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国宝守护人王其亨 :继承与创新“古为今用”的传统建筑文化思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国宝守护人王其亨 :继承与创新“古为今用”的传统建筑文化思潮

“宜居、保证个人私密性、自然本性、与自然沟通以及不离开社会的交流的生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文|孙宁卿 谭潇 夏雪婷

随着“国潮”思想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思潮和生活改变。中国古典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形式,是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应该侧重对其内在精神的理解,积极从传统的建筑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精神,并加以创新,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样式。

由界面楼市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策划的“界面城市观察专栏”,独家对话王其亨教授,聆听中国古建筑文化脉络进程,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的现代运用。

中国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 图片来源:杨菁/摄

以下为对话实录:

界面楼市: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传承,暗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脉络,也体现着中国山水自然之美,那么,请问中国传统建筑如何构筑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

王其亨:不是中国建筑暗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脉络,而是中国哲学长期蕴含着中国人的建筑观念。日本学者山田庆儿注意到中国传承下来伟大经典——《十三经》(包括《论语》、《周易》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老子》、《庄子》等里面有大量的建筑观、人居观。我们今天很多常见的哲学术语或文化术语都从建筑中来,例如“陶冶心性”中“陶冶”指制作陶器和冶金,源于建筑技术;再如“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类,将“建筑”、“基础”等名词融入哲学之中。哲学中的建筑观念往往被当代建筑教育和当代建筑师所忽略。

中国古代建筑观念也离不开山水,最易于被利用的完整生态链是湿地植被。例如“释菜礼”是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的释菜之礼,而“释菜礼”中的“菜”,按郑玄注则是“苹蘩之属”,即水生植物。此类问题鲜有人关注。

就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关系,我举几为例。

首先是教育环境。中国的教育从商周的贵族教育到孔子变成平民教育,在教育环境的角度上,孔子进行教育的环境称为“杏坛”,《庄子》描述孔子的教育环境是富有诗意的。这种教育传统延续到唐代出现大量的民间教育机构,建造了很多地方书院。例如,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最能体现将教育环境融进自然山水的理念。

四大书院 左上:应天书院;右上:嵩阳书院 左下:岳麓书院;右下:白鹿洞书院

朱熹一生创办过很多书院,书院的宗旨是成为培养圣贤之地。所以力图远离市井喧嚣,超越功利氛围。民国期间的很多大学,例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都建在风景名胜区。这是中国教育环境选址的传统。欧洲亦如此,欧洲大学起源于修道院,修道院需远离城嚣,才能专心面对心中更高的存在,去阅读典籍。例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都是融于自然环境的校园,这是人类的共性。如今,高校的建造环境脱离的传统教育环境,缺乏清净的让人能展开独立思考、和拥有志同道合的老师和青年学者进行交流切磋的环境。

再者是居住环境。早在孔子之前,齐国晏婴、楚国伍举等对人类的居住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审美观念,认为每个人使用的空间有限,空间的体量尺度不能与人的心理感受相冲突,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对话,这是贯穿中国几千年的建筑设计理念,也是扎根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居住环境境界。

关于人性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本宜人的居住环境、城市环境,逐渐异化、被破坏。以成都为例,从前是宜人尺度的街区和城市环境,现在演变成在80公里长的人民南路两侧均是“玻璃盒子”的摩天大楼,缺乏人性。当然,成都仍存在文化传统,最近大力支持园林化,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每个小区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就有园林,成都园林化已经进入世界前进行列,值得称赞。孟子曰:“充实之为美。”居住环境是会对人的情感产生直接影响的。

关于全局的建筑观。例如中国俗语“门当户对”、“开门见山”、“门庭若市”、“门可罗雀”,指门限定了空间,门外是社会行为,门内是家庭的情感交流。受西方教育的影响,这类概念在现代教育中渐渐流失。

2003年,日本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资助故宫博物馆制作“紫禁城·天子的宫殿”,我作为顾问,提出太和殿应该有日晷、嘉量。我们无法理解太和殿怎么能没有日晷与嘉量呢?《天子的宫殿》是一个虚拟的、先进的、投资巨大的裸眼3D数字电影,观看者可以原地不动,像鸟儿一样看故宫。但是,制成之后发现没有门槛,在中国古代,没有门槛是违背基本的礼制的。门槛的功能和意义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重要,等级越高的建筑门槛越高,门槛标志着空间的转折,承担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功能。孔子《论语》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指的就是建筑规范了人的社会行为。随着西方教育的引入,现代建筑教育对中国传统建筑观念逐渐忽视。这说明在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如果不理解中国人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往往会忽略古建、传统建筑空间中的主要内容。

