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要共同做一件事:开放减碳专利技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要共同做一件事:开放减碳专利技术

该专委会由腾讯牵头,联合国外内企业共同组建公益性质专利池,开放其技术专利,免费许可给成员单位使用,不能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来源:视觉中国

互联网头部企业们这次在减碳上达成一致,把节能减碳专利公开,加速技术的应用推广。

823日,2022中国产业互联网(江门)峰会碳中和开放专利技术与应用分论坛在广东召开。会上,腾讯、微软中国、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快手、蚂蚁集团、美团、万科、威胜信息等10家企业联合宣布,共同组成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及开放技术联盟。

碳中和专委会表示将公开节能减碳相关专利技术,并向成员单位开放,首轮将免费共享189项专利技术。首轮公开的专利技术,涉及计算优化、存储节约、网络资源节省、机房数据中心、设备能耗控制、交通节能减排、建筑节能等方面。

该专委会由腾讯牵头,联合国外内企业共同组建公益性质专利池,开放其技术专利,免费许可给成员单位使用,不能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在对外碳中和的合作方面,腾讯SSV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在会上表示希望做三件事情:首先,在消费端,推动消费者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其次,在技术端,帮助孵化一些目前看来经济上或者技术上不太成熟、但未来可能对中国低碳转型有重大意义的一些低碳技术,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储能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第三,在产业端,发挥腾讯在数字化领域的能力帮助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传统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如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

许浩提到,碳中和目前面临的一个最显著的挑战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放一些专利技术,可以推动全产业快速应用相关的技术。

一项技术从概念到产业化需要好几十年时间,在不同场景都有使用价值。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吕学都表示,数字技术在碳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不论是在统计国家、地方的碳排放,还是做企业、产品和个人的碳账户时,数据搜集上都存在困难。

吕学都还表示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减碳,此类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不如大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碳盘查和碳减排就会更加困难,而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此类企业管好碳账,还可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

另外,吕学都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要关注农村和城镇。农村是未来大量获得零碳能源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面临着量大面广的困难,数字技术在其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月,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下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推进绿色低碳城镇、乡村、社区建设、运行等环节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研究,加快突破建筑高效节能技术,建立新型建筑用能体系。

通过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及开放技术联盟,不同企业间进行合作,帮助技术研发的企业,让大量的低碳技术跨过死亡之谷,进入市场,能够为社会所用。吕学都在会上谈到。

科技部还在《实施方案》中提到,遴选、支持500家左右低碳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一批低碳科技领军企业。《实施方案》还鼓励科技企业积极主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提升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立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

根据碳中和专委会官网,目前其开放技术联盟已经公开有221项专利。此外,官网中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中还提到,专利池中专利的专利许可不因成员退出联盟而终止。

联盟中的几家互联网企业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碳中和路线图。

今年2月,腾讯发布了碳中和行动路线图,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去年12月,阿里巴巴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并且提出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于2035年前较2020年减碳排15亿吨。京东在今年的ESG报告中也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此外,几家互联网企业也在碳中和领域有所布局。去年6月,美团投入5亿元设立青山科技基金,将着眼于推动行业先进绿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今年6月,腾讯对外发布了两款能源行业产品,其设立的碳中和实验室主要探索孵化碳中和领域科技项目。

同样在这次联盟名单中的微软,其在2020年时就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到2050 年,微软还将从大气环境中消除部分碳排放。微软还在内部实行碳税政策,收费范围不仅包括公司直接排放,并且扩大至企业的价值链。去年,微软发布了微软可持续发展云,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管理服务。

作为地产发展商的万科也参与了此次联盟,万科名誉主席办公室主任王唯唯在会上表示,其近期正在和华为、隆基、吉利等企业商讨,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例如腾讯的“至信链”,来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碳中和行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腾讯

5.4k
  • 万万没想到,恒生科技也是“高股息”
  • 益丰药房(603939.SH):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20.89%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要共同做一件事:开放减碳专利技术

该专委会由腾讯牵头,联合国外内企业共同组建公益性质专利池,开放其技术专利,免费许可给成员单位使用,不能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来源:视觉中国

互联网头部企业们这次在减碳上达成一致,把节能减碳专利公开,加速技术的应用推广。

823日,2022中国产业互联网(江门)峰会碳中和开放专利技术与应用分论坛在广东召开。会上,腾讯、微软中国、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快手、蚂蚁集团、美团、万科、威胜信息等10家企业联合宣布,共同组成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及开放技术联盟。

碳中和专委会表示将公开节能减碳相关专利技术,并向成员单位开放,首轮将免费共享189项专利技术。首轮公开的专利技术,涉及计算优化、存储节约、网络资源节省、机房数据中心、设备能耗控制、交通节能减排、建筑节能等方面。

该专委会由腾讯牵头,联合国外内企业共同组建公益性质专利池,开放其技术专利,免费许可给成员单位使用,不能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在对外碳中和的合作方面,腾讯SSV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在会上表示希望做三件事情:首先,在消费端,推动消费者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其次,在技术端,帮助孵化一些目前看来经济上或者技术上不太成熟、但未来可能对中国低碳转型有重大意义的一些低碳技术,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储能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第三,在产业端,发挥腾讯在数字化领域的能力帮助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传统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如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

许浩提到,碳中和目前面临的一个最显著的挑战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放一些专利技术,可以推动全产业快速应用相关的技术。

一项技术从概念到产业化需要好几十年时间,在不同场景都有使用价值。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吕学都表示,数字技术在碳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不论是在统计国家、地方的碳排放,还是做企业、产品和个人的碳账户时,数据搜集上都存在困难。

吕学都还表示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减碳,此类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不如大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碳盘查和碳减排就会更加困难,而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此类企业管好碳账,还可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

另外,吕学都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要关注农村和城镇。农村是未来大量获得零碳能源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面临着量大面广的困难,数字技术在其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月,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下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推进绿色低碳城镇、乡村、社区建设、运行等环节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研究,加快突破建筑高效节能技术,建立新型建筑用能体系。

通过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及开放技术联盟,不同企业间进行合作,帮助技术研发的企业,让大量的低碳技术跨过死亡之谷,进入市场,能够为社会所用。吕学都在会上谈到。

科技部还在《实施方案》中提到,遴选、支持500家左右低碳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一批低碳科技领军企业。《实施方案》还鼓励科技企业积极主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提升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立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

根据碳中和专委会官网,目前其开放技术联盟已经公开有221项专利。此外,官网中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中还提到,专利池中专利的专利许可不因成员退出联盟而终止。

联盟中的几家互联网企业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碳中和路线图。

今年2月,腾讯发布了碳中和行动路线图,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去年12月,阿里巴巴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并且提出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于2035年前较2020年减碳排15亿吨。京东在今年的ESG报告中也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

此外,几家互联网企业也在碳中和领域有所布局。去年6月,美团投入5亿元设立青山科技基金,将着眼于推动行业先进绿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今年6月,腾讯对外发布了两款能源行业产品,其设立的碳中和实验室主要探索孵化碳中和领域科技项目。

同样在这次联盟名单中的微软,其在2020年时就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到2050 年,微软还将从大气环境中消除部分碳排放。微软还在内部实行碳税政策,收费范围不仅包括公司直接排放,并且扩大至企业的价值链。去年,微软发布了微软可持续发展云,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管理服务。

作为地产发展商的万科也参与了此次联盟,万科名誉主席办公室主任王唯唯在会上表示,其近期正在和华为、隆基、吉利等企业商讨,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例如腾讯的“至信链”,来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碳中和行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