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师远去,日本商界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师远去,日本商界何去何从?

日本商界,为什么是老年人冲锋在第一线?

图片来源:Unsplash-Hunters Race

文|MIR睿工业

日本朝日电视台、NHK 8月30日消息,著名实业家、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人们不禁感叹:昭和时代最后的“经营之圣”走了!

或许很少有日本人像稻盛和夫一样受到当下中国企业家如此狂热的追捧。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我十分敬仰稻盛先生。有许多事情我是近一两年才想明白,可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想到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拥有全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但是稻盛和夫的京瓷拥有全球一流的化学家与物理学家,我们赶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随。”

由于这些商业大佬的推崇,稻盛和夫的书籍《干法》、《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拯救人类的哲学》、《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一时间“洛阳纸贵”。在一些一线城市,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稻盛和夫的书籍,当然也不乏有投机者打着稻盛哲学的幌子搞培训班,把本来熠熠生辉的思想变得铜臭味十足。

无论功过,稻盛和夫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企业家。可今天小编既不想讨论稻盛和夫是如何创立两大世界级企业京瓷、KDDI,也不想讲述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经营神话,因为以上这些前人之备述矣,无需赘言。

今天小编更关心的是,随着稻盛和夫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逝去,日本—这个曾经创造过战后经济奇迹、培养过无数大师、匠人的国家未来要靠哪些人物带领这个国家走向光明。

01 企业家“老龄化”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根据日本总务省2022年8月9日公布的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群占比增加0.27个百分点至29%,刷新199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15至64岁劳动人口减少0.10个百分点至58.99%,创新低。

在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大环境下,日本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让人嗅到古老气息,比如在中国互联网某音或者某手上传得神乎其神的日本百年老店系列。印象特别深的是日本有一家小吃店,年龄几乎与京都同岁,只卖一样东西——用竹签串起来沾酱吃的小年糕。据说这家店铺经营者已经传至第25代。

有机构在2013年对日本143万家企业做过调查,成立时间超过100年的企业多达22219家,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9家,还有7家是千年老店。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很多都是像稻盛和夫一样七八十岁的高龄还要面对着市场的挑战(稻盛和夫78岁高龄的时候决定出山帮助日航进行破产重建)。甚至他们面对的很多压力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不见得能承受得住。

日本不同创业时间企业总裁年龄结构

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1990年起调查各公司社长的年龄情况。最新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大约147万家公司的社长平均年龄60.3岁,自开始这项调查以来连续31年刷新纪录。在那些在世界范围内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MIR 睿工业统计了2021年世界五百强日本入围企业中20家企业(包括丰田、本田、日产等)掌门人的年龄发现,这些对日本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掌门人,平均年龄在69岁左右。与此相对,2021胡润百富榜上榜中国企业家平均年龄56岁。更重要的是,28位“90后”企业家上榜。足以见得后生力量多么强大!

日本公司总裁平均年龄

在这份榜单中,比较典型的是当打之年的抖音创始人38岁的张一鸣,其财富增长至2020年的3倍,增长了2300亿,超过马化腾和马云,以3400亿元跃居第二。即便达到这一成绩人已到中年,但在企业家群体中,张一鸣算是“年少有为”的典范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年龄差,人们不禁要问:在日本商界,为什么是老年人冲锋在第一线?

02 保守者优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日本这个国家的现实条件和其所孕育的文化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现实条件上来看,日本是一个岛国,相对孤立,因此总体上来说商业环境较为稳定。因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百年老店甚至千年老店也屡见不鲜。一个可以长久流传的企业,是培育长寿领导人的一个重要前提,不然你壮年的时候去创业,企业刚成立没几年就被毁了,你也没法经营很长时间。

