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子公司资产被保全,寺库面临的麻烦或许还不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子公司资产被保全,寺库面临的麻烦或许还不少

寺库方面多年来似乎并未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

文|三易生活

日前,趣店因切入直播带货赛道、并启动预制菜业务备受外界关注,而其2020年投资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此前传出拖欠工资、拖欠贷款、破产重组等消息后,近日据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普拉达时装商业(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Prada”)于2022年6月,请求对被申请人上海寺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下价值1100万元人民币及相应价值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所谓“保全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对保全对象的财产进行监控,防止对其进行恶意转移或者隐匿。对于Prada而言,则无非是因为寺库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后者状况恶化能够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在寺库过往14年的经营历程中,并非一直与近年来这样深陷危机、负面缠身。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8年的寺库,最初定位为二手奢侈品电商交易平台,并在2017年上市前获得了5轮共计2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则包括IDG资本、Ventech China(银泰资本)、森合投资等知名机构。并且在2017年上市前后,寺库方面自2016年第三季度后,更是保持了连续十四个季度的盈利。

而在业务端,寺库也从此前的二手奢侈品交易,拓展到销售奢侈品、轻奢产品,品类也从箱包、手表拓展至珠宝、钻石,还开设了线下实体店,以及寺库金融、寺库智能、寺库社群等业务线。

然而从2020年开始,寺库的情况则可以说是每况愈下。自2020年至2021年,该公司“由盈转亏”,并且2021年的营收为31.32亿元、同比下滑47.98%,净亏损达5.66亿元、同比扩大547%。与此同时,截至美东时间8月1日收盘,其股价仅0.26美元/股,较去年同期下跌超过八成,已濒临退市。

尽管寺库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日学日前表示,“在充分考虑近期市场情况后,决定撤回此前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并且寺库方面已多次回应称“破产传闻不实”。但有诸多关于其经营状况的质疑声,以及例如“供应商被欠款拖款”、“在其平台开店的商家回款无门”、“消费者迟迟未收到货品”等事件被曝光。

而寺库的主要业务“奢侈品销售”,不仅受到了来自品牌方的压力,随着各奢侈品品牌推出自营电商、入驻微信小程序,没有巨大流量池、也不具备太多影响力的寺库,自然已不再是后者的首选。并且随着天猫、京东等综合类电商平台开始升级奢侈品频道,诸如 “天猫奢品(Luxury Pavilion)”、“京东奢品”,以及网易考拉、洋码头等全球购平台,也在逐步蚕食着寺库的市场份额。

更为重要的是,寺库方面多年来似乎并未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事实上在奢侈品的销售环节中,例如香奈儿、卡地亚等品牌往往会采取“全球统一”的定价策略,并且不会轻易选择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而其他具备批发商/买手店等分销渠道的品牌,同样也不会轻易向电商平台授权,因此这也使得寺库方面更多地是在与供应商、而非直接与品牌合作。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采购源头的模糊不清,就已经将对平台的信任度消耗了不少,而想要从采购资质等环节追溯到品牌方,则更是繁琐复杂。而诸如寺库这类赚取差价的中间商,本质上也还是下游分销渠道,在没有平台的信任背书、也不具备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和资质判定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很难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虽然寺库方面早在2018年便推出了业内首个奢侈品区块链应用溯源,并实现了每件上链商品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和鉴定信息,并在2019年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平台Ultrain达成合作。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技术端的投入,或许与奢侈品品牌及其主要渠道达成合作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性。而且在平台本身的信任度上,比起头部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或是直接与用户连接的微信小程序,寺库显然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更何况对于各奢侈品品牌而言,其商业模式也更愿意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而不愿因为与电商渠道的合作“自降身价”,更不希望电商平台的存在威胁到商品的价格体系。因此对于这些这些品牌而言,电商渠道的营销意义或远大于销量,而其线下实体门店才是更为主要的消费场景。

事实上,寺库方面或许早已意识到奢侈品售卖作为主要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因此早早便已开始寻求转型,但从其涉足的金融、社群等业务线来看,在2021年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仅只有4.6%,几乎不值一提。由此可见,寺库并没有从奢侈品销售成功转型,而作为奢侈品垂类电商平台的价值,也正在因为综合电商平台的加入,以及胖虎、妃鱼、红布林、只二等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的出现而被稀释。

早在几年前,调皮电商创始人冯华魁曾深入分析了寺库等奢侈品电商的模式。当时他认为,这类平台对很多商品并不能做到深度备货,常常会出现供应短缺、物流延迟等问题,同时在账期等方面又与大型电商平台拉不开差距。

而对于非标品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寺库、胖虎、只二等平台同样也会面临信任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费额已达到奢侈品消费的20%以上,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国内的二奢电商市场才刚刚进入增长阶段,远没有触及上限。

不过与许多朋友认为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才购买二手奢侈品不同,许多购买二手奢侈品的用户并非是冲着“低价”,而是看中中古款的唯一性和稀缺性。但这样的消费观念与二奢电商平台显然很难有更多的结合点,再加上二手非标品的鉴定对于平台而言显然也有着不小的难度。

同时与海外市场二奢平台Vestiaire、The RealReal高达25%的服务费相比,国内的同类平台大多要在获客方面付出较高的成本,但又无法收取高额服务费。并且新兴的二奢市场暂时还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买卖几乎全靠诚信和信任,这或许就正式此前寺库慢慢脱离最初定位的原因。

显然易见,目前国内的电商行业在还没有摆脱“实惠便利”这一印象的情况下,在相对较小规模的电商平台上售卖奢侈品,或许还难以“自洽”。而奢侈品电商身为垂类电商这一赛道的一种,更几乎是“小众中的小众”,所以寺库未来能否破局,或许将很难依靠这一业务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寺库

