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IPO终止潮再现!第三轮现场检查撤回率达30%,涉及这些投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IPO终止潮再现!第三轮现场检查撤回率达30%,涉及这些投行

有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部分项目存在“带病闯关”,也有可能有的投行执业质量不高,工作存在疏漏。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陈靖

IPO市场再现终止潮

8月份以来,6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主动选择了撤回,撤回率达到30%。其中,主板成为此次现场检查撤单的“重灾区”,6家撤单项目中除1家来自创业板外,其余5家均来自主板。涉及的券商分别包括招商证券、东莞证券国元证券民生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等。

7月15日,中证协发布的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显示涉及企业共有20家。具体来看,有14家为沪深主板IPO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2家科创板企业。

从时间上看,本次撤回最快的两家企业已在2022年7月28日的截止日前完成了撤退,其他4家也于8月4日前递交了申请撤回材料。

据《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检查对象确定后,审核或注册部门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查对象和中介机构,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撤回首发申请的,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回顾今年前两轮IPO现场检查,首轮9家被抽中的企业中有4家撤回材料,撤回率达到44%。第二轮抽中2家IPO企业,都未有撤回。而2021年初的现场检查中,20家企业里有16家撤回,撤回比例高达80%。

有投行人士表示,部分企业撤材料的原因可能与前期保荐机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有关,担心现场检查查出一些未被充分披露的问题,对企业的IPO造成影响。此外,有些企业可能确实存在业绩真实性问题,经不起监管层的现场检查。

针对撤回资料的拟IPO企业,沪深交易所曾明确表示,对于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绝不能“一撤了之”,也绝不允许“带病闯关”。

7月至今IPO市场出现新一轮终止潮,再度受到市场关注。

目前,两市IPO排队公司超过千家,今年7月初一度接近1100家。但是,在IPO排队企业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有多家公司终止上市。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从7月份到8月中旬,共有45家企业终止上市进程,其中,仅8月8日一天就有7家IPO公司终止审查。

从保荐机构分布来看撤回数量最多的是国泰君安,7家IPO终止,其次是中金公司,5家IPO终止,再次是海通证券,4家IPO终止。此外,华泰联合证券、民生证券、中信证券也分别有3家IPO终止。

东方承销保荐国金证券长江承销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分别有2家,东莞证券国元证券申港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太平洋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以及中天国富分别有1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招商证券

3.6k
  • 金城医药(300233.SZ):公司已上市+正在研发的合成生物学品种有20余种
  • 招商证券:拟聘任毕马威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增长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IPO终止潮再现!第三轮现场检查撤回率达30%,涉及这些投行

有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部分项目存在“带病闯关”,也有可能有的投行执业质量不高,工作存在疏漏。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陈靖

IPO市场再现终止潮

8月份以来,6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主动选择了撤回,撤回率达到30%。其中,主板成为此次现场检查撤单的“重灾区”,6家撤单项目中除1家来自创业板外,其余5家均来自主板。涉及的券商分别包括招商证券、东莞证券国元证券民生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等。

7月15日,中证协发布的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显示涉及企业共有20家。具体来看,有14家为沪深主板IPO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2家科创板企业。

从时间上看,本次撤回最快的两家企业已在2022年7月28日的截止日前完成了撤退,其他4家也于8月4日前递交了申请撤回材料。

据《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检查对象确定后,审核或注册部门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查对象和中介机构,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撤回首发申请的,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回顾今年前两轮IPO现场检查,首轮9家被抽中的企业中有4家撤回材料,撤回率达到44%。第二轮抽中2家IPO企业,都未有撤回。而2021年初的现场检查中,20家企业里有16家撤回,撤回比例高达80%。

有投行人士表示,部分企业撤材料的原因可能与前期保荐机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有关,担心现场检查查出一些未被充分披露的问题,对企业的IPO造成影响。此外,有些企业可能确实存在业绩真实性问题,经不起监管层的现场检查。

针对撤回资料的拟IPO企业,沪深交易所曾明确表示,对于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绝不能“一撤了之”,也绝不允许“带病闯关”。

7月至今IPO市场出现新一轮终止潮,再度受到市场关注。

目前,两市IPO排队公司超过千家,今年7月初一度接近1100家。但是,在IPO排队企业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有多家公司终止上市。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从7月份到8月中旬,共有45家企业终止上市进程,其中,仅8月8日一天就有7家IPO公司终止审查。

从保荐机构分布来看撤回数量最多的是国泰君安,7家IPO终止,其次是中金公司,5家IPO终止,再次是海通证券,4家IPO终止。此外,华泰联合证券、民生证券、中信证券也分别有3家IPO终止。

东方承销保荐国金证券长江承销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分别有2家,东莞证券国元证券申港证券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太平洋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以及中天国富分别有1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