其次日本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染,汲取了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的思想,因而日本企业实施年功序列制。年功的含义就是年龄愈大,在企业内的工龄愈长,功劳就愈大,熟练程度也就愈高。序列就是等级的意思。所以造成中高级的管理人员都是年长的现象。实行年功序列工资制的日本企业按员工入厂的年限对员工分层,入厂在2年内的叫新人层,3-5年的叫一般层,6-9年的叫中坚层,10-14 年的叫核心层,15年以上的叫监督层。该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岗位熟练程度的确随经验而增长(实际上是有天花板的)。但这一制度也存在某些庸人凭着忠诚和年限而上升的不利一面。

有些家族企业,对于继承人的考察时间线拉的非常长。有人说:在日本,儿子是选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养子、女婿和亲生儿女一样,都有继承权,能者优先,不是血缘至上。大企业的继承人往往要从底层做起,慢慢积累业绩和能力。如果继承人业绩不行,家族可以剥夺其继承权,重新安排人选。像丰田现任CEO丰田章男也是在近40多岁的年纪才被任命为丰田集团总裁。

在日本商界还有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商界(包括政界)的名人家谱,养子和入赘女婿的比例非常高,很多知名家族现在的家长和最早的祖先其实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毕竟你不能保证家族里生出来的每个人都是不世出的商业天才。

比如,成立于1908年的铃木公司(SUZUKI),虽然号称是家族经营,但其实有四任CEO都是外来的,不是养子就是女婿。历史更悠久的任天堂(1889年),创始人也早早就放弃传位给亲生儿子,几任掌门人都是上门女婿。

在企业经营理念上日本大多数基于事业传承为先。比如“等身高经营”,即发展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他们甚至认为,企业成长和扩张越快,生命越短。比如,企业上市之后,迫于压力会动作变形,会追求不切实际的成长速度,因而失控。因此,保持规模适度,以及家族控制能更适合持续发展。在财务方面日本企业大多偏向保守,很多企业都是零负债或是保留大量流动资金。这或许和现代财务管理的精神不太相符,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也有优势。量力而行,放弃杠杆,投入靠自有资金,企业的财务基础就会比较稳固,非常时期就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综合来说对于这种保守的经营理念,年长的经营者普遍被认为是比年轻的经营者更具优势。

03 大师远去,未来如何?

不得不承认,日本上述的这一套选人思路的确成就了很多大师级别的企业家,我们叫的上名字的就有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还有前面提到的稻盛和夫等等。这些企业家不是被冠以XX之圣,就是被说成是XX之神,高龄+传奇经历+超级企业似乎成了他们身上撕不掉的标签,也正因为有这群大师级的人物指引,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十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GDP也一度威胁到了超级大国美国的地位,让世界为之侧目。

但是,当日本经济在之后陷入长达20多年的低迷时,国运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时,也是这群老叟在苦苦支撑日本最后的武士荣光。可一代人终将老去,当这些大师们纷纷远去,留给日本的将会是怎样的一副担子?

对于日本的下一代企业家继承问题,日本国内普遍表示担忧。日益上升的总裁平均年龄反映出许多一直活跃在第一线的人早已不考虑年龄大小。另一方面,全国多达65.1%的企业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有日媒指出 “为了避免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历史出现断代,当务之急是为业务的平稳过渡做好准备”。

理性来看,企业过于追求长寿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对创业公司的培育并不十分有利:日本商界对经营失败普遍有耻辱感,也不鼓励天马行空般的创新,造成年轻人对创业缺乏热情。而且由于日本经济在广场协议之后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使得目前的日本社会还是在填补70年代经济泡沫带来的沉重资产负债,也因此诞生了一代躺平青年。日本社会中,佛系、躺平的年轻人比例逐年升高,而这样的社会并不是培养企业家的温床。即便是大企业,对新的技术浪潮也不够敏感,这也就间接造成了日本在如今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制造等领域难以重复当年电子行业腾飞给日本经济带来的空前繁荣。很多人担心,这些都会影响日本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力。

1952年,日本汽车工业先驱丰田喜一郎去世,1989年“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去世,1991年本田宗一郎去世,1999年“索尼之父”盛田昭夫去世,2022年“经营之父”稻盛和夫去世…

大师们终将远去,但思想不朽!而留给日本的除了悲伤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著作全球累计发行量超2500万册
  • 稻盛和夫: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实现目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师远去,日本商界何去何从?

