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景源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9月1日-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今年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五周年。五年来,大会给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办会只是一个手段,要与人工智能高地发展循环联动, 更高、更快、发展。”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大会已与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形成循环联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据吴金城介绍,自2018年首届起,四届大会共举办300多场论坛、活动,一批重大政策在会上研讨或发布,引领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方向。
比如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22条”(《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全国首个算法创新行动计划、首个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等政策在大会上发布。
“目前,上海正在制定全国首部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也离不开历届大会AI法治、AI安全、AI治理等论坛的成果积淀,还离不开人工智能专家治理委员会的贡献。”吴金城说,历届大会发布的上百部人工智能专业领域重磅报告、重要倡议,涵盖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商业落地、规范治理各个方面,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高端智库平台。

大会重要的平台作用,也吸引全球行业人工智能人才参会落“沪”。
据悉,历届大会参会的学界大咖、领军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超过2000名,其中图灵奖得主14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国内外院士258名,国际科技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投资机构负责人超过200名。
人工智能大会带动了一批重大创新机构、产业项目落户,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白玉兰开源平台等。WAIC开发者生态辐射超过100万名开发者。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人工智能人才从2018年10万人增长到2021年18万人,人才高地建设初具规模。
人工智能大会也在持续推动全球产业合作共赢。
吴金城透露,2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在历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包括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商汤等企业;200余项企业创新产品在大会上首发首秀,走向国内外市场。
此外,大会还发布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重卡、临港数字孪生城等20多个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全球顶级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大会构建产业科技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生态,签约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联合中金、国盛、云峰等头部基金打造“基金超市”,一大批项目实现产融对接。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从2018年的‘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到今年的‘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反映了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成长历程。我们相信,第五年新一届大会的举办,将助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吴金城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