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跌去千亿市值后,雷军港股“第三子”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跌去千亿市值后,雷军港股“第三子”来了

如果金山云能在港双重上市成功,将成为港股唯一的纯正云标的。

文 | 融中财经 艾希

编辑 | 吾人

近日,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网站显示,独立云服务商金山云已经提交上市申请。

2020年5月8日,金山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天,金山云开盘即大涨超20%,随后股价一路走高,涨幅超过40%。截止收盘,金山云市值为47.74亿美元。雷军也借此使得个人身家增加了7.5亿美元。

如今,两年过去,昔日的辉煌场景已经不再。大环境下,中概股面临困境,纷纷选择回港上市。而在金山云内部,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金山云净亏损分别为11.11亿元、9.62亿元、15.92亿元以及5.33亿元。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金山云净亏损就已经达到40亿元。

雷军曾说“集团层面赌未来十年的,就是金山云。”但面临越发拥挤的云计算市场,以及不断进攻的竞争对手,金山云的地位正岌岌可危。2021年第三季度,金山云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89%,排名降至第八。华为云、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等均已赶超金山云。

回到港股,又能为金山云带来什么?

01、雷军港股“第三子”来了

金山云在美股上市时,雷军曾表示,这算是“梦想成真”。

2011年,金山软件正处在下行通道,收盘价只有4.4港元/股。危难之时,雷军临危受命,成为金山集团董事长。上任之后,他对金山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选择聚焦核心业务,推动业务的子公司化,并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其中一项重要变革便是做了金山云。

当时,云服务在国外早已经是风起云涌,但在国内却才刚刚起步。雷军和金山团队判断,云服务将是TMT行业最持久强劲的风口。很快,金山软件就正式宣布将金山快盘业务分拆,成立金山云独立子公司,自此拉开了金山正式进军云计算的序幕。

一开始,雷军就已经意识到云服务需要靠大量的钱才能堆出来。雷军拍板后,金山集团便在金山云项目上投入10亿美元,并把所有资源都拿来做金山云。

用雷军的话来说,“金山云绝对是靠不怕死冲出来的,以金山的规模要抗住云服务的巨额投资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高额投入的压力之下,金山云背后也有诸多VC/PE陪伴。

天眼查显示,成立十年以来,金山云已经完成9轮融资。背后资本包括小米集团、金山软件、IDG资本、华夏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FutureX天际资本等。成立当年,便获得了小米集团投资的182万美元。

此后,金山云基本上每年都会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交易金额规模最大的莫过于2018年完成的D轮融资,总额达到7.2亿美元,公司投后估值达23.73亿美元,背后投资机构包括中民投、金山软件、光远资本、顺为资本等,刷新了当时中国云行业融资额和估值最高纪录。机构方面,2015年及2016年,IDG资本连续参与金山云两轮融资,是陪伴金山云时间最久的外部投资机构。

另外,为金山云倾注了多年心血的雷军,也为金山云拉来不少融资。除了2012年联合小米集团的天使轮投资。2014年,小米集团再次为金山云注资数亿元人民币,持股也随之增至20.76%。2018年金山云的D轮融资中,雷军发起的顺为资本也在其中。

2020年5月8日,金山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此之前,受瑞幸造假事件影响,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信任度降低,已经数月没有中国企业赴美IPO了。但是金山云内部认为,美国To B的上市公司如亚马逊和Salesforce等已经让背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收获了丰厚的回报,美国的资本市场及市场环境更适合金山云体现价值。经过谨慎的对比,并冒着巨大的风险,金山云最终仍选择赴美上市。

上市当天,金山云开盘即大涨超20%,随后股价一路走高,涨幅超过40%。当天收盘,金山云市值为47.74亿美元。彼时,金山云最大股东为金山软件,持有53.8%股权;此外,小米公司也持有金山云15.8%股权。而雷军作为金山软件和小米的实际控制人,个人对金山云的持股比例也达到15.8%。以该市值计算,金山云上市,使雷军个人身家又增加了7.5亿美元。若这次港股上市成功,雷军也将在港股拥有第三家相互关联的上市主体。