2k
  • 上海寺库公司再被申请破产审查
  • 寺库大涨逾11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子公司资产被保全,寺库面临的麻烦或许还不少

寺库方面多年来似乎并未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

文|三易生活

日前,趣店因切入直播带货赛道、并启动预制菜业务备受外界关注,而其2020年投资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此前传出拖欠工资、拖欠贷款、破产重组等消息后,近日据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普拉达时装商业(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Prada”)于2022年6月,请求对被申请人上海寺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下价值1100万元人民币及相应价值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所谓“保全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对保全对象的财产进行监控,防止对其进行恶意转移或者隐匿。对于Prada而言,则无非是因为寺库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后者状况恶化能够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在寺库过往14年的经营历程中,并非一直与近年来这样深陷危机、负面缠身。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8年的寺库,最初定位为二手奢侈品电商交易平台,并在2017年上市前获得了5轮共计2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则包括IDG资本、Ventech China(银泰资本)、森合投资等知名机构。并且在2017年上市前后,寺库方面自2016年第三季度后,更是保持了连续十四个季度的盈利。

而在业务端,寺库也从此前的二手奢侈品交易,拓展到销售奢侈品、轻奢产品,品类也从箱包、手表拓展至珠宝、钻石,还开设了线下实体店,以及寺库金融、寺库智能、寺库社群等业务线。

然而从2020年开始,寺库的情况则可以说是每况愈下。自2020年至2021年,该公司“由盈转亏”,并且2021年的营收为31.32亿元、同比下滑47.98%,净亏损达5.66亿元、同比扩大547%。与此同时,截至美东时间8月1日收盘,其股价仅0.26美元/股,较去年同期下跌超过八成,已濒临退市。

尽管寺库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日学日前表示,“在充分考虑近期市场情况后,决定撤回此前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并且寺库方面已多次回应称“破产传闻不实”。但有诸多关于其经营状况的质疑声,以及例如“供应商被欠款拖款”、“在其平台开店的商家回款无门”、“消费者迟迟未收到货品”等事件被曝光。

而寺库的主要业务“奢侈品销售”,不仅受到了来自品牌方的压力,随着各奢侈品品牌推出自营电商、入驻微信小程序,没有巨大流量池、也不具备太多影响力的寺库,自然已不再是后者的首选。并且随着天猫、京东等综合类电商平台开始升级奢侈品频道,诸如 “天猫奢品(Luxury Pavilion)”、“京东奢品”,以及网易考拉、洋码头等全球购平台,也在逐步蚕食着寺库的市场份额。

更为重要的是,寺库方面多年来似乎并未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事实上在奢侈品的销售环节中,例如香奈儿、卡地亚等品牌往往会采取“全球统一”的定价策略,并且不会轻易选择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而其他具备批发商/买手店等分销渠道的品牌,同样也不会轻易向电商平台授权,因此这也使得寺库方面更多地是在与供应商、而非直接与品牌合作。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采购源头的模糊不清,就已经将对平台的信任度消耗了不少,而想要从采购资质等环节追溯到品牌方,则更是繁琐复杂。而诸如寺库这类赚取差价的中间商,本质上也还是下游分销渠道,在没有平台的信任背书、也不具备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和资质判定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很难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虽然寺库方面早在2018年便推出了业内首个奢侈品区块链应用溯源,并实现了每件上链商品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和鉴定信息,并在2019年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平台Ultrain达成合作。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技术端的投入,或许与奢侈品品牌及其主要渠道达成合作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性。而且在平台本身的信任度上,比起头部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或是直接与用户连接的微信小程序,寺库显然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更何况对于各奢侈品品牌而言,其商业模式也更愿意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而不愿因为与电商渠道的合作“自降身价”,更不希望电商平台的存在威胁到商品的价格体系。因此对于这些这些品牌而言,电商渠道的营销意义或远大于销量,而其线下实体门店才是更为主要的消费场景。

事实上,寺库方面或许早已意识到奢侈品售卖作为主要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因此早早便已开始寻求转型,但从其涉足的金融、社群等业务线来看,在2021年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仅只有4.6%,几乎不值一提。由此可见,寺库并没有从奢侈品销售成功转型,而作为奢侈品垂类电商平台的价值,也正在因为综合电商平台的加入,以及胖虎、妃鱼、红布林、只二等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的出现而被稀释。

早在几年前,调皮电商创始人冯华魁曾深入分析了寺库等奢侈品电商的模式。当时他认为,这类平台对很多商品并不能做到深度备货,常常会出现供应短缺、物流延迟等问题,同时在账期等方面又与大型电商平台拉不开差距。

而对于非标品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寺库、胖虎、只二等平台同样也会面临信任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费额已达到奢侈品消费的20%以上,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国内的二奢电商市场才刚刚进入增长阶段,远没有触及上限。

不过与许多朋友认为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才购买二手奢侈品不同,许多购买二手奢侈品的用户并非是冲着“低价”,而是看中中古款的唯一性和稀缺性。但这样的消费观念与二奢电商平台显然很难有更多的结合点,再加上二手非标品的鉴定对于平台而言显然也有着不小的难度。

同时与海外市场二奢平台Vestiaire、The RealReal高达25%的服务费相比,国内的同类平台大多要在获客方面付出较高的成本,但又无法收取高额服务费。并且新兴的二奢市场暂时还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买卖几乎全靠诚信和信任,这或许就正式此前寺库慢慢脱离最初定位的原因。

显然易见,目前国内的电商行业在还没有摆脱“实惠便利”这一印象的情况下,在相对较小规模的电商平台上售卖奢侈品,或许还难以“自洽”。而奢侈品电商身为垂类电商这一赛道的一种,更几乎是“小众中的小众”,所以寺库未来能否破局,或许将很难依靠这一业务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