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饶文渊
这是淘票票与FIRST青年电影展的第一次合作。
7月30日,随着获奖影片《喜丧》的展映结束,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展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作为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全年官方售票平台,淘票票为FIRST青年影展提供线上售票的渠道和平台的同时,也借住了自身平台的影响,在影展的前中后期为影展提供各种宣传帮助。
一年一度的FIRST青年电影展,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在看过无数部商业片后的“美好的意外收获”。7月21日至30日,在这十天的时间里,共有100部展影片走上电影院大银幕,影片放映场次106场,不少西宁地区和千里迢迢赶来西宁的观众直呼“好看的看多了,有些应接不暇”。
作为今年FIRST青年影展官方售票平台,在结束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的相关工作后,淘票票运营总监潘丹丹与淘票票团队成员便投入到7月份的FIRST青年影展中。“FIRST青年影展组委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上海电影节是6月份,青年影展又是在7月份,前后时间非常的紧密。”
国内体量较大的电影节无外乎北京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虽然FIRST有十年了,相对而言first是个独立电影节,它的规模与上影节和北影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受众不太一样,但是潘丹丹自信的表示“做完两届上影节之后,团队对做电影的经验有充分的把握。”
今年影展的票房成绩目前尚未知晓,但从这次FIRST青年影展淘票票负责人潘丹丹告诉三声,这次组委会对淘票票的表现是很认可的。结束今年的FIRS青年点影展,我们联系了潘丹丹,与她聊了聊淘票票第一次与FIRST青年影展合作的经历与收获。
从美团,百度糯米到猫眼,淘票票,微票儿,格瓦拉,时光网等,电影线上售票平台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而之所以在众多售票平台中FIRST组委最终选定淘票票作为官方售票平台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点,首先淘票票的团队有过两届的上海电影节展映影片票务线上营销的经验,在FIRST影展组委看来淘票票在电影节上的用户体验不错;其次阿里影业的‘A计划’也是扶持青年导演展示的平台,FIRST青年影展本身是青年导演的首秀场,双方公司的气场,意向和对青年导演的情怀较为一致,因此在众多现实票务平台中,FIRST组委最终选定了淘票票。
其实,今年淘票票与FIRST青年电影展在合作中的具体执行层面主要由潘丹丹与FIRST青年影展组委中高一天、王一舒和段炼对接,这三者均为这次影展的策展人,而创始人李子为、宋文、杨巍则是负责官方层面的活动事宜对接。
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最终以2000万票房收官,同时淘票票线上购票的比例是65%以上,不过面对第一次合作的FIRST青年影展,淘票票与组委会并未将盈利作为结果考虑其中,“这个活动还真是没有任何盈利的考虑,因为就影展本身而言,它其实是青年导演的一个平台,本身就不盈利,双方还是基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通过影展多多扶持青年导演,双方合作也是情怀使然。”
细节决定成败
虽然到今年FIRST青年影展已经做到了十届,但是除了电影圈之外的人群,普通观众可能对FIRST青年影展还不太熟悉,“因此对于FIRST青年电影展,在开始就要在淘票票的平台上给用户去输出影展先关的信息,先培养起受众群体。”
FIRST青年影展开幕时,淘票票也会针对影片做内容的推荐,在做整体推荐的同时也做了市场的整体教育。“今年FIRST青年影展的评委会主席是王家卫,今年影展的形象大使是陈坤,所以淘票票也采访了王家卫,陈坤,李樯和志愿者们,然后形成文字或视频发布在淘票票平台上的发现频道中,让观众了解FIRST青年影展是电影圈比较推崇活动,毕竟明星推荐要好过很多普通人去安利。”
对于FIRST青年电影展,淘票票会在移动端和网页端的固定位置设定发现频道的专题共享,“发现频道主要是内容的板块,影展期间,发现频道的首标入口是FIRST青年影展的,包括开票,正式展映的时间都在我们的开机屏。”待用户的培养到位后,淘票票会将用户忽略了或者用户一直没有关注的小众影片给推荐出来,去刺激用户去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FIRST青年影展有近百部影片展映,从影片到导演,整体知名度略小众,但却有一些票房情况不错的影片,“我们也会把这些好的片子抽出来,请一些推荐人,写一些推荐的文章,告诉用户这部影片是关于什么的,通过这种措施是看到推进了之后,售卖情况有个很大的提升。”