02、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亏了40亿

如今,在美上市两年之后,金山云选择回港上市,这一时间节点,恰恰是雷军十年赌约将至之时。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雷军曾表示,“集团层面赌未来十年的,就是金山云。”

那么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与美股上市时的光鲜一幕不同。仅仅半年后,金山云美股股价便跌至3.28美元/股,较发行价跌超80%,总市值不足10亿美元。如今,金山云美股市值仅为8亿美元。

在这背后,不得不说的是金山云业务的疲软之态。招股书显示,金山云的主营业务分为公有云和行业云两部分。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金山云客户数为 7951 名,涉及多个垂直行业,包括视频、公共服务、医疗健康、游戏及金融服务等。其中,金山云主要业务为公有云。

其中视频、游戏和金融是其重点发力的垂直领域,在视频方面,其客户包括字节跳动、爱奇艺和哔哩哔哩;在游戏方面,其客户包括巨人网络、完美世界、西山居和掌趣科技;在金融方面,其客户包括建设银行和华泰证券等。

一方面,在不断投入之下,金山云的营业收入增长表现也不错。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企业年营收分别为39.56亿元、65.77亿元、90.6亿元,即将突破百亿大关。两次上市以来,金山云的营收一直处于稳步增长。

但另一方面,从行业来看,云计算领域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大多数厂商都难以跳出烧钱的怪圈。据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介绍,“公有云业务相对标准化,投入高,竞争激烈,在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之后就形成了门槛。国内公有云龙头阿里云经过13年后,在2022财年才实现了EBITA首次盈利。金山云属于公有云市场的中小玩家,受制于价格战和规模效应不足等因素,目前亏损是普遍现象。”

因此,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过去三年,金山云一直处于亏损当中,并且亏损呈现出加大趋势。2019年至2021年,其运营亏损分别为11.43亿元、12.07亿元、18.1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1.11亿元、9.62亿元、15.92亿元。仅2022年一季度,金山云亏损就已经达到5.33亿元,同比增长五成。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金山云净亏损就已经达到40亿元。

而根据此前美股上市招股书可以看出,2017年至2019年,其经营亏损为7.27亿元、9.79亿元以及11.43亿元。可以看出,第一次上市之后,金山云也没能扭转亏损局面。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金山云表示,净亏损主要来自营业成本及为发展业务而作出的投资。并且预计随着金山云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的成本及费用绝对金额将增加。此外,金山云拟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进行大量投资,以扩大基础设施、改进技术以及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这预计将导致公司的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持续增加。

另外,当前,金山软件、小米集团以及雷军,仍然为金山云的三大股东,不过持股比例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分别为37.4%、11.82%及11.82%。同时,金山软件和小米集团均为金山云的现有客户,2021年来自两家公司的收入分别占金山云总收入的10.9%和2.2%。

距离十年赌约还剩不到一年时间,在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警告的情况下,双重主要上市使得两个交易所的股价表现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摆脱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低估值,规避相关风险,另外双重主要上市公司的股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有望成为沪港通与深港通标的,便于内地投资者投资。今年以来,已经有知乎、贝壳、阿里巴巴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回港上市或提交申请。加入双重主要上市阵营,会为金山云带来转机吗?

03、港股云服务商市场,还有金山云的位置吗?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91亿元,增速56.7%;2021年该市场规模达到3102亿元,增速48.4%。而雷军当时之所以选择成立金山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巨大的市场前景。

在这背后,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相当拥挤。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厂商中,既有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等云巨头厂商,也有微软、亚马逊、谷歌这类跨国云巨头的参与,另外还衍生出了一些垂直领域的云服务厂商。

应对竞争,雷军给出的策略是“巨头吃肉我们喝汤”“只要3-5家里面有我们,我们就一定能成功。”中立占位,多云部署趋势下,瞄准企业的第二朵云选择。

金山云打出“中立”策略,即不属于任何从事广泛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云服务商,避免与客户形成竞争,从而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腾讯旗下的腾讯云等头部云厂商形成差异化,有助于金山云拓展市场。