清《夏至致日图》(受访者供图)
 北京故宫日晷(受访者供图)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人认为品质最高的居住方式是“山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讲的就是他的居住环境,山居是回归大自然的居住形式。如今对于“山居”,鲜有人研究。美国在六十年代时城市中心衰落,城市向城郊偏移,大型超市、小住宅兴起。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富裕的人开始在城外购买别墅,这就体现了人性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这样也忽略或削弱了社会的人际交流。放眼中国古代,白居易在城市里经营居住环境,苏州园林亦是如此,追求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同时,也不能离开人间烟火。古代儒家认为自然人指“生活的人”,不是禁欲主义者,“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人性化,人需要社会交流。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忽略了这一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中国的公园、公共图书馆成了很好的交流场所,但目前就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公共交流场所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四、五十年代的瑞典,每个卫星城小区中都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年轻人交往场所,一定会有图书馆。所谓的现代化,不能仅关注物质需求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也应被考虑到未来的建筑之中。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建筑应该是一种本体论意义的设计创作活动。不过远在海德格尔之前2000多年,孟子就把建筑上升到了本体论的境界。“孟母三择邻”是因为“孟母”认为当前的环境不适合有教养的、有国家社会文化道义担当的人居住,孟母为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三次迁居。“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孟子·尽心上》),“居移气”,指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及空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移”指改变,“气”指“气质”;“养移体”,建筑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发展需要——抵御风雨。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品味的要求也会随之转变。战国之前,唯天为大,孟子把居住环境上升到与宇宙一样大的范畴里,“大哉居乎”感慨“多么伟大啊”。所以,居住环境应该是宜居的。在研究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将“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作为建筑设计院、事务所的座右铭,成为每个建筑从业者的社会担当,让文化传承都包含其中。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研究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所有的建筑,包括城市建筑、陵寝、皇家园林等,其建筑创作规划设计的本体是原有环境,例如北京城、故宫、太庙、天坛。在从事建筑史学研究时,应该不仅对建筑形态、构造做法、形式演变集中精力,而是更多地投入去探究建筑背后深层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投入文献研究、测绘调研、研究样式雷图的基本动力。

UED:作为“样式雷建筑”烫样守护人,三十多年以来坚持对“样式雷”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让人敬佩和赞叹。您能简单科普一下“样式雷”的文化精髓,其中有哪些方面应该被讨论和关注?对当代中国年轻一代关注建筑文化又有着怎样的期许?

王其亨:截至今年,我对样式雷的研究整40年,投入如此长的时间,其中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例如1987年集中整理了样式雷陵寝的图档,共计5000多件,这是最难的部分,已经“死而无憾”了。感谢国家图书馆和出版社,1998年至1999年善本部主任两次到天津大学,邀请合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理,直到今天。经过我们团队的整理及国家图书馆的努力,1万多件样式雷图都达到了可以出版的程度,可以有更多的人进行研究利用。在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垄断性地把民间图纸买下,收藏到国家图书馆,如果没有前贤的壮举——考虑到民族大义,导致样式雷图流失,那么我们就没法了解中国古建筑的设计,这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致命的遗憾。通过对样式雷图的整理和研究,已知集大成的清代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观念,选址、勘测、设计、施工、竣工的全过程图纸得以保留下来。

样式雷研究团队登上《国家宝藏》节目
乾隆44年(1779)圆明园地盘图(受访者供图)
圆明园万方安和烫样(故宫博物院藏) 
 洛书九宫“九数”的数理规律(受访者图)
最佳选址(受访者供图)

把握空间、控制建筑尺度。客观来讲,就是与环境对话。环境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既有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演化周期、生命周期比一个王朝长得多,所以它能够反映大地上一种永恒的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陕西乾陵神道是一片残迹,但是仍能感知其伟大。70年代刚开放的时候,许多外国景观设计大师来到乾陵参观,感叹“这是最伟大的景观设计”。我后来读到1902至1906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的著作,他曾被清东陵的设计深深感动,发现建筑融入自然环境,评价是“天才的设计”。我在八十年代初到东陵,也曾感到震撼,在此之前读过很多外国学者的书,还有国内研究的书,其中就没有强调建筑与环境以及建筑与建筑的对话。所以,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我投入研究,希望填补空白。经过40年的努力,已基本将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勘测、设计理念和方法疏理清楚。

清东陵风水地势全图(受访者供图) 
清西陵风水地势全图(受访者供图)

中国的建筑和城市都遵循宇宙图式,故宫前的金水河,走水方向是从西北方进入,“元时名金水河,以其自西门而入,故名”(古代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大清一统志》),商周考古资料亦是如此。中国古代的昆仑神话则是最早的神话系统,甚至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于西北,那是由于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可以理解商代的宫殿,西北来水,东南走水,因为宏观的地理格局是这样,因此局部的地理格局——如北京小平原天然的地表径流也是如此走向。住宅建筑——四合院,很多前面都有风水池塘,理想的形状是半月形的,凸起的部分朝向外,其中自然蕴含着古人对水文和地质的研究和理解,在风水中把它图示化。

第二点,是和谐的人际社会环境。《礼记》中记载,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不是高度竞争的环境,而是强调在伦理秩序下的社会中去发展。孔子认为,在发展中后天的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可以不断超越的。“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本质就是社会的和谐。

宫宅作为“礼”的居住方式,强调等级秩序,布局严整(受访者供图)

爱新觉罗·弘历在修建自己的裕陵的时候,曾经强调“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乾隆朝《工科史书》)。“遵照典礼之规制”,意味着根据处在何等社会地位上,决定具有何等社会属性、使用何等建筑;“配合山川之胜势”,意味着建筑从属于环境。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观念,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是本体,这些环境提供了建筑创作的空间,其原则是尊重环境。“陵制与山水相称,难概同”(《明史》记工部尚书赵璜言)反映了明代帝陵依照山水环境而建,因此建筑的制度不可能完全相同。

平安峪、顺水峪御路大小营房地势总图(受访者供图)

