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屹立湾区的新旗帜,广州期货交易所亮相珠江湾畔
7月3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楼宇logo亮灯,为珠江新城添光溢彩,也标志着备受关注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在寺右万科中心亮相。
从今天起,在寺右万科中心现代简洁的建筑南外观立面上,多了一枚广期所闪闪发亮的蓝绿色旗帜,与广州地标小蛮腰隔江相望,成为了珠江湾畔的新一道风景。

- 临江一号区位:为湾区创新金融总部高地聚势
上世纪末,在建设城市CBD的浪潮中,北京建国门、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广州珠江新城带头领跑,尤其作为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的珠江新城,随着1992年《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规划》出台闪亮登场,一座座城市地标拔地而起,占地640万㎡,是华南地区最大CBD,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寺右万科中心作为珠江新城临江一号商务版图的后起新秀,从诞生之初,就肩负起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彰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使命。随着国家管网集团华南总部、华泰期货总部、仕邦集团总部、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广东分公司、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陆续加入,在寺右万科中心已形成期货、证券、银行、金融科技等多种金融业态汇聚之势。
“在天河区建设期货特色楼宇(片区),以广州期货交易所为核心,引导产业聚焦,推动各类期货、基金公司和中介等机构,以及与期货交易及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建设风险管理中心的优质载体。” 2021年11月2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发布的《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打造风险管理中心工作方案》,该方案中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让寺右万科中心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凭着与生俱来对金融要素和创新力量包容与开放的基因,寺右万科中心迎来了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入驻。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天河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89.79亿元、占全市48.2%,拥有持牌金融机构243家、占全市74%,外资银行39家、占全市88%,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94家、占全市33%,集聚了广州期货交易所、上交所南方中心等金融交易平台。
天时、地利、人和,在已具备高端要素集聚,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之下,寺右万科中心必能将产业优势、平台优势转化为天河源源不断的发展优势,擎领湾区创新金融之势,代表广州未来参与全球金融竞争。
- 广州期货交易所:践行绿色发展全国首推碳期货
相生相融,共进共荣。2022年7月,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亮相广州寺右万科中心,也为寺右万科中心写下未来可期的注脚。
广州期货交易所2021年4月19日在广州揭牌成立,是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华南首家期货交易所,也是目前我国第5家期货交易所。根据证监会批复的广州期货交易所两年品种上市计划,未来两年,广州期货交易所计划研发16个品种,涉及4大板块:第一类是服务绿色发展相关品种,如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工业硅等;第二类是大宗商品指数类,如商品综合指数期货;第三类是国际市场互挂类,通过实现与境外交易所的产品互挂,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第四类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块。
服务绿色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毫无疑问,作为广期所发展定位的“三个服务”,注定了碳排放权期货等绿色发展类产品在广期所核心战略板块的地位。尤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期货及衍生品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也成为期货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放的免费碳配额大约为43亿吨。碳期货上市后,我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衍生品市场。

- 寺右万科中心:营造有“心流”的办公情境
除了湾区创新金融总部集聚,寺右万科中心临江而立,依水而生,坐拥江水、海心沙、海心桥、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低密生态办公,融合珠江龙舟主题水系的设计理念,营造现代繁华与惬意生活互动自然共享空间,打造有心流的办公情境,契合现代总部企业对商务空间的自然需求,成为珠江新城CBD独树一帜的亮丽名片。
第一太平戴维斯在2022年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提到,今年第2季度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共有3个新项目入市,其中两个项目位于琶洲,另一个项目位于珠江新城。截至上半年末,广州甲级写字楼物业市场存量攀升至647.1万平方米。面对如此庞大的写字楼市场,企业最不缺的就是选择空间,从天河、越秀、海珠,到荔湾、白云、黄埔、南沙等,各种区位、各种类型的办公空间应有尽有。
在如此庞大的写字楼市场中,由广州万科产城运营的寺右万科中心,以舒适有氧、品质温度、创新金融生态为运营理念,打造湾区创新金融总部高地,深受龙头企业青睐,目前已入驻楼宇的金融类企业及超1000㎡的总部企业共占楼宇70%以上。
“泛舟于市的景观设计”、“约1470㎡天际宽阔退台”、“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这些标签都显示出寺右万科中心追求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特性,打造了CBD花园式新办公产品。
在绿色建筑层面,寺右万科中心已获中国建筑界最高级别认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大楼采用多项绿色技术,使得建筑总体节能显著,为区域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未来,寺右万科中心将充分调动万科全链条资源,为湾区创新金融总部赋能,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需求,打造广州标杆性期货产业大楼。

02.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运,横沥岛尖“木棉花”即将盛开
据广州南沙发布消息,近日,南沙港四期码头投入运行活动在南沙举行。
该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将为广州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引领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注入新动能。
此前,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国际会议中心也传来好消息——随着第一块构件式玻璃安装,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国际会议中心正式进入幕墙安装阶段。
项目位于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横沥岛尖东侧,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承建,以“木棉花开,鸿翔海丝”为设计理念,钢结构以桁架和网架为骨架,纯白的金属屋面和装饰铝板为花瓣,玻璃采光屋顶为花蕊,共同构成一朵盛开的“木棉花”。

按照计划,项目将于2023年竣工。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建成后,将主要承担IFF年度会议及丝路国家国际性会议和学术成果发布,着眼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打造成为世界新金融及丝路合作对话高地。
同时,依托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广州将进一步实现核心金融会展功能、金融创新功能、综合服务功能、生活服务功能四大功能,成为全球金融战略对话平台、全球金融高端合作平台、全球金融创新实践平台、全球金融智库决策平台、全球金融人才储备平台。
03.加快打造广州发展北增长极,“智汇花都十条”助力构筑人才枢纽
在7月28日举行的2022花都“空铁新机遇 北部增长极”招商大会上,花都区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空铁金廊·枢纽客厅》发展规划和“智汇花都十条”人才政策,同时以现场签约、视频连线等方式集中展示了74个项目签约、84个投资项目动竣工的实况,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据《空铁金廊·枢纽客厅》发展规划,花都将全力提升国际空铁枢纽能级,全面打造“双枢纽+空铁大道”产业金廊,强化与泛珠、西江经济带、东盟的联系,辐射带动临空经济区,奋力建设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航空都会区,加速成为广州发展北增长极。

“智汇花都十条”人才政策则助力花都更坚实地构筑人才枢纽,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花都杰出人才奖评选以及人才子女入学等十条利好措施。
政策明确,对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20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免租和赠予、最高五折优惠购买人才住房、最高300万元安家费等优惠措施;
对在本区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总额500万元资助,强化科研人才、青年人才、能工巧匠的培养,打造完备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
设置“人才贡献奖励”、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奖励等奖项,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的人才贡献奖励,经认定的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可申请50万元资助,建立健全人才奖励体系。

本次集中签约的74个重点项目以实体产业为主,涵盖先进智造、半导体、数字经济、新型显示、大健康及美妆、现代物流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大湾区数字化供应链产业园项目、美团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项目、中铁四局智慧创新总部等百亿级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463.5亿元,预计产值2351.6亿元。
而集中动竣工的项目共84个,预计总投资655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86.4亿元。其中,京东亚洲一号广州花都项目一期、广东粤电花都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2×400MW级燃气-蒸汽热电联产项目、南航综合培训中心、化妆品总部聚集区(花都湖片区)、广州中远海运空运白云机场仓储项目等32个项目宣布竣工;东风日产智能数字化工厂项目、九龙湖“湾区·中旅世界”、中国电建大湾区科创中心基地项目、花都区中央商务区组团综合开发地块等52个项目正式开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