据金山云招股书,其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云服务商。2020年,金山云营收增速曾高达72.6%。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增速一路下降,到2022年一季度,增速降至19.87%。很显然,这种独立打法仍然无法避免金山云逐渐边缘化。

若具体到金山云的主要业务,公有云市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从调研机构IDC发布的跟踪报告中可见一斑。

2017年上半年,金山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中的份额约为6.5%,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云和腾讯云,后两者市场份额分别是47.6%和9.6%。并且与第二名的腾讯云差距不大。

但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金山云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89%,排名降至第八。在金山云之前,阿里云依旧占据第一,华为云后来居上跃至第二,腾讯云守住了第三的位置。另外,三大运营商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作为踢馆选手也都纷纷赶超金山云,“喝汤”的目标也有些难以完成。

另外,金山云使用的是广为人知的“大客化策略”。这也为金山云带来风险,当大部分的收益来自小部分的客户,企业就会十分被动。

例如,2019年金山云财务数据显示,一位外部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超过30%,市场普遍认为,该大客户高度疑似字节。

不过,2020年字节跳动上线了火山引擎。到2021年下半年,字节跳动已经有95%的业务都在自建数据中心和自家云服务上。字节跳动也从金山云过去的“金主”变成了如今的竞争对手。

另外,客户的流失并不是个例。2019年至2021年间,金山云来自优质客户(年收入超过70万元的客户)的总收入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97.4%、98.1%及98.2%。但在净客户收入留存率方面,分别录得155%、146%及114%,这意味着,客户流失正在加剧。

这种情况下,小米的占比便逐渐提升。同期内来自小米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4.4%、10.0%、8.5%及10.9%,回升至2020年水平。有小米及雷军加持,也不至于太惨。

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市值曾一度冲上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1200亿元。而如今,最新股价较高点已经缩水超过95%。回看2020年在美股上市时,正是因为金山云是当时美股唯一一个中国纯云服务商,所以当时备受投资者青睐。而这一次,如果金山云能在港双重上市成功,将成为港股唯一的纯正云标的。能否借此稀缺性实现逆袭?还需要等待市场反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跌去千亿市值后,雷军港股“第三子”来了

如果金山云能在港双重上市成功,将成为港股唯一的纯正云标的。

文 | 融中财经 艾希

编辑 | 吾人

近日,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网站显示,独立云服务商金山云已经提交上市申请。

2020年5月8日,金山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天,金山云开盘即大涨超20%,随后股价一路走高,涨幅超过40%。截止收盘,金山云市值为47.74亿美元。雷军也借此使得个人身家增加了7.5亿美元。

如今,两年过去,昔日的辉煌场景已经不再。大环境下,中概股面临困境,纷纷选择回港上市。而在金山云内部,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金山云净亏损分别为11.11亿元、9.62亿元、15.92亿元以及5.33亿元。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金山云净亏损就已经达到40亿元。

雷军曾说“集团层面赌未来十年的,就是金山云。”但面临越发拥挤的云计算市场,以及不断进攻的竞争对手,金山云的地位正岌岌可危。2021年第三季度,金山云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89%,排名降至第八。华为云、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等均已赶超金山云。

回到港股,又能为金山云带来什么?

01、雷军港股“第三子”来了

金山云在美股上市时,雷军曾表示,这算是“梦想成真”。

2011年,金山软件正处在下行通道,收盘价只有4.4港元/股。危难之时,雷军临危受命,成为金山集团董事长。上任之后,他对金山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选择聚焦核心业务,推动业务的子公司化,并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其中一项重要变革便是做了金山云。

当时,云服务在国外早已经是风起云涌,但在国内却才刚刚起步。雷军和金山团队判断,云服务将是TMT行业最持久强劲的风口。很快,金山软件就正式宣布将金山快盘业务分拆,成立金山云独立子公司,自此拉开了金山正式进军云计算的序幕。

一开始,雷军就已经意识到云服务需要靠大量的钱才能堆出来。雷军拍板后,金山集团便在金山云项目上投入10亿美元,并把所有资源都拿来做金山云。

用雷军的话来说,“金山云绝对是靠不怕死冲出来的,以金山的规模要抗住云服务的巨额投资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高额投入的压力之下,金山云背后也有诸多VC/PE陪伴。