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有必要将这些古代经典案例和相关理论写进教材。我关心的是建筑史学怎样进一步发展,把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研究挖掘出来,这就是我在样式雷研究中最重要的收获。另外一点收获便是工匠的地位,历代皇帝、太后、亲王、大臣都十分尊重样式雷家族,样式雷家族不过就是建筑师,然现在的建筑师远没有这样的地位。建筑师执业活动的社会背景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样式雷家族从康熙25年直到晚期是连续存在的,这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工匠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实际地位。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地图学成就也是极高的,例如北宋《华夷图》,欧洲18世纪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华夷图》是如何画出来的,以前解释不出来,但通过了解样式雷图的一种形式,仅仅是在纸上写了一些数据,掌握了制图规律后,将数据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按照现代技术建模,就能绘制一个立体的地图。这证明了样式雷使用的方法,实际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出土的《兆域图》的数理规律——“百尺”的概念,用一百尺绘制格网,直到清晚期慈禧太后时期的设计图使用方法也是一样。由于长时间的关注,我在日本找到了大量的唐玄宗时代的这种设计图,发现这是一个连续的历史。

河北战国中山王陵出土“兆域图”(受访者供图)
2300年前中山王兆域图已隐含“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平格”模数(底图河北博物院藏,平格网王其亨老师绘) 
嘉庆二年(1797)太平峪万年吉地平格及地盘全图(受访者供图)
样式雷数据形成的三维地形图(受访者供图)

后来我们到瑞士、德国、英国举办样式雷展览,一位英国老先生大受感动,他评价道“平格图是定量地描述三维地形的勘测方式”——今天美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测量火星地表,应用的依然是这种方法!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高速公路的大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道路的一位很优秀的学者,他想到不一定要用等高线(描述地形)——这要将等高线通过内插法进行转换数据来计算土方量;而在地面上水平投影的方格网,通过测量交点上的高程,最终得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今天全世界所有的地图几乎都是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十分庆幸,由于长期的研究,发现样式雷图中蕴含这样的奥秘,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体验,不知老之将至地做研究的基本动力,天天处于收获的快感之中。我愿意同大家分享的原因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尊重古代文明,怀着一种敬畏心态:它的很多理念是超现代的。例如,中国古代数学是口诀化的,称之为算术,随着计算机发展演变为机械化数学。中国古代算术曾遥遥领先世界,平格图正是机械化数学的延伸部分。我们正在研究工匠的算例,这是样式雷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可以解释中国古代地图的成就之高,领先全世界二三百年。

我是个研究者,我深知我的普及不一定直指人心,希望媒体能“炒作”一下,讲好中国故事,因为这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甚至希望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这也是我今天参加“城市观察专栏”的动因之一。

界面楼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工业化社会形成,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潮流冲击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住居生活。请问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设计理念应如何运用到现代建筑领域?中国当代建筑如何营造“古今交融”的意境?

王其亨:面对房地产开发住宅中的误区、盲区,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政府以及六十年代以色列的住居环境设计方法。以色列有的住宅,中间架空,幼儿园、公共食堂等功能都在其中。根据中国目前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条件,绝大多数人喜欢自然环境、园林。但是,由于没有吸取中国古代的观念,没有私密的园林供人们放松。城市环境布满高层建筑,而心理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国人不愿意长时间呆在能被周边高层建筑凝视的公园里——认为每一个窗户就是一双眼睛,欧美人的心理状态却不相同。建筑设计必须考虑这些文化心理。

本世纪初,我曾向上海的开发商提议,高层住宅的底层架空,每隔6层设架空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架空层布置绿化,喜阴耐寒的植物布置在北,喜阳的植物布置在南。根据人的身体素质,架空层上下各三层,步行并不吃力,这便可以形成最多6层的交流空间,进而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关系。中国古代的居住方式,无论是山居、村居还是北京四合院,都不会发生邻里关系淡薄的情况。这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反思的。

“古今交融”的意境很容易体现,例如,一块石头刻上诗词放在公园里,文化品质就会提升,一块石头也可以赋予人文意义。一栋建筑拥有中国古代的特点,一定是有很经济的办法,例如通过文字穿透历史、超越时空,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设计理念。1995年我曾写过关于“禊赏亭”的文章,讲解了禊赏亭,还原了宁寿宫花园的真实立意——宁寿宫花园的每个建筑都有禊赏命名,均应用典故,例如抑斋、倦勤斋、竹乡馆、符望阁,都和追求心志自由的魏晋风度的禊赏关联。这样激发个人心迹与历史相通,这是穿越时空的绝妙设计手法。

引自 宁寿宫花园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C].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1996:329-343.p307

北京北海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中几个卷棚顶两开间建筑式样上完全一致,楹联、题额的空间位置各不相同,但是恰如其分,没人会感到形式上的重叠。例如焙茶坞,摆放位置不同、楹联不同,可以和“陆羽茶圣”、“好一朵茉莉花”、“采茶扑蝶”联系起来,这才是中国人的意境。将它应用于现代小型公共空间之中,不用浓墨重彩,就能引导和提高建成环境的文化质量。

近几十年来房地产总量已经过分超前,却没有跟上人类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审美以及空间的需求。第一代工业化住宅体系起源于二战以后西方的发达国家,随着六十年代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住宅已经不满足人们对于个性的需求。法国人曾将房子粉刷成五颜六色的颜色,丰富了城市景观,这是第二代工业化住宅体系。

现在很多城市,哪怕进入老城,也会让人觉得所有建筑是排他的,地标建筑缺乏,街道大同小异,这也是建筑设计致命的盲区。中国传统城市中,城楼是城市中的对景、底景,如市楼、钟楼、鼓楼、奎星楼等,还有大量的庙宇。街道的命名也是如此,例如奎星楼街,诸如此类。现代的建筑创作,如何根据目前发展融进中国古代和西方的理念,是个大课题。起码,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例如大量使用玻璃幕墙,不仅能耗高,还会造成光污染,这也是我们建筑从业者的一个误区——认为玻璃盒子是现代化标志。后来又流行什么欧陆风,花岗石、大理石贴面,要知道花岗岩是火成岩,普遍有辐射,会释放出放射性的氡元素,在风水里也通常会把花岗岩当作禁忌。