作为国内第二大在线票务平台,淘票票还借助自身广泛影响力为FIRST青年电影展造势蓄力。除借助客户端推送影展信息外,淘票票也在发现频道对电影节进行了全面的推广,比如由淘票票编辑部推出的《七月独立电影去哪看?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撒野青春终极攻略》《七月西宁,必看的处女作影片》《这里有很多你平时根本开不到的好电影》《要看这些影片,只能在这里》等观影攻略,《王家卫“湿身”记:秘密偷情16年》《FIRST影展今日15:00开票,大使陈坤发声》明星“背书”等,同时,淘票票还机智的请来受众群较多,口碑不错的第三方自媒体平台,如桃桃淘电影、独立鱼电影等,利用自媒体的力量为影展扩大影响力。
由于第一次合作,在影展之前,淘票票便上线了影展的专题页面,观众可以根据片名、上映日期、上映院线影院等信息,通过淘票票首先选择有意向的影片场次进行购票或者加入“观影日程”。这个功能不仅可以根据电影上映时间、电影院所在位置以及当地交通情况来帮助观众提前做好观影攻略,同时如果场次等信息有所变更,观众也会第一时间收到后台发送的提示短信。
而如何在西宁这个文化娱乐项目还不算发达的城市做影展的刺激营销,淘票票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西宁当地人到晚上9点都还会到影院看电影,所以这样来看,去影院看电影在西宁当地还是人们的习惯,因此在培养整体忠实观众的同时,淘票票借住APP移动端可以分城市定位的功能,让所处西宁地区的用户在打开APP时,APP进入首页便呈现影展推荐,“从我们开票开始到我们三十号放映结束,首页推荐放了两周,让用户能慢慢的认知出来。”
“其实票价都是FIRST青年电影展组委会确定的,淘票票则按照组委规定的票价去网上售卖影票。”尽管今年的FIRST青年影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票房目前西宁地区的票房成绩仍未知晓,不过潘丹丹表示,这个合作绝对不是为了盈利。
作为淘票票的母公司阿里影业,在这次FIRST青年电影展中也不遗余力的寄予了支持,除了帮助平台申请流量资源,助推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营销活动,同时影业也参与到了创投会中,设立了1万美金的奖金,奖励给青年导演。
电影活动与线上票务平台合作是未来趋势
据了解,这次只有特展影片《春光乍泄》的票没有从淘票票处“走向”每位观众。目前,此次影展的票房情况还尚未公布,不过潘丹丹表示,今年影展的上座率比去年在这种院线影院的上座率要高,“这种有情怀的有独立视角的影片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尽管从上座率来看,在此次FIRST青年影展中淘票票打了漂亮的一仗,不过潘丹丹却说其实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今年因为在上影节期间才接到的FIRST的合作,所以结束上海电影节就马不停蹄接着进行FIRST的合作。我到了青年电影节现场才发现,组委会原来还有自己的衍生品,扇子,T恤衫,本子,包包等等,如果明年合作的话,就会建议他们说把这些衍生品和票务合在一起在线上售卖,这样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推广。”
虽然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西宁地区的展映已经结束了,但是全国巡展却刚刚开始,接下来全国巡展淘票票将继续与组委会进行合作,“FIRST西宁青年电影展结束后,接下几百场在校园和社区城市里的影展活动,我们也参与其中。”
在全国巡展中,针对不同城市,淘票票会有不同的营销计划去对待不同城市的观影人群,比如,一线城市的观影人群年龄段覆盖的更广,因此影片类型更丰富。
潘丹丹给我们告诉我们,上海或北京在电影节期间,观影的人群年龄分布其实很广,有年轻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我们在上影节期间还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去看电影,还是我们志愿者把他扶进影厅,帮老人买票,方便他去看电影,如果没有亲眼看到都不会相信,那位老人走路都颤巍巍的。”而在三四线城市,观影人群依旧年轻人居多,因此三四线城市会选择一些有观影习惯的年轻人群去做专注推广,方式与一二线城市的“广撒网”有所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起,线上电影票务平台与各大电影活动越来越紧密的绑定子在一起,借住双方的优势将活动效果最优化和最大化。在潘丹丹看来,她很看好未来“电影活动+票务平台”的趋势,“这个趋势的发展和中国现在在线购票的情况上升是一致的,两年前中国的在线购票选择比例没有那么高,但在今年和去年年底就逐渐走高了,做影展还是不能违背用户的消费习惯,线下购票的方式毕竟没有线上购片便捷快速和划算。”
对于淘票票而言此次影展也不会涉及的到票补,无论是电影节还是FIRST青年
影展都没有金钱层面的票补存在,“其实电影节的影片无论怎样都是稀缺资源,把影片推荐给更合适的用户,而不是通过低价的方式让并没有兴趣的用户来看这部电影,这样没有意义。”
我们很好奇淘票票是否会与FIRST青年电影展有第二次合作,潘丹丹说:“8月份开总结会,到时候再谈明年的事情,毕竟刚刚结束,所有人需要休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