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小队》承载的希望太多了。
继观众们对《超人:钢铁之躯》和《超人大战蝙蝠侠》两部作品不温不火的反应后,导演大卫·艾亚的电影似乎成为了DC电影宇宙(或DC扩展宇宙,显然我们应该这么叫)的新动力,他为DC带来了欢乐和能量,或许这能帮助DC与漫威洪水猛兽般的票房一较高下。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自杀小队》又是华纳走错的一步棋。接下来笔者带着大家看看他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即将上映的DC拓展宇宙电影,例如《神奇女侠》,《正义联盟》,我们可不想再看到阴沉的超级英雄出现在共享宇宙,也不想再看无法理解的情节主线。
1. 信任导演
《自杀小队》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据《好莱坞报道》称,三月《超人大战蝙蝠侠》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华纳便有些恐慌,继而插手干涉了艾亚的电影拍摄。目前看来,这篇报道还是说得很在理。
公司对艾亚的眼光和指导缺乏信心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已经让他担当导演,那么他们就应该对他有信心,并且信任他,而不是各执一词,将电影的拍摄拉扯得四分五裂,最后勉强拼凑,完成这部四不像的电影。
2. 放缓节奏
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有一种趋势——疯狂的冲向共享宇宙,而这样做对任何一部电影都没有好处。这不是一场竞赛,而且就算是,漫威也已经跑赢了,所以华纳就应该把速度降下来,节奏放缓。
华纳已经将电影计划宣布至2020年,但是它的第二部电影都离上映还远着呢。相比于慢工出细活的策略,他们太心急了——然后就像《自杀小队》印证的那样,崩了。
再看漫威漫画宇宙,他们就很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走向胜利。DC控制着这个星球上大部分的标志性超级英雄——他们完全能够花点时间,慢慢地雕琢下蝙蝠侠,超人和神奇女侠的电影质量。他们也不需要一直推出新角色,用花里胡哨的动作特效直逼观众的咽喉,这些动作场面对英雄的性格塑造没有一点帮助。
所以慢下来吧,不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 别那么严肃
有评论者开玩笑说,DC拓展宇宙只有黑夜,不过他们说的也八九不离十。在现在已有的三部电影中,色调都很暗,他们倾向于在最昏暗的光线下描绘角色。我们可以相信几年前的谣言,华纳为DC拓展宇宙设定了“不开玩笑的政策”,尽管《自杀小队》(有点)尝试在电影中注入一点幽默元素,但是一点也不好笑。相比于喜剧段子手,艾亚更以刚毅著称——是时候投资几个有幽默天赋的作者和导演了。
4. 考虑多元化
DC的电影没有多元性。Lois Lane简直就只有两个动作:一,直勾勾地盯着超人的肌肉;二,扮演落难的女子。《自杀小队》也不例外,女性角色的待遇依然很糟糕,斜眼看着哈莉·奎因,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除了哭戏和旋转就没有别的戏份了,而且…好吧…无论演的什么,Katana总是和她们一起。
扎克·施奈德和他有争议的女权主义凭证坐阵创意指导,但这对电影毫无帮助。
但是《神奇女侠》的女主演和导演提出了一个模糊的承诺,她们说下一部DC电影不会再如此恶劣地对待女性了。
这个对华纳而言是个好机会,因为漫威宇宙至今还未向不叫克里斯的非白人演员提供机会,而华纳则集中火力将《神奇女侠》作为多元化的捧红目标(这比漫威的首部女性主演电影《漫威队长》早了一两年),所以说这个机会有可能扭转DC拓展宇宙的落后局势。
我们是否还敢奢望华纳会将首部主流LGBT超级英雄搬上大荧幕?我们想想就好了。
5. 向小屏幕学习
提出这些建议最沮丧的一点就是:它们全部都在DC的电视节目中早已实施。
华纳已经表明它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共享宇宙/多元宇宙,其中一个宇宙还要有幽默感。在分拆独演戏份之前,它已经测试了他们的新角色。每一个单元都有它们的既定基调——从绿箭侠的刚毅到闪电侠的搞笑——这和DC拓展宇宙以往的冷酷严肃有所不同。
格里格·伯兰蒂(Greg Berlanti),Andrew Kreisberg和马克·古根海姆(Marc Guggenheim)也为整个节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有力的指导给节目带来了控制感,这就好像漫威工作室的主席Kevin Feige的牧羊式策略——这和DC拓展宇宙的员工们一直在持续的恐慌中工作是完全相反的。
换句话说,华纳压根就不需要高瞻远瞩,也无需寻求如何建立一个共享宇宙的模范。
6. 冷静下来
无论我们怎么想,华纳的DC电影还是一直表现出色。当然,他们可能不如漫威那么好,但是他们依然在不断地打破纪录,捞金捞到手软。
他们应该静下来慢慢地花时间搞搞电影质量。蝙蝠侠永远都是票房保证。不要再恐慌了,想想你们要做什么,华纳,我们知道你可以做到。
翻译:赵雪白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