天眼查显示,成立十年以来,金山云已经完成9轮融资。背后资本包括小米集团、金山软件、IDG资本、华夏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FutureX天际资本等。成立当年,便获得了小米集团投资的182万美元。

此后,金山云基本上每年都会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交易金额规模最大的莫过于2018年完成的D轮融资,总额达到7.2亿美元,公司投后估值达23.73亿美元,背后投资机构包括中民投、金山软件、光远资本、顺为资本等,刷新了当时中国云行业融资额和估值最高纪录。机构方面,2015年及2016年,IDG资本连续参与金山云两轮融资,是陪伴金山云时间最久的外部投资机构。

另外,为金山云倾注了多年心血的雷军,也为金山云拉来不少融资。除了2012年联合小米集团的天使轮投资。2014年,小米集团再次为金山云注资数亿元人民币,持股也随之增至20.76%。2018年金山云的D轮融资中,雷军发起的顺为资本也在其中。

2020年5月8日,金山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此之前,受瑞幸造假事件影响,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信任度降低,已经数月没有中国企业赴美IPO了。但是金山云内部认为,美国To B的上市公司如亚马逊和Salesforce等已经让背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收获了丰厚的回报,美国的资本市场及市场环境更适合金山云体现价值。经过谨慎的对比,并冒着巨大的风险,金山云最终仍选择赴美上市。

上市当天,金山云开盘即大涨超20%,随后股价一路走高,涨幅超过40%。当天收盘,金山云市值为47.74亿美元。彼时,金山云最大股东为金山软件,持有53.8%股权;此外,小米公司也持有金山云15.8%股权。而雷军作为金山软件和小米的实际控制人,个人对金山云的持股比例也达到15.8%。以该市值计算,金山云上市,使雷军个人身家又增加了7.5亿美元。若这次港股上市成功,雷军也将在港股拥有第三家相互关联的上市主体。

02、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亏了40亿

如今,在美上市两年之后,金山云选择回港上市,这一时间节点,恰恰是雷军十年赌约将至之时。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雷军曾表示,“集团层面赌未来十年的,就是金山云。”

那么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与美股上市时的光鲜一幕不同。仅仅半年后,金山云美股股价便跌至3.28美元/股,较发行价跌超80%,总市值不足10亿美元。如今,金山云美股市值仅为8亿美元。

在这背后,不得不说的是金山云业务的疲软之态。招股书显示,金山云的主营业务分为公有云和行业云两部分。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金山云客户数为 7951 名,涉及多个垂直行业,包括视频、公共服务、医疗健康、游戏及金融服务等。其中,金山云主要业务为公有云。

其中视频、游戏和金融是其重点发力的垂直领域,在视频方面,其客户包括字节跳动、爱奇艺和哔哩哔哩;在游戏方面,其客户包括巨人网络、完美世界、西山居和掌趣科技;在金融方面,其客户包括建设银行和华泰证券等。

一方面,在不断投入之下,金山云的营业收入增长表现也不错。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企业年营收分别为39.56亿元、65.77亿元、90.6亿元,即将突破百亿大关。两次上市以来,金山云的营收一直处于稳步增长。

但另一方面,从行业来看,云计算领域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大多数厂商都难以跳出烧钱的怪圈。据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介绍,“公有云业务相对标准化,投入高,竞争激烈,在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之后就形成了门槛。国内公有云龙头阿里云经过13年后,在2022财年才实现了EBITA首次盈利。金山云属于公有云市场的中小玩家,受制于价格战和规模效应不足等因素,目前亏损是普遍现象。”

因此,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过去三年,金山云一直处于亏损当中,并且亏损呈现出加大趋势。2019年至2021年,其运营亏损分别为11.43亿元、12.07亿元、18.1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1.11亿元、9.62亿元、15.92亿元。仅2022年一季度,金山云亏损就已经达到5.33亿元,同比增长五成。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金山云净亏损就已经达到40亿元。

