这些故宫元素的文创产品。所以我也是觉得很有幸,整个关于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上面,我们获得了大的回报。包括刚才说的我们在故宫其实能够看到这五头大的牛,这也是非常奇特的。因为在故宫是没有当代的艺术家的作品的,那么唯一有的就是朱炳仁大师的这五头大的牛,这也是当时单院长提出的。故宫所有的文物都是不能碰、不能摸,他说你做五头牛放在广场上,让大家可以拍照留念,甚至还可以触摸,直接地来感受。所以这次,因为我们在故宫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受到了大家的非常多的认可,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所谓的连锁品牌的运营。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在全国也有将近100家的门店。我们也是通过了,比如说像步行街、像机场、像一些高端的商场,这样的布局,让传统的非遗能够活化,能够让大家喜爱。首先你是能够触摸,你能够感受,然后你可能会喜爱,你可能会拿回家,这是我们整个品牌(的)一个逻辑。

那么我刚才说到了“潮”,这个时候是真正的来了。但是很明显,如果我们去看钱塘江潮的话,叫勇立潮头。还有一个,潮其实也是很危险的,你要勇立潮头,你一定是要无所畏惧,并且自身要有很强大的能力,你才能驾驭潮水。就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中间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过去的话,可能就赶不上这一波浪潮。那么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把它转化到文创的过程,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要体现我们的手工,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对吧?就是你所有的产品,你不是机械化的产品,因为你是用铜做的,你不是卖五金件,你不是卖自来水龙头,你不是卖门把手。我们是用铜铸做,但是我们不是五金件,我们不是工业化产品,我们是传统非遗,我们是要手作。那么手作又和批量,和品牌的运营,包括成本的控制、质量的控制,它其实是有一点矛盾的。如何保证整个批次的质量的统一性,并且能够让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价格来购买,所以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这种研究。如何通过一些流水线来降低成本,然后怎么通过在器物上的这种手工的痕迹来表现匠人对于这种器物的理解。在这个方面的这种结合,我认为还是取得了成功的。

铜这个东西我一直在说,如果它离开了文化,它是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如果它离开了工艺,如果它离开了历史,它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我说的竞争力是和它(与)其他材料相比。比如说你说一块铜,你不赋予它文化内涵,不赋予它手艺,不赋予它历史,它竞争不过不锈钢,竞争不过铝合金、玻璃、塑料,它没法竞争,对吧?它从价位上说。当时在2005年到2013年,我们就是简单地认为铜是个材料,我们把铜材料(的作品)做出来了,我们没有赋予它很好的文化和工艺价值。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铜的结合,也是归功于,要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潮”刚刚好到来。并且我觉得它也是越来越盛,万马奔腾。在可见的未来,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喜爱,这种程度一定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强。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进入“国潮”一定没有晚,就像我们可能去得比较早,但是现在去,现在加入也永远不会晚。所以我也在思考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国潮产品,如何能够快速的让大家能够接受,并且它有一些工艺能够体现出来。

比如说我们这个IP也是比较厉害,这是一个宋徽宗的“瑞鹤”,我们做了整套茶壶,包括我台上的茶壶。这也是我们的网红产品,一直一直在获奖,获了好多的大奖的一个单品。这也是托了我们宋徽宗的福,托了这么顶级的,顶流的这幅名画《瑞鹤图》的福气,带动了我们整个消费。包括现在这里看到的是我们和《国家宝藏》来合作的,就是我这里的这头神鹿“九色鹿”。跟《国家宝藏》敦煌IP的结合,我们做了大量的鹿的题材,也是受到了很好的欢迎。因为我本人刚才介绍了,我同时也是浙江省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非遗传承人,那么本身在技艺上是要有一定的追求,要有一定的创造。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传统技艺如何活化、如何衔接、如何跟进?我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国潮也好,传统文化也好,越来越往高级,往深度(的)方向发展,这个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刚开始大家可能还是认识不深,产品可能比较幼稚,层次可能还没有慢慢提升。

但是这个“潮”刮了快10年了,那么消费者对于同样是“国潮”,他对于这种技艺的要求,对于表现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他的眼界也是越来越宽广。这个时候你传统的技艺如果墨守成规,虽然你是老技艺,可能变得最后要来保护你。因为你跟不上现代人的需求,尤其是跟不上现代人审美。老的技艺如何和现代的艺术,怎么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这里做了一点思考跟大家分享。这是我最近做的一些作品。因为我在杭州,在宋韵的发源地,宋韵的弥漫地,我们杭州遍地都是宋文化。那么宋文化里面的这些山山水水,宋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巅峰。如何用铜,如何用传统的技艺来表现出宋画里面的中国山水的气韵。给大家再看一下,最近的我自己本人的一些创作的理念,这就是在传统的技法上的一些提升。传统的雕刻它是没有办法把这种气韵、把这种抽象、把生动感能够做出来。所以刚才说到了,虽然是传统技艺,但还是要与时俱进,还是要和当下的需求,当下的文化创造把它(们)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好的,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本次论坛机构支持奥纬咨询、官方贵宾伴手礼朱炳仁·铜。

更多新知新动态,尽在2022【新国潮大会】

2022新国潮大会专题

参与垂询,欢迎联系论坛组委会: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刘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