建筑具备本体论的性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因此各方面都应考虑。作为物化空间,物质的要素也在考虑的范畴之中,例如材料的质感。日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考察哪种材料更适合小白鼠的生存,将它们放在拥有同样食物、水分、阳光、通风的物理环境中,分别用木头、铁、铝、花岗岩做的笼子,结果小白鼠寿命最长的是木头笼子。我们现在居住在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这不符合人性。人类长期使用的空间中,除了办公室、学校教室、图书馆等空间,最应该解决的便是睡觉的地方——在家中的起居空间是人一生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空间。再者应该关注城市的外部空间,因为外部空间对社会、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影响更为重要。很遗憾,埃德蒙·N·培根的《城市设计》没有变成我们的必修教材。建筑师、城市规划者更应该关注人类的审美,而非标榜业主或创作者个人的心志,以至于出现许多千奇百怪的建筑,这种风潮至今没有褪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规律——均衡、稳定、尺度、韵律——才符合人的本性。针对现代城市中的通病,我提出的自己观点是——应该关注外部空间的人性化。

界面楼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各种传统非遗文化,例如国潮、国风产品,汉服等传统服饰,其背后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我们认为这反映了现代中国年轻人的自我风格和生活态度。其实国风文化的美学,在建筑表现和设计风格上已经有些年头了,被称为“新中式”,请问您觉得“新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特点,“新中式”有标准吗?

王其亨: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一定会回归根本的人性问题:我是谁,从哪来?

很多人在中国出生、长大,有了思维的空间,甚至有了到周游世界的时间以及金钱的支持,在体验外国环境的过程中,马上会意识到自己来自中国,思考外国的环境与中国有何差异。中国的文化现在在全世界获得认同,我们知道,甲骨文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后我们有上溯四千年的传统,从陶寺再往前甚至到虞朝,中华民族上下堪称五千年,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一直要向前?这背后是中国人的民族心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哲学的本体,人生的本体,去追问我们的根。全国各地大兴博物馆,民间的博物馆也在崛起,说明这种思潮到这个时间段必定会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种社会反馈。

我长期从事园林研究,通过深度挖掘,发现“自然美”的理论思维是中国人发明的,欧洲到目前为止没有系统性的关于自然美的理论。在为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意外地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贡献。当时申报的材料中是把泰山作为自然遗产提交,而我们知道,秦始皇的丞相——书法家李斯的题刻也保留在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此材料中将题刻也写进了申报材料。后来联合国官员到泰山考察,发现它也应该是文化遗产,因此第二次批下来的是文化遗产。按照西方以往的思维方式,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遗产;人类创作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人工的,文化遗产往往赋予人文的色彩——这两种遗产通常是分开的。泰山给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极大启发,接着出现了一个新的遗产项目——文化景观。这不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笑)!西湖也一样,它作为文化景观,富含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种美好感情因素,才有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东坡、白居易的题词都在那里,因此西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相当深厚。

李斯《秦封泰山碑》

成都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都是年轻人塑造的,这是时代的反应。成都政府抓住了老百姓的情感需要,大规模的园林化,然而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天府之国”作为四川的美誉,全世界最好的土地资源却被硬化、开发。我曾经问过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邱健(天津大学毕业),“我小时候,常在成都郊外的水碾后游泳,水头也就一两米高,却能推动水轮终日不息的磨米磨面,如今还剩几个?”改革开放以来,有段时间,水碾被视为落后的象征,大多改为烧油、烧电。邱健回答:“据我了解,只剩一个。”都江堰以下,成都平原曾经几万个水碾遍布,是生态的、绿色的、低碳(甚至无碳)的、环保的,是不应该被忽略,被消灭的。

川西平原是劳动密集型的聚落形态,规律性的布局是,一个三合院,前面是晒坝,后面是竹林,居民的作业半径是几十亩水田,拥有密集的道路系统。三十年代,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川西平原的土地应用极其经济、合理、科学。然而现在耕地面积却大量减少。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绝大多数城市走了追求高度上栖居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我们的道路系统应该学习欧洲、北欧、巴西,以点状、大量的分级的城市模式为主。城市化不等同把人类都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新加坡政府称2030年将完成建筑垂直绿化,扩建新建的城市廊道。希望我们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考虑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我想,这就是“新中式”。

UED:我们这个栏目,有一个想尝试探索的主题:“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您觉得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或者标准?

王其亨:对我个人而言,我理想中的房子,能够既不离开人间烟火,同时也能保证个人的私密性、保证我与学术好友有交流的机会。早年我曾与好友——清华大学的王贵祥——梦想在北京西郊建造类似别墅或者公共交流空间的方式,将文人聚集在一起。

要融通古今,首先,满足人的生物需要是建筑的基本功能之一,将古代住宅中天井利用自然风的做法考虑到现代建筑中来。再者是家庭伦理,小孩长大之后,要注重男女的文明礼仪教化。然后是进入社会后的邻里关系、亲朋关系,这些都是我们社会未来宜居环境应该考虑的因素。总而言之,宜居、保证个人私密性、自然本性、与自然沟通以及不离开社会的交流的生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此次对话由界面楼市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出品。

