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教育部: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教育部: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教育部网站印发《规划》,指出了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2014年10月31日,合肥包河区常青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装扮成“包公”来到第六十一中学小学部,给这里的孩子们开展普法小课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5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指出了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对教育系统依法治校提出过要求。《纲要》指出,要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

今年4月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也提到,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其中提到了教育系统的普法工作,称要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对上述要求进行了细化。

《规划》指出,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系统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载体和形式不断丰富创新,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与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教育系统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规划》还提出了教育系统七五普法的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任务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二是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三是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理水平。

《规划》特别强调教育系统法制观念的提升工作。

《规划》提到,要大力提高校长的依法治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以及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规划》指出,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多校联合聘用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录用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担任法治教育专任教师。

此外,《规划》建议探索建立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鼓励引导高等学校法律专业师生、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加入教育普法志愿者、法治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普法水平。

在普法经费保障方面,《规划》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规划》还建议探索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教育专项督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评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教育部: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教育部网站印发《规划》,指出了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

2014年10月31日,合肥包河区常青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装扮成“包公”来到第六十一中学小学部,给这里的孩子们开展普法小课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5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指出了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对教育系统依法治校提出过要求。《纲要》指出,要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

今年4月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也提到,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其中提到了教育系统的普法工作,称要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和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对上述要求进行了细化。

《规划》指出,教育系统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系统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载体和形式不断丰富创新,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与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教育系统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基本形成。

《规划》还提出了教育系统七五普法的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任务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二是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三是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理水平。

《规划》特别强调教育系统法制观念的提升工作。

《规划》提到,要大力提高校长的依法治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以及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规划》指出,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中小学要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不具备条件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多校联合聘用法治教育课专任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录用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担任法治教育专任教师。

此外,《规划》建议探索建立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鼓励引导高等学校法律专业师生、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加入教育普法志愿者、法治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普法水平。

在普法经费保障方面,《规划》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规划》还建议探索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教育专项督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评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