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iPhone的神话将结束,智能手机十年大拐点即将到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iPhone的神话将结束,智能手机十年大拐点即将到来

我们称之为大洗牌,更多人视之为大机遇。

图片来源:Unsplash-Gilles Lambert

文|智谷趋势

01 退潮

在2016年后,智能手机行业就已进入了存量市场,但今年的下降来得异常陡峭。

2022年1-6月,中国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

事实证明,当供应链存在问题,消费需求也极度疲软时,即便苹果的股价也要大跌22%。

就好像,过山车在顶峰徘徊几秒之后,急转直下。

“电子一条街”的华强北,很多挂上了美妆和美食的招牌;魅族卖给了吉利,一代传奇的黄章就此告别;手机产业链的工厂,排着队挤入智能汽车的赛道……

主要叙事的地标和注脚,都被改变了模样,从正在进行时变成了历史。

从深圳、东莞的流水线退下来的工人,和从后厂村、望京的写字楼毕业的白领,脸上都带着同样的表情。

那是一个大时代谢幕时的狼狈和迷茫。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互为两仪、螺旋上升,在过去十年掀起的经济狂飙,彻底改变了一代人,却也随着创新的迟缓、行业的寒冬戛然而止。

波浪式前进,有浪巅就有退潮。唯有变化不会停止。

在不确定性中,这些大企业能够抓住的确定性,唯有创新。

02 如履薄冰

早在2012年,美国《大西洋月刊》就给这个欣欣向荣的万亿大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智能手机会在5年之后,就进入增速放缓的“高原期”。

没人想到,他们的预见是对的。

在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越过了历史高点,之后连年下滑;而市场格局经过剧烈淘汰卡位之后,头部的企业也基本固定了下来。

笃信“实践出真知”的企业家,内心都有过迷惘时刻:

自己的成功和失利,是不是历史进程中的随波逐流?是不是大时代电梯的起落?

如果答案为“是”,那在退潮时,他们如何对抗时代的洪流?

手机战争不是结束了,而是进入更深的维度。

企业家们引经据典、排兵布阵、重走长征路,都是殊途同归——寻找“术”之上的“道”,指引他们成就能打胜仗、长盛不衰的大业。

不管如何以史为鉴,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总免不了当局者迷。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会不断有新现象,以及所谓的风口涌现出来,诞生一个创新创业的赛道,吸引热钱涌入,媒体造势,专家站台,也撩拨得大企业们心痒痒。

贝索斯说,如果你做一件事的目光,是预判未来3年,那跟你竞争的人会很多;

如果是未来7年,人就大大减少了,很少有公司愿意做如此长期的规划;

而他自己关心的,是未来10年里,有哪些东西是不变的,把资源all in在不变的事物上。

能把握不变,究其根本,抓住主要矛盾,考验的不是企业的勇猛,而是选择与克制。

03 从颠覆者,到开辟者

毫无疑问,现在的主流叙事是创新。

靠创新去制造长期的确定性,化解身处周期底部的焦虑。

胡柏山在博鳌论坛上讲,“从科技企业的视角来看,我认为经济衰退的真正根源是缺乏新的技术革命”。

大企业往往并不畏惧与竞争对手展开攻防战、持久战,因为目标明确、摆明车马,直接干就完了;

但对不可捉摸的创新竞争,反刍求变的自我革命,企业却常常裹足不前,难以决断。

这个现象很早就被人发现,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称之为“创新者的窘境”:

很多大企业的管理优秀,善于延续性的创新,但也因为过于聚焦当下的业务和需求,而失去了创新的活力,错失了未来的机会。

正如诺基亚手机的世纪之问:我们没做错什么,但为什么我们输了?

通过对大量巨头的研究,克里斯滕提出了影响世界的“颠覆式创新”理论,在科技和消费电子崛起的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

通常来说,这个创新的过程是:

一个行业中出现了某种新技术,但它并不成熟,对中高端用户来说并不需要,所以不受巨头们的重视;

但这种技术可能具备某种相对优势,比如它让产品的价格更低,而功能对于下沉市场用户来说足够用了,那么它仍然有市场需求的基础;

创新企业从下沉市场进入后,不断完善该技术,使其功能也符合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并且仍保持价格等相对优势,那么就对传统巨头形成了竞争优势,具备颠覆性。

比尔·盖茨曾抱怨,之后交到他办公桌的提案,个个都说自己是颠覆性的。

这不是创新恐吓,因为中国手机行业的崛起,正是从颠覆之路走出来的。

中国手机公司从下沉市场起势,向上比较,性能足够的同时,价格远比苹果、三星便宜;

向下比较,他们的价格是比山寨机贵,但技术吊打、性能顶配,还形成了品牌价值。

创新是一件难而有风险的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丝不可言喻的运气。

每个成功者风光的背后,是同一条赛道上探索者的尸骸累累。

2019年,克里斯滕总结提出了“开辟式创新”:

这种创新的独特之处在于,企业能察觉到市场潜在的甚至连用户都不自知的需求,创造一种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或服务,继而开辟出一个前所未有、潜力巨大的市场。

04 战火为何而燃?

