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的夏天,注定会成为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难以忘记的记忆。持续的极端高温、不断反复的疫情、各行各业限电……以及自8月18日以来,南川、江津、涪陵、巴南、北碚等区县的森林火灾,牵动着这座城市每个人的心,也让更多人明白深爱这座英雄之城的原因。
每个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人,都在心底问询自己,在如此严峻的考验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因此,我们在新闻里看见了那些“逆行者”的身影,有95岁外婆熬夜为重庆救火队员煮粥、有重庆最帅骑士用心爱的摩托背篼运送救援物资、有人民子弟兵奋战山火后席地而躺、有因过度劳累累倒在地的村民和志愿者......一幅幅画面,描摹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重庆雄起”是山城人民的坚定信念。
在这支逆行的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些普通又平凡的身影来自重庆杂技艺术团,在单位他们是出色的员工、是优秀的杂技演员,在家乡有难之时,他们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勇往直前,在救灾一线他们尽显重庆杂技艺术团男儿本色为守护家园!这个夏天,我们记住了:何道友、朱攀、孙强、张晟嘉、王武强、努尔艾力·吾拉木、何高健 、许传斌、王东东。

全家出动,义不容辞
8月21日,重庆巴南区界石镇发生山火。身为界石人,看见自己的家乡因火灾出现在新闻上的时候,重庆杂技艺术团舞美工程部的何道友的心悬了起来。“我的老婆是最先行动的,一直坚守在前线阵地,回家的时候衣服都臭了,我的亲哥也在现场运送物资,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家乡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了。”于是,何道友和同事朱攀一同以重庆杂技艺术团志愿者的名义报名加入灭火工作的队伍。
在山火燃烧后的现场,他们用砂石掩埋余火防止二次复燃,帮助消防战士稳固消防水带,即便现场风卷过来是一阵阵热浪,但何道友和朱攀不敢有丝毫松懈,认真地排查着沿途的灰烬。“这算不得什么,这是我们重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截至发稿前,何道友与朱攀依然在前线支援。

“尽我所能 帮助他人”
8月21日,重庆杂技艺术团杂技演员孙强在得知界石山发生森林火灾的消息后,跟随南岸区蓝天救援队走进了第一线通宵工作,与村民和民兵一起制作森林火灾隔离带。“那天没得睡意,看着火在那边烧,心里头只想着赶紧把隔离带挖好,让山火不要蔓延。”孙强说,那天晚上,山上浓烟滚滚,内心没有害怕是骗人的,但是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远远地超过了内心的害怕,尤其是看见身旁雄赳赳的志愿者队伍,他更是下定了决心。
从火灾现场回来后,24日重庆全城核酸,孙强又去核酸检测点支援维护秩序,他奔赴在每个需要他的志愿者岗位上,正如他在自己微信个性签名上写的那样:“没有时间留给遗憾,纪念生命就是怀揣信仰走在路上。”他相信每个平凡的人发出自己微弱的一点光,就能照亮黑夜、驱散所有的阴霾,而他也是如此践行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接受采访时,他对自己所作的这些仅用八个字概括,“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走过很多地方 还是最爱重庆
8月24日,重庆杂技艺术团的新疆籍杂技演员努尔艾力在抖音上看到一则新闻——北碚歇马火灾一线人员缺水,心里仿佛被揪了一下。他当下就决定报名志愿者,做完核酸后,他带着15箱水和50份盒饭出发送到物资点,而物资点到前线有三公里的崎岖山路,摩托车上不去,他就带着物资爬上山去。到了前线,他又参与到砍竹子、搬运的工作中去,他说:“与其说累,不如说是庆幸,庆幸自己有一身力气可以帮忙。”
今年三月,28岁的艾力来到重庆成为重庆杂技艺术团的一名杂技演员。喜欢重庆夜色里嘉陵江旁的万家灯火,喜欢如青春般重庆火锅的热辣与滚烫。短时间里,这座城市的热情、耿直和血性,让艾力迅速爱上了这里。
“作为重庆杂技艺术团的一名杂技演员,我生活工作在重庆的土地上,重庆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做志愿者这点小事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助人为乐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舞台之上 生活之中 重杂的信仰
受限于篇幅,重杂人面临苦难时同心协力的故事未能详尽,志愿者队伍里还有许多重杂人的身影,作为川渝本土已有71年历史的院团,成长在这座城市,为共同度过这个艰难的夏天,每个重杂人都在贡献绵薄之力。
重庆杂技艺术团积极配合重庆党委、政府的各项疫情防控和限电措施,暂停了剧场驻场演出,大多数员工居家办公,同时剧场践行绿色节能办公,将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为26 ℃及以上,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办公,为保障民生用电做贡献。
重庆雄起,我辈义不容辞。舞台上,重庆杂技艺术团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年轻人,将杂技精神艺术呈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来新的体验;生活中,他们将无所畏惧的杂技精神活成信仰,身体力行不负年少。翻过8月,这座城市依旧焕发生机,而重杂的每一个人,也在以实际行动践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