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中国应构建以煤基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中国应构建以煤基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

未来应聚焦煤基能源的颠覆技术,包括绿色智能开发、清洁低碳利用,以及矿区CCUS。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实习记者 | 戴晶晶

“中国靠减煤增气来减排根本不可取,或者说困难很大。”

8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在2022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演讲时表示。

葛世荣认为,当前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5%,如果继续增加进口,一旦地缘政治导致马六甲海峡封锁,中国的天然气供给风险将大幅增加,自主可控能力变弱。

让煤炭产业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全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计也将难以维持。葛世荣称。这些资源型城市包括鄂尔多斯、榆林等,煤炭产业为当地的支柱行业。

葛世荣称,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并未完全放弃煤炭,存在三个20%”,分别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长期在20%以上;典型的碳达峰路径是“减煤增气”,一般减煤增气的比例均为20%;已实现碳达峰的电力大国,煤电比例保持在20%以上甚至更高。

葛世荣提出,为了落实中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并同步实现保供降碳,要构建以煤基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其架构为一主体、三支撑、一突破”。煤基能源是指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包括煤电、煤化工等。

首先,要将清洁煤炭、煤电作为电力主体,即使将来可再生能源占比到70%-80%,煤电也应当作为一种清洁化的主体存在,是能源体系的根基,起到保底作用。

三支撑是指要发挥煤制油在国家油品安全的支撑作用;要挖掘地下气化的潜力,作为国家天然气安全的工作保障;要通过煤层气制氢,支撑国家氢能体系。

一突破是指要通过矿区碳捕集与封存(CCUS)来实现动态碳中和,将采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地填埋。

如果煤炭或者煤基能源能够清洁利用,那么它也是新能源。能源新旧不能以出身来论,应当以最后的高排放低排放来论。葛世荣表示。

据央视新闻报道,331日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左右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曾表示,预计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至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移除总量也可以达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葛世荣提出,接下来应聚焦煤基能源的颠覆技术,包括绿色智能开发、清洁低碳利用,以及矿区CCUS

这三项颠覆性技术掌握并应用好后,后煤炭时代就会到来。他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中国应构建以煤基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

未来应聚焦煤基能源的颠覆技术,包括绿色智能开发、清洁低碳利用,以及矿区CCUS。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实习记者 | 戴晶晶

“中国靠减煤增气来减排根本不可取,或者说困难很大。”

8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在2022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演讲时表示。

葛世荣认为,当前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5%,如果继续增加进口,一旦地缘政治导致马六甲海峡封锁,中国的天然气供给风险将大幅增加,自主可控能力变弱。

让煤炭产业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全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计也将难以维持。葛世荣称。这些资源型城市包括鄂尔多斯、榆林等,煤炭产业为当地的支柱行业。

葛世荣称,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并未完全放弃煤炭,存在三个20%”,分别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长期在20%以上;典型的碳达峰路径是“减煤增气”,一般减煤增气的比例均为20%;已实现碳达峰的电力大国,煤电比例保持在20%以上甚至更高。

葛世荣提出,为了落实中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并同步实现保供降碳,要构建以煤基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其架构为一主体、三支撑、一突破”。煤基能源是指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包括煤电、煤化工等。

首先,要将清洁煤炭、煤电作为电力主体,即使将来可再生能源占比到70%-80%,煤电也应当作为一种清洁化的主体存在,是能源体系的根基,起到保底作用。

三支撑是指要发挥煤制油在国家油品安全的支撑作用;要挖掘地下气化的潜力,作为国家天然气安全的工作保障;要通过煤层气制氢,支撑国家氢能体系。

一突破是指要通过矿区碳捕集与封存(CCUS)来实现动态碳中和,将采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地填埋。

如果煤炭或者煤基能源能够清洁利用,那么它也是新能源。能源新旧不能以出身来论,应当以最后的高排放低排放来论。葛世荣表示。

据央视新闻报道,331日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左右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曾表示,预计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至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移除总量也可以达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葛世荣提出,接下来应聚焦煤基能源的颠覆技术,包括绿色智能开发、清洁低碳利用,以及矿区CCUS

这三项颠覆性技术掌握并应用好后,后煤炭时代就会到来。他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