而根据此前美股上市招股书可以看出,2017年至2019年,其经营亏损为7.27亿元、9.79亿元以及11.43亿元。可以看出,第一次上市之后,金山云也没能扭转亏损局面。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金山云表示,净亏损主要来自营业成本及为发展业务而作出的投资。并且预计随着金山云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的成本及费用绝对金额将增加。此外,金山云拟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进行大量投资,以扩大基础设施、改进技术以及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这预计将导致公司的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持续增加。

另外,当前,金山软件、小米集团以及雷军,仍然为金山云的三大股东,不过持股比例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分别为37.4%、11.82%及11.82%。同时,金山软件和小米集团均为金山云的现有客户,2021年来自两家公司的收入分别占金山云总收入的10.9%和2.2%。

距离十年赌约还剩不到一年时间,在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警告的情况下,双重主要上市使得两个交易所的股价表现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摆脱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低估值,规避相关风险,另外双重主要上市公司的股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有望成为沪港通与深港通标的,便于内地投资者投资。今年以来,已经有知乎、贝壳、阿里巴巴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回港上市或提交申请。加入双重主要上市阵营,会为金山云带来转机吗?

03、港股云服务商市场,还有金山云的位置吗?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91亿元,增速56.7%;2021年该市场规模达到3102亿元,增速48.4%。而雷军当时之所以选择成立金山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巨大的市场前景。

在这背后,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相当拥挤。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厂商中,既有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等云巨头厂商,也有微软、亚马逊、谷歌这类跨国云巨头的参与,另外还衍生出了一些垂直领域的云服务厂商。

应对竞争,雷军给出的策略是“巨头吃肉我们喝汤”“只要3-5家里面有我们,我们就一定能成功。”中立占位,多云部署趋势下,瞄准企业的第二朵云选择。

金山云打出“中立”策略,即不属于任何从事广泛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云服务商,避免与客户形成竞争,从而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腾讯旗下的腾讯云等头部云厂商形成差异化,有助于金山云拓展市场。

据金山云招股书,其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云服务商。2020年,金山云营收增速曾高达72.6%。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增速一路下降,到2022年一季度,增速降至19.87%。很显然,这种独立打法仍然无法避免金山云逐渐边缘化。

若具体到金山云的主要业务,公有云市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从调研机构IDC发布的跟踪报告中可见一斑。

2017年上半年,金山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中的份额约为6.5%,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云和腾讯云,后两者市场份额分别是47.6%和9.6%。并且与第二名的腾讯云差距不大。

但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金山云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2.89%,排名降至第八。在金山云之前,阿里云依旧占据第一,华为云后来居上跃至第二,腾讯云守住了第三的位置。另外,三大运营商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作为踢馆选手也都纷纷赶超金山云,“喝汤”的目标也有些难以完成。

另外,金山云使用的是广为人知的“大客化策略”。这也为金山云带来风险,当大部分的收益来自小部分的客户,企业就会十分被动。

例如,2019年金山云财务数据显示,一位外部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超过30%,市场普遍认为,该大客户高度疑似字节。

不过,2020年字节跳动上线了火山引擎。到2021年下半年,字节跳动已经有95%的业务都在自建数据中心和自家云服务上。字节跳动也从金山云过去的“金主”变成了如今的竞争对手。

另外,客户的流失并不是个例。2019年至2021年间,金山云来自优质客户(年收入超过70万元的客户)的总收入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97.4%、98.1%及98.2%。但在净客户收入留存率方面,分别录得155%、146%及114%,这意味着,客户流失正在加剧。

这种情况下,小米的占比便逐渐提升。同期内来自小米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4.4%、10.0%、8.5%及10.9%,回升至2020年水平。有小米及雷军加持,也不至于太惨。

两次上市之间,金山云市值曾一度冲上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1200亿元。而如今,最新股价较高点已经缩水超过95%。回看2020年在美股上市时,正是因为金山云是当时美股唯一一个中国纯云服务商,所以当时备受投资者青睐。而这一次,如果金山云能在港双重上市成功,将成为港股唯一的纯正云标的。能否借此稀缺性实现逆袭?还需要等待市场反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