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家气候中心:本轮高温已持续64天,为1961年来最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家气候中心:本轮高温已持续64天,为1961年来最强

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中央气象台8月17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8天发布高温预警。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今年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东部、内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超过30天。

夏季以来,豫苏皖浙鄂赣黔川陕新10省(区)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湘鲁甘宁云沪6省(区、市)为历史同期第2多,闽渝为第3多。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湖北竹山(44.6℃),重庆北碚(44.5℃)、奉节(44.4℃)、巫溪(44.0℃),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及以上。

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8月17-26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综合研判,我国此次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综合强度将进一步增强。

此前在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而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在中国气象局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极端事件可能会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更加的敏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家气候中心:本轮高温已持续64天,为1961年来最强

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中央气象台8月17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8天发布高温预警。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今年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东部、内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超过30天。

夏季以来,豫苏皖浙鄂赣黔川陕新10省(区)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湘鲁甘宁云沪6省(区、市)为历史同期第2多,闽渝为第3多。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湖北竹山(44.6℃),重庆北碚(44.5℃)、奉节(44.4℃)、巫溪(44.0℃),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及以上。

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8月17-26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综合研判,我国此次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综合强度将进一步增强。

此前在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而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在中国气象局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极端事件可能会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更加的敏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