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市公布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741.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0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35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616.07亿元,同比增长1.9%。
一、农林牧渔业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2%、8.7%、11%和7.4%。
二、工业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增速居全省第6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个、3.2个百分点。从门类看,反映油田生产的规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9%,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反映地方工业的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居全省第2位。从重点产业看,化工、生物医药、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8%、29.3%、21.3%,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炼化产业增加值下降2.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1个百分点;橡胶轮胎产业增加值下降0.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
其中,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占全市工业比重为27.0%,高于炼化产业0.9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继续发挥第一拉动力作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9%,占规上工业比重7%,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8%,占规上工业比重3.8%,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值分别增长11.1%和27.9%,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用愈发突显。
三、服务业
1-5月份,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3%,增速居全省第5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7个、5.1个百分点。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GDP增速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GDP增速4.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增速居全省第7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个、4.6个百分点。其中,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0.4%和6.9%。
制造业投资增长 24.1%,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50.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6%,增速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16.6个百分点。
五、国内市场、外经外贸和物价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活力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增速居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个、2.9个百分点。限上金银珠宝、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增长23.9%、34.4%、278.8%,拉动作用明显。
完成外贸进出口1258.9亿元,增长25%,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4位、第8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15.6个、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6.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7.5个百分点,化工产品、石油装备、橡胶轮胎出口额分别增长36.8%、25%、7.4%。先行指标预期向好,增值税日均开具发票户数增长1.4%,较1-5月份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开具金额环比增长28.7%。
六、财政、金融
上半年,东营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0.9万户,增长6.8%。其中企业数量10.1万户,增长12.9%。
财政税收运行良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7亿元,同口径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8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9个、2.9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88.1亿元,同口径增长9.7%,增速居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8个、8.2个百分点。税收占比67.8%,居全省第8位。
增值税日均开具发票户数增长1.4%,较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6月当月开具金额1464.65亿元,环比增长28.7%。406家规上工业企业贷款增长10.3%,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5.6%,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增长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8%,高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03.8亿元,同比多增139.6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93.3亿元,同比多增150.2亿元。
七、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
安全环保力度加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9.73%、29.17%。空气优良率居全省第6位,改善幅度居全省第7位。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39元,增长4.7%,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3位、第7位。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