日本商界,为什么是老年人冲锋在第一线?

图片来源:Unsplash-Hunters Race

文|MIR睿工业

日本朝日电视台、NHK 8月30日消息,著名实业家、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人们不禁感叹:昭和时代最后的“经营之圣”走了!

或许很少有日本人像稻盛和夫一样受到当下中国企业家如此狂热的追捧。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我十分敬仰稻盛先生。有许多事情我是近一两年才想明白,可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想到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拥有全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但是稻盛和夫的京瓷拥有全球一流的化学家与物理学家,我们赶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随。”

由于这些商业大佬的推崇,稻盛和夫的书籍《干法》、《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拯救人类的哲学》、《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一时间“洛阳纸贵”。在一些一线城市,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稻盛和夫的书籍,当然也不乏有投机者打着稻盛哲学的幌子搞培训班,把本来熠熠生辉的思想变得铜臭味十足。

无论功过,稻盛和夫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企业家。可今天小编既不想讨论稻盛和夫是如何创立两大世界级企业京瓷、KDDI,也不想讲述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经营神话,因为以上这些前人之备述矣,无需赘言。

今天小编更关心的是,随着稻盛和夫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的逝去,日本—这个曾经创造过战后经济奇迹、培养过无数大师、匠人的国家未来要靠哪些人物带领这个国家走向光明。

01 企业家“老龄化”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根据日本总务省2022年8月9日公布的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群占比增加0.27个百分点至29%,刷新199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15至64岁劳动人口减少0.10个百分点至58.99%,创新低。

在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大环境下,日本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让人嗅到古老气息,比如在中国互联网某音或者某手上传得神乎其神的日本百年老店系列。印象特别深的是日本有一家小吃店,年龄几乎与京都同岁,只卖一样东西——用竹签串起来沾酱吃的小年糕。据说这家店铺经营者已经传至第25代。

有机构在2013年对日本143万家企业做过调查,成立时间超过100年的企业多达22219家,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9家,还有7家是千年老店。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很多都是像稻盛和夫一样七八十岁的高龄还要面对着市场的挑战(稻盛和夫78岁高龄的时候决定出山帮助日航进行破产重建)。甚至他们面对的很多压力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不见得能承受得住。

日本不同创业时间企业总裁年龄结构

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1990年起调查各公司社长的年龄情况。最新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大约147万家公司的社长平均年龄60.3岁,自开始这项调查以来连续31年刷新纪录。在那些在世界范围内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MIR 睿工业统计了2021年世界五百强日本入围企业中20家企业(包括丰田、本田、日产等)掌门人的年龄发现,这些对日本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掌门人,平均年龄在69岁左右。与此相对,2021胡润百富榜上榜中国企业家平均年龄56岁。更重要的是,28位“90后”企业家上榜。足以见得后生力量多么强大!

日本公司总裁平均年龄

在这份榜单中,比较典型的是当打之年的抖音创始人38岁的张一鸣,其财富增长至2020年的3倍,增长了2300亿,超过马化腾和马云,以3400亿元跃居第二。即便达到这一成绩人已到中年,但在企业家群体中,张一鸣算是“年少有为”的典范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年龄差,人们不禁要问:在日本商界,为什么是老年人冲锋在第一线?

02 保守者优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日本这个国家的现实条件和其所孕育的文化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现实条件上来看,日本是一个岛国,相对孤立,因此总体上来说商业环境较为稳定。因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百年老店甚至千年老店也屡见不鲜。一个可以长久流传的企业,是培育长寿领导人的一个重要前提,不然你壮年的时候去创业,企业刚成立没几年就被毁了,你也没法经营很长时间。

其次日本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染,汲取了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的思想,因而日本企业实施年功序列制。年功的含义就是年龄愈大,在企业内的工龄愈长,功劳就愈大,熟练程度也就愈高。序列就是等