感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杨菁老师、周俊良博士,为本次对话提供了大力支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国宝守护人王其亨 :继承与创新“古为今用”的传统建筑文化思潮

“宜居、保证个人私密性、自然本性、与自然沟通以及不离开社会的交流的生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文|孙宁卿 谭潇 夏雪婷

随着“国潮”思想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思潮和生活改变。中国古典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形式,是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应该侧重对其内在精神的理解,积极从传统的建筑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精神,并加以创新,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样式。

由界面楼市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策划的“界面城市观察专栏”,独家对话王其亨教授,聆听中国古建筑文化脉络进程,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的现代运用。

中国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 图片来源:杨菁/摄

以下为对话实录:

界面楼市: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传承,暗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脉络,也体现着中国山水自然之美,那么,请问中国传统建筑如何构筑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

王其亨:不是中国建筑暗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脉络,而是中国哲学长期蕴含着中国人的建筑观念。日本学者山田庆儿注意到中国传承下来伟大经典——《十三经》(包括《论语》、《周易》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老子》、《庄子》等里面有大量的建筑观、人居观。我们今天很多常见的哲学术语或文化术语都从建筑中来,例如“陶冶心性”中“陶冶”指制作陶器和冶金,源于建筑技术;再如“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类,将“建筑”、“基础”等名词融入哲学之中。哲学中的建筑观念往往被当代建筑教育和当代建筑师所忽略。

中国古代建筑观念也离不开山水,最易于被利用的完整生态链是湿地植被。例如“释菜礼”是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的释菜之礼,而“释菜礼”中的“菜”,按郑玄注则是“苹蘩之属”,即水生植物。此类问题鲜有人关注。

就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关系,我举几为例。

首先是教育环境。中国的教育从商周的贵族教育到孔子变成平民教育,在教育环境的角度上,孔子进行教育的环境称为“杏坛”,《庄子》描述孔子的教育环境是富有诗意的。这种教育传统延续到唐代出现大量的民间教育机构,建造了很多地方书院。例如,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最能体现将教育环境融进自然山水的理念。

四大书院 左上:应天书院;右上:嵩阳书院 左下:岳麓书院;右下:白鹿洞书院

朱熹一生创办过很多书院,书院的宗旨是成为培养圣贤之地。所以力图远离市井喧嚣,超越功利氛围。民国期间的很多大学,例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都建在风景名胜区。这是中国教育环境选址的传统。欧洲亦如此,欧洲大学起源于修道院,修道院需远离城嚣,才能专心面对心中更高的存在,去阅读典籍。例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都是融于自然环境的校园,这是人类的共性。如今,高校的建造环境脱离的传统教育环境,缺乏清净的让人能展开独立思考、和拥有志同道合的老师和青年学者进行交流切磋的环境。

再者是居住环境。早在孔子之前,齐国晏婴、楚国伍举等对人类的居住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审美观念,认为每个人使用的空间有限,空间的体量尺度不能与人的心理感受相冲突,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对话,这是贯穿中国几千年的建筑设计理念,也是扎根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居住环境境界。

关于人性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本宜人的居住环境、城市环境,逐渐异化、被破坏。以成都为例,从前是宜人尺度的街区和城市环境,现在演变成在80公里长的人民南路两侧均是“玻璃盒子”的摩天大楼,缺乏人性。当然,成都仍存在文化传统,最近大力支持园林化,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每个小区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就有园林,成都园林化已经进入世界前进行列,值得称赞。孟子曰:“充实之为美。”居住环境是会对人的情感产生直接影响的。

关于全局的建筑观。例如中国俗语“门当户对”、“开门见山”、“门庭若市”、“门可罗雀”,指门限定了空间,门外是社会行为,门内是家庭的情感交流。受西方教育的影响,这类概念在现代教育中渐渐流失。

2003年,日本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资助故宫博物馆制作“紫禁城·天子的宫殿”,我作为顾问,提出太和殿应该有日晷、嘉量。我们无法理解太和殿怎么能没有日晷与嘉量呢?《天子的宫殿》是一个虚拟的、先进的、投资巨大的裸眼3D数字电影,观看者可以原地不动,像鸟儿一样看故宫。但是,制成之后发现没有门槛,在中国古代,没有门槛是违背基本的礼制的。门槛的功能和意义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重要,等级越高的建筑门槛越高,门槛标志着空间的转折,承担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功能。孔子《论语》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指的就是建筑规范了人的社会行为。随着西方教育的引入,现代建筑教育对中国传统建筑观念逐渐忽视。这说明在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如果不理解中国人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往往会忽略古建、传统建筑空间中的主要内容。