科技竞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和创新之争。

大环境在改变,危机的外力打破原有格局,市场被迫出现激烈变化之后,又会回到一个稳定状态。

我们称之为大洗牌,更多人视之为大机遇。

站在当下看,供应链的紧张和消费市场的景气度,都是一个周期中短暂的震荡。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801.7万部,同比增长9.2%,由降转增已经显露出复苏的迹象。

智能手机产业仍然存在着长期的机会和进化的空间,能熬过冬天、穿越周期的企业也会发现,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之后,关于5G、芯片、AI、元宇宙等未来科技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iPhone的神话将结束,智能手机十年大拐点即将到来

我们称之为大洗牌,更多人视之为大机遇。

图片来源:Unsplash-Gilles Lambert

文|智谷趋势

01 退潮

在2016年后,智能手机行业就已进入了存量市场,但今年的下降来得异常陡峭。

2022年1-6月,中国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

事实证明,当供应链存在问题,消费需求也极度疲软时,即便苹果的股价也要大跌22%。

就好像,过山车在顶峰徘徊几秒之后,急转直下。

“电子一条街”的华强北,很多挂上了美妆和美食的招牌;魅族卖给了吉利,一代传奇的黄章就此告别;手机产业链的工厂,排着队挤入智能汽车的赛道……

主要叙事的地标和注脚,都被改变了模样,从正在进行时变成了历史。

从深圳、东莞的流水线退下来的工人,和从后厂村、望京的写字楼毕业的白领,脸上都带着同样的表情。

那是一个大时代谢幕时的狼狈和迷茫。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互为两仪、螺旋上升,在过去十年掀起的经济狂飙,彻底改变了一代人,却也随着创新的迟缓、行业的寒冬戛然而止。

波浪式前进,有浪巅就有退潮。唯有变化不会停止。

在不确定性中,这些大企业能够抓住的确定性,唯有创新。

02 如履薄冰

早在2012年,美国《大西洋月刊》就给这个欣欣向荣的万亿大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智能手机会在5年之后,就进入增速放缓的“高原期”。

没人想到,他们的预见是对的。

在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越过了历史高点,之后连年下滑;而市场格局经过剧烈淘汰卡位之后,头部的企业也基本固定了下来。

笃信“实践出真知”的企业家,内心都有过迷惘时刻:

自己的成功和失利,是不是历史进程中的随波逐流?是不是大时代电梯的起落?

如果答案为“是”,那在退潮时,他们如何对抗时代的洪流?

手机战争不是结束了,而是进入更深的维度。

企业家们引经据典、排兵布阵、重走长征路,都是殊途同归——寻找“术”之上的“道”,指引他们成就能打胜仗、长盛不衰的大业。

不管如何以史为鉴,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总免不了当局者迷。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会不断有新现象,以及所谓的风口涌现出来,诞生一个创新创业的赛道,吸引热钱涌入,媒体造势,专家站台,也撩拨得大企业们心痒痒。

贝索斯说,如果你做一件事的目光,是预判未来3年,那跟你竞争的人会很多;

如果是未来7年,人就大大减少了,很少有公司愿意做如此长期的规划;

而他自己关心的,是未来10年里,有哪些东西是不变的,把资源all in在不变的事物上。

能把握不变,究其根本,抓住主要矛盾,考验的不是企业的勇猛,而是选择与克制。

03 从颠覆者,到开辟者

毫无疑问,现在的主流叙事是创新。

靠创新去制造长期的确定性,化解身处周期底部的焦虑。

胡柏山在博鳌论坛上讲,“从科技企业的视角来看,我认为经济衰退的真正根源是缺乏新的技术革命”。

大企业往往并不畏惧与竞争对手展开攻防战、持久战,因为目标明确、摆明车马,直接干就完了;

但对不可捉摸的创新竞争,反刍求变的自我革命,企业却常常裹足不前,难以决断。

这个现象很早就被人发现,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称之为“创新者的窘境”:

很多大企业的管理优秀,善于延续性的创新,但也因为过于聚焦当下的业务和需求,而失去了创新的活力,错失了未来的机会。

正如诺基亚手机的世纪之问:我们没做错什么,但为什么我们输了?

通过对大量巨头的研究,克里斯滕提出了影响世界的“颠覆式创新”理论,在科技和消费电子崛起的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

通常来说,这个创新的过程是:

一个行业中出现了某种新技术,但它并不成熟,对中高端用户来说并不需要,所以不受巨头们的重视;

但这种技术可能具备某种相对优势,比如它让产品的价格更低,而功能对于下沉市场用户来说足够用了,那么它仍然有市场需求的基础;

创新企业从下沉市场进入后,不断完善该技术,使其功能也符合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并且仍保持价格等相对优势,那么就对传统巨头形成了竞争优势,具备颠覆性。

比尔·盖茨曾抱怨,之后交到他办公桌的提案,个个都说自己是颠覆性的。

这不是创新恐吓,因为中国手机行业的崛起,正是从颠覆之路走出来的。

中国手机公司从下沉市场起势,向上比较,性能足够的同时,价格远比苹果、三星便宜;

向下比较,他们的价格是比山寨机贵,但技术吊打、性能顶配,还形成了品牌价值。

创新是一件难而有风险的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丝不可言喻的运气。

每个成功者风光的背后,是同一条赛道上探索者的尸骸累累。

2019年,克里斯滕总结提出了“开辟式创新”:

这种创新的独特之处在于,企业能察觉到市场潜在的甚至连用户都不自知的需求,创造一种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或服务,继而开辟出一个前所未有、潜力巨大的市场。

04 战火为何而燃?

科技竞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和创新之争。

大环境在改变,危机的外力打破原有格局,市场被迫出现激烈变化之后,又会回到一个稳定状态。

我们称之为大洗牌,更多人视之为大机遇。

站在当下看,供应链的紧张和消费市场的景气度,都是一个周期中短暂的震荡。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801.7万部,同比增长9.2%,由降转增已经显露出复苏的迹象。

智能手机产业仍然存在着长期的机会和进化的空间,能熬过冬天、穿越周期的企业也会发现,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之后,关于5G、芯片、AI、元宇宙等未来科技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