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里程碑式核电站项目被延迟 后退欧公投时代中英关系蒙上阴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里程碑式核电站项目被延迟 后退欧公投时代中英关系蒙上阴影

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被延迟为中英关系蒙上了阴影。

英国信任首相特雷莎·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后退欧公投时代,英国新首相特雷莎·梅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她的前任卡梅伦极力招揽的中国“伙伴”?有中方参与投资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7月30日,就在欣克利角项目签署仪式预定开始前的数小时,上任半个多月的特雷莎·梅宣布,延迟批准这项价值180亿英镑的核电站投资和建设计划,理由是担心中方的卷入威胁国家安全。

这一决定很快引发了来自中国的强烈反响。8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英关系现在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并暗示,若英国政府决定不批准该项目,双方的“互信”将受到威胁。此前新华社也刊文称,中国政府“不能容忍”任何有关其投资会威胁英国国家安全的指责。

分析称,该项目将为后脱欧公投时代的中英关系蒙上阴影,并将决定下个月英国新领导人首次与中方会面的基调。

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于去年底历经两年的谈判后签署,由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EDF)共同投资,中方占出资额的三分之一。该项目将成为英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因此将成为该国史上最昂贵的核电站,其发电量将占到全国所需的7%,同时为该国创造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0月访英期间敲定的近400亿英镑的投资协议和合同的一部分。时任首相卡梅伦及其财政大臣奥斯本过去几年强化了与中方的经贸往来,并将英国定位成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去年9月,奥斯本访华期间还宣布中英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启,并承诺欣克利角项目将按计划推行。

但是接下来的事态变化打了中方一个措手不及。先是在6月底的公投中,英国选民意外决定退出欧盟,卡梅伦被迫下台;再就是有“铁腕之风”的梅决定将欣克利角项目的批准延迟至今年秋季。

尽管上台后梅曾通过新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保证维持“商业开放”,但作为前内政大臣梅此前就已经对前政府的做法持“严重保留”态度,而且她的联席幕僚长兼顾问Nick Timothy去年曾撰文称,安全专家担心中国人可能会在电脑系统里植入一些弱点,能让他们在可能的时候关停英国的能源生产线。另外,关于该项目的价格,英国国内也有一些疑虑。

英国一些主流媒体对梅的最新决定表达了不安。《卫报》8日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直到最近,英国还在为中国提供进入欧洲的门槛,以及在欧洲发声的舞台;就欣克利角项目,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英国的声誉”:通过参与该项目,中国广核集团无形中获得了英国的背书,将为其在埃塞克斯郡巴拉德维尔设计和建设其独自研发的反应堆,以及拓展更多海外交易打下基础。

然而,梅的决定降低了英国政府的可信度,并降低了其在中方眼中的可用性。《卫报》称,退欧公投后,“我们对中国的需要超出以往,但我们能提供给对方的东西减少了,尤其是,像伦敦城以及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有吸引力的地方,还要受到退欧公投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认为,梅的态度不仅将得到中国人的关注,整个世界都会通过她对该项目的处理,来判断退欧过程中英国政府在外交和经济政策上的走向。

香港《南华早报》引用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Kamel Mellahi的话说,梅延迟该项目的决定让中英近年来维持的“特别关系陷入了极其严峻的状态”。他认为无论延迟的理由是什么,本身都已经违背了双方此前达成的“互利互赢的长期信任关系”原则,并将在中短期损害中英关系。

英国金融城早报因此呼吁,无论梅对卡梅伦所倡导的中英关系如何看待,无论她对未来十年中国对英国的千亿英镑投资计划如何看待,现在梅需要立刻做出决定。

经济学人》8日刊发的文章则认为,虽然对特雷莎·梅来说,国家安全问题可能是让她做出延迟决定的主要因素,但长期看来,该项目从经济角度对英国并不划算,然而这并不是政客所关心的。

也有一些英国媒体对特雷莎·梅的做法表示了欢迎。《观察报》发表评论称,也许会在外交上引发冲突,但考虑到安全和财务风险,这是个“正确的决定”。《独立报》则认为,中英关系仍将是积极的,另外,英国的电力不应过度依赖外国人。法新社援引伦敦国王大学教授Kerry Brown的话说,英国“制造了一些麻烦”,但中方应该能够理解新政府的谨慎。

在宣布延迟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的同时,梅的官方发言人重申,政府会“继续寻求与中方维持牢固关系”。然而,脱欧公投和新政府成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侵蚀了上述言论的可靠性。或许只有等到9月,梅在杭州G20峰会上与习近平主席首次会面后,后退欧公投时代的中英关系走向才能明朗起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里程碑式核电站项目被延迟 后退欧公投时代中英关系蒙上阴影