清《夏至致日图》(受访者供图)
 北京故宫日晷(受访者供图)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人认为品质最高的居住方式是“山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讲的就是他的居住环境,山居是回归大自然的居住形式。如今对于“山居”,鲜有人研究。美国在六十年代时城市中心衰落,城市向城郊偏移,大型超市、小住宅兴起。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富裕的人开始在城外购买别墅,这就体现了人性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这样也忽略或削弱了社会的人际交流。放眼中国古代,白居易在城市里经营居住环境,苏州园林亦是如此,追求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同时,也不能离开人间烟火。古代儒家认为自然人指“生活的人”,不是禁欲主义者,“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人性化,人需要社会交流。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忽略了这一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中国的公园、公共图书馆成了很好的交流场所,但目前就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公共交流场所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四、五十年代的瑞典,每个卫星城小区中都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年轻人交往场所,一定会有图书馆。所谓的现代化,不能仅关注物质需求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也应被考虑到未来的建筑之中。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建筑应该是一种本体论意义的设计创作活动。不过远在海德格尔之前2000多年,孟子就把建筑上升到了本体论的境界。“孟母三择邻”是因为“孟母”认为当前的环境不适合有教养的、有国家社会文化道义担当的人居住,孟母为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三次迁居。“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孟子·尽心上》),“居移气”,指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及空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移”指改变,“气”指“气质”;“养移体”,建筑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发展需要——抵御风雨。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品味的要求也会随之转变。战国之前,唯天为大,孟子把居住环境上升到与宇宙一样大的范畴里,“大哉居乎”感慨“多么伟大啊”。所以,居住环境应该是宜居的。在研究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将“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作为建筑设计院、事务所的座右铭,成为每个建筑从业者的社会担当,让文化传承都包含其中。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研究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所有的建筑,包括城市建筑、陵寝、皇家园林等,其建筑创作规划设计的本体是原有环境,例如北京城、故宫、太庙、天坛。在从事建筑史学研究时,应该不仅对建筑形态、构造做法、形式演变集中精力,而是更多地投入去探究建筑背后深层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投入文献研究、测绘调研、研究样式雷图的基本动力。

UED:作为“样式雷建筑”烫样守护人,三十多年以来坚持对“样式雷”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让人敬佩和赞叹。您能简单科普一下“样式雷”的文化精髓,其中有哪些方面应该被讨论和关注?对当代中国年轻一代关注建筑文化又有着怎样的期许?

王其亨:截至今年,我对样式雷的研究整40年,投入如此长的时间,其中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例如1987年集中整理了样式雷陵寝的图档,共计5000多件,这是最难的部分,已经“死而无憾”了。感谢国家图书馆和出版社,1998年至1999年善本部主任两次到天津大学,邀请合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理,直到今天。经过我们团队的整理及国家图书馆的努力,1万多件样式雷图都达到了可以出版的程度,可以有更多的人进行研究利用。在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垄断性地把民间图纸买下,收藏到国家图书馆,如果没有前贤的壮举——考虑到民族大义,导致样式雷图流失,那么我们就没法了解中国古建筑的设计,这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致命的遗憾。通过对样式雷图的整理和研究,已知集大成的清代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观念,选址、勘测、设计、施工、竣工的全过程图纸得以保留下来。

样式雷研究团队登上《国家宝藏》节目
乾隆44年(1779)圆明园地盘图(受访者供图)
圆明园万方安和烫样(故宫博物院藏) 
 洛书九宫“九数”的数理规律(受访者图)
最佳选址(受访者供图)

把握空间、控制建筑尺度。客观来讲,就是与环境对话。环境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既有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演化周期、生命周期比一个王朝长得多,所以它能够反映大地上一种永恒的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陕西乾陵神道是一片残迹,但是仍能感知其伟大。70年代刚开放的时候,许多外国景观设计大师来到乾陵参观,感叹“这是最伟大的景观设计”。我后来读到1902至1906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的著作,他曾被清东陵的设计深深感动,发现建筑融入自然环境,评价是“天才的设计”。我在八十年代初到东陵,也曾感到震撼,在此之前读过很多外国学者的书,还有国内研究的书,其中就没有强调建筑与环境以及建筑与建筑的对话。所以,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我投入研究,希望填补空白。经过40年的努力,已基本将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勘测、设计理念和方法疏理清楚。

清东陵风水地势全图(受访者供图) 
清西陵风水地势全图(受访者供图)

中国的建筑和城市都遵循宇宙图式,故宫前的金水河,走水方向是从西北方进入,“元时名金水河,以其自西门而入,故名”(古代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大清一统志》),商周考古资料亦是如此。中国古代的昆仑神话则是最早的神话系统,甚至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于西北,那是由于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可以理解商代的宫殿,西北来水,东南走水,因为宏观的地理格局是这样,因此局部的地理格局——如北京小平原天然的地表径流也是如此走向。住宅建筑——四合院,很多前面都有风水池塘,理想的形状是半月形的,凸起的部分朝向外,其中自然蕴含着古人对水文和地质的研究和理解,在风水中把它图示化。

第二点,是和谐的人际社会环境。《礼记》中记载,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不是高度竞争的环境,而是强调在伦理秩序下的社会中去发展。孔子认为,在发展中后天的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可以不断超越的。“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本质就是社会的和谐。

宫宅作为“礼”的居住方式,强调等级秩序,布局严整(受访者供图)

爱新觉罗·弘历在修建自己的裕陵的时候,曾经强调“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乾隆朝《工科史书》)。“遵照典礼之规制”,意味着根据处在何等社会地位上,决定具有何等社会属性、使用何等建筑;“配合山川之胜势”,意味着建筑从属于环境。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观念,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是本体,这些环境提供了建筑创作的空间,其原则是尊重环境。“陵制与山水相称,难概同”(《明史》记工部尚书赵璜言)反映了明代帝陵依照山水环境而建,因此建筑的制度不可能完全相同。

平安峪、顺水峪御路大小营房地势总图(受访者供图)

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有必要将这些古代经典案例和相关理论写进教材。我关心的是建筑史学怎样进一步发展,把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研究挖掘出来,这就是我在样式雷研究中最重要的收获。另外一点收获便是工匠的地位,历代皇帝、太后、亲王、大臣都十分尊重样式雷家族,样式雷家族不过就是建筑师,然现在的建筑师远没有这样的地位。建筑师执业活动的社会背景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样式雷家族从康熙25年直到晚期是连续存在的,这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工匠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实际地位。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地图学成就也是极高的,例如北宋《华夷图》,欧洲18世纪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华夷图》是如何画出来的,以前解释不出来,但通过了解样式雷图的一种形式,仅仅是在纸上写了一些数据,掌握了制图规律后,将数据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按照现代技术建模,就能绘制一个立体的地图。这证明了样式雷使用的方法,实际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出土的《兆域图》的数理规律——“百尺”的概念,用一百尺绘制格网,直到清晚期慈禧太后时期的设计图使用方法也是一样。由于长时间的关注,我在日本找到了大量的唐玄宗时代的这种设计图,发现这是一个连续的历史。

河北战国中山王陵出土“兆域图”(受访者供图)
2300年前中山王兆域图已隐含“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平格”模数(底图河北博物院藏,平格网王其亨老师绘) 
嘉庆二年(1797)太平峪万年吉地平格及地盘全图(受访者供图)
样式雷数据形成的三维地形图(受访者供图)

后来我们到瑞士、德国、英国举办样式雷展览,一位英国老先生大受感动,他评价道“平格图是定量地描述三维地形的勘测方式”——今天美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测量火星地表,应用的依然是这种方法!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高速公路的大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道路的一位很优秀的学者,他想到不一定要用等高线(描述地形)——这要将等高线通过内插法进行转换数据来计算土方量;而在地面上水平投影的方格网,通过测量交点上的高程,最终得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今天全世界所有的地图几乎都是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十分庆幸,由于长期的研究,发现样式雷图中蕴含这样的奥秘,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体验,不知老之将至地做研究的基本动力,天天处于收获的快感之中。我愿意同大家分享的原因是,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尊重古代文明,怀着一种敬畏心态:它的很多理念是超现代的。例如,中国古代数学是口诀化的,称之为算术,随着计算机发展演变为机械化数学。中国古代算术曾遥遥领先世界,平格图正是机械化数学的延伸部分。我们正在研究工匠的算例,这是样式雷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可以解释中国古代地图的成就之高,领先全世界二三百年。

我是个研究者,我深知我的普及不一定直指人心,希望媒体能“炒作”一下,讲好中国故事,因为这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甚至希望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这也是我今天参加“城市观察专栏”的动因之一。

界面楼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工业化社会形成,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潮流冲击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住居生活。请问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设计理念应如何运用到现代建筑领域?中国当代建筑如何营造“古今交融”的意境?

王其亨:面对房地产开发住宅中的误区、盲区,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政府以及六十年代以色列的住居环境设计方法。以色列有的住宅,中间架空,幼儿园、公共食堂等功能都在其中。根据中国目前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条件,绝大多数人喜欢自然环境、园林。但是,由于没有吸取中国古代的观念,没有私密的园林供人们放松。城市环境布满高层建筑,而心理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国人不愿意长时间呆在能被周边高层建筑凝视的公园里——认为每一个窗户就是一双眼睛,欧美人的心理状态却不相同。建筑设计必须考虑这些文化心理。

本世纪初,我曾向上海的开发商提议,高层住宅的底层架空,每隔6层设架空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架空层布置绿化,喜阴耐寒的植物布置在北,喜阳的植物布置在南。根据人的身体素质,架空层上下各三层,步行并不吃力,这便可以形成最多6层的交流空间,进而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关系。中国古代的居住方式,无论是山居、村居还是北京四合院,都不会发生邻里关系淡薄的情况。这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反思的。

“古今交融”的意境很容易体现,例如,一块石头刻上诗词放在公园里,文化品质就会提升,一块石头也可以赋予人文意义。一栋建筑拥有中国古代的特点,一定是有很经济的办法,例如通过文字穿透历史、超越时空,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设计理念。1995年我曾写过关于“禊赏亭”的文章,讲解了禊赏亭,还原了宁寿宫花园的真实立意——宁寿宫花园的每个建筑都有禊赏命名,均应用典故,例如抑斋、倦勤斋、竹乡馆、符望阁,都和追求心志自由的魏晋风度的禊赏关联。这样激发个人心迹与历史相通,这是穿越时空的绝妙设计手法。

引自 宁寿宫花园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C].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1996:329-343.p307

北京北海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中几个卷棚顶两开间建筑式样上完全一致,楹联、题额的空间位置各不相同,但是恰如其分,没人会感到形式上的重叠。例如焙茶坞,摆放位置不同、楹联不同,可以和“陆羽茶圣”、“好一朵茉莉花”、“采茶扑蝶”联系起来,这才是中国人的意境。将它应用于现代小型公共空间之中,不用浓墨重彩,就能引导和提高建成环境的文化质量。

近几十年来房地产总量已经过分超前,却没有跟上人类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审美以及空间的需求。第一代工业化住宅体系起源于二战以后西方的发达国家,随着六十年代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住宅已经不满足人们对于个性的需求。法国人曾将房子粉刷成五颜六色的颜色,丰富了城市景观,这是第二代工业化住宅体系。

现在很多城市,哪怕进入老城,也会让人觉得所有建筑是排他的,地标建筑缺乏,街道大同小异,这也是建筑设计致命的盲区。中国传统城市中,城楼是城市中的对景、底景,如市楼、钟楼、鼓楼、奎星楼等,还有大量的庙宇。街道的命名也是如此,例如奎星楼街,诸如此类。现代的建筑创作,如何根据目前发展融进中国古代和西方的理念,是个大课题。起码,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例如大量使用玻璃幕墙,不仅能耗高,还会造成光污染,这也是我们建筑从业者的一个误区——认为玻璃盒子是现代化标志。后来又流行什么欧陆风,花岗石、大理石贴面,要知道花岗岩是火成岩,普遍有辐射,会释放出放射性的氡元素,在风水里也通常会把花岗岩当作禁忌。