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被延迟为中英关系蒙上了阴影。

英国信任首相特雷莎·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后退欧公投时代,英国新首相特雷莎·梅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她的前任卡梅伦极力招揽的中国“伙伴”?有中方参与投资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7月30日,就在欣克利角项目签署仪式预定开始前的数小时,上任半个多月的特雷莎·梅宣布,延迟批准这项价值180亿英镑的核电站投资和建设计划,理由是担心中方的卷入威胁国家安全。

这一决定很快引发了来自中国的强烈反响。8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英关系现在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并暗示,若英国政府决定不批准该项目,双方的“互信”将受到威胁。此前新华社也刊文称,中国政府“不能容忍”任何有关其投资会威胁英国国家安全的指责。

分析称,该项目将为后脱欧公投时代的中英关系蒙上阴影,并将决定下个月英国新领导人首次与中方会面的基调。

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于去年底历经两年的谈判后签署,由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EDF)共同投资,中方占出资额的三分之一。该项目将成为英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因此将成为该国史上最昂贵的核电站,其发电量将占到全国所需的7%,同时为该国创造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0月访英期间敲定的近400亿英镑的投资协议和合同的一部分。时任首相卡梅伦及其财政大臣奥斯本过去几年强化了与中方的经贸往来,并将英国定位成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去年9月,奥斯本访华期间还宣布中英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启,并承诺欣克利角项目将按计划推行。

但是接下来的事态变化打了中方一个措手不及。先是在6月底的公投中,英国选民意外决定退出欧盟,卡梅伦被迫下台;再就是有“铁腕之风”的梅决定将欣克利角项目的批准延迟至今年秋季。

尽管上台后梅曾通过新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保证维持“商业开放”,但作为前内政大臣梅此前就已经对前政府的做法持“严重保留”态度,而且她的联席幕僚长兼顾问Nick Timothy去年曾撰文称,安全专家担心中国人可能会在电脑系统里植入一些弱点,能让他们在可能的时候关停英国的能源生产线。另外,关于该项目的价格,英国国内也有一些疑虑。

英国一些主流媒体对梅的最新决定表达了不安。《卫报》8日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直到最近,英国还在为中国提供进入欧洲的门槛,以及在欧洲发声的舞台;就欣克利角项目,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英国的声誉”:通过参与该项目,中国广核集团无形中获得了英国的背书,将为其在埃塞克斯郡巴拉德维尔设计和建设其独自研发的反应堆,以及拓展更多海外交易打下基础。

然而,梅的决定降低了英国政府的可信度,并降低了其在中方眼中的可用性。《卫报》称,退欧公投后,“我们对中国的需要超出以往,但我们能提供给对方的东西减少了,尤其是,像伦敦城以及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有吸引力的地方,还要受到退欧公投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认为,梅的态度不仅将得到中国人的关注,整个世界都会通过她对该项目的处理,来判断退欧过程中英国政府在外交和经济政策上的走向。

香港《南华早报》引用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Kamel Mellahi的话说,梅延迟该项目的决定让中英近年来维持的“特别关系陷入了极其严峻的状态”。他认为无论延迟的理由是什么,本身都已经违背了双方此前达成的“互利互赢的长期信任关系”原则,并将在中短期损害中英关系。

英国金融城早报因此呼吁,无论梅对卡梅伦所倡导的中英关系如何看待,无论她对未来十年中国对英国的千亿英镑投资计划如何看待,现在梅需要立刻做出决定。

经济学人》8日刊发的文章则认为,虽然对特雷莎·梅来说,国家安全问题可能是让她做出延迟决定的主要因素,但长期看来,该项目从经济角度对英国并不划算,然而这并不是政客所关心的。

也有一些英国媒体对特雷莎·梅的做法表示了欢迎。《观察报》发表评论称,也许会在外交上引发冲突,但考虑到安全和财务风险,这是个“正确的决定”。《独立报》则认为,中英关系仍将是积极的,另外,英国的电力不应过度依赖外国人。法新社援引伦敦国王大学教授Kerry Brown的话说,英国“制造了一些麻烦”,但中方应该能够理解新政府的谨慎。

在宣布延迟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的同时,梅的官方发言人重申,政府会“继续寻求与中方维持牢固关系”。然而,脱欧公投和新政府成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侵蚀了上述言论的可靠性。或许只有等到9月,梅在杭州G20峰会上与习近平主席首次会面后,后退欧公投时代的中英关系走向才能明朗起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