建筑具备本体论的性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因此各方面都应考虑。作为物化空间,物质的要素也在考虑的范畴之中,例如材料的质感。日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考察哪种材料更适合小白鼠的生存,将它们放在拥有同样食物、水分、阳光、通风的物理环境中,分别用木头、铁、铝、花岗岩做的笼子,结果小白鼠寿命最长的是木头笼子。我们现在居住在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这不符合人性。人类长期使用的空间中,除了办公室、学校教室、图书馆等空间,最应该解决的便是睡觉的地方——在家中的起居空间是人一生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空间。再者应该关注城市的外部空间,因为外部空间对社会、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影响更为重要。很遗憾,埃德蒙·N·培根的《城市设计》没有变成我们的必修教材。建筑师、城市规划者更应该关注人类的审美,而非标榜业主或创作者个人的心志,以至于出现许多千奇百怪的建筑,这种风潮至今没有褪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规律——均衡、稳定、尺度、韵律——才符合人的本性。针对现代城市中的通病,我提出的自己观点是——应该关注外部空间的人性化。

界面楼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各种传统非遗文化,例如国潮、国风产品,汉服等传统服饰,其背后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我们认为这反映了现代中国年轻人的自我风格和生活态度。其实国风文化的美学,在建筑表现和设计风格上已经有些年头了,被称为“新中式”,请问您觉得“新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特点,“新中式”有标准吗?

王其亨: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一定会回归根本的人性问题:我是谁,从哪来?

很多人在中国出生、长大,有了思维的空间,甚至有了到周游世界的时间以及金钱的支持,在体验外国环境的过程中,马上会意识到自己来自中国,思考外国的环境与中国有何差异。中国的文化现在在全世界获得认同,我们知道,甲骨文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后我们有上溯四千年的传统,从陶寺再往前甚至到虞朝,中华民族上下堪称五千年,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一直要向前?这背后是中国人的民族心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哲学的本体,人生的本体,去追问我们的根。全国各地大兴博物馆,民间的博物馆也在崛起,说明这种思潮到这个时间段必定会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种社会反馈。

我长期从事园林研究,通过深度挖掘,发现“自然美”的理论思维是中国人发明的,欧洲到目前为止没有系统性的关于自然美的理论。在为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意外地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了贡献。当时申报的材料中是把泰山作为自然遗产提交,而我们知道,秦始皇的丞相——书法家李斯的题刻也保留在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此材料中将题刻也写进了申报材料。后来联合国官员到泰山考察,发现它也应该是文化遗产,因此第二次批下来的是文化遗产。按照西方以往的思维方式,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自然遗产;人类创作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人工的,文化遗产往往赋予人文的色彩——这两种遗产通常是分开的。泰山给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极大启发,接着出现了一个新的遗产项目——文化景观。这不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笑)!西湖也一样,它作为文化景观,富含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种美好感情因素,才有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东坡、白居易的题词都在那里,因此西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相当深厚。

李斯《秦封泰山碑》

成都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都是年轻人塑造的,这是时代的反应。成都政府抓住了老百姓的情感需要,大规模的园林化,然而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天府之国”作为四川的美誉,全世界最好的土地资源却被硬化、开发。我曾经问过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邱健(天津大学毕业),“我小时候,常在成都郊外的水碾后游泳,水头也就一两米高,却能推动水轮终日不息的磨米磨面,如今还剩几个?”改革开放以来,有段时间,水碾被视为落后的象征,大多改为烧油、烧电。邱健回答:“据我了解,只剩一个。”都江堰以下,成都平原曾经几万个水碾遍布,是生态的、绿色的、低碳(甚至无碳)的、环保的,是不应该被忽略,被消灭的。

川西平原是劳动密集型的聚落形态,规律性的布局是,一个三合院,前面是晒坝,后面是竹林,居民的作业半径是几十亩水田,拥有密集的道路系统。三十年代,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川西平原的土地应用极其经济、合理、科学。然而现在耕地面积却大量减少。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绝大多数城市走了追求高度上栖居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我们的道路系统应该学习欧洲、北欧、巴西,以点状、大量的分级的城市模式为主。城市化不等同把人类都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新加坡政府称2030年将完成建筑垂直绿化,扩建新建的城市廊道。希望我们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考虑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我想,这就是“新中式”。

UED:我们这个栏目,有一个想尝试探索的主题:“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您觉得当代中国人理想中的房子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或者标准?

王其亨:对我个人而言,我理想中的房子,能够既不离开人间烟火,同时也能保证个人的私密性、保证我与学术好友有交流的机会。早年我曾与好友——清华大学的王贵祥——梦想在北京西郊建造类似别墅或者公共交流空间的方式,将文人聚集在一起。

要融通古今,首先,满足人的生物需要是建筑的基本功能之一,将古代住宅中天井利用自然风的做法考虑到现代建筑中来。再者是家庭伦理,小孩长大之后,要注重男女的文明礼仪教化。然后是进入社会后的邻里关系、亲朋关系,这些都是我们社会未来宜居环境应该考虑的因素。总而言之,宜居、保证个人私密性、自然本性、与自然沟通以及不离开社会的交流的生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居住环境。

*此次对话由界面楼市与《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联合出品。

感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杨菁老师、周俊良博士,为本次对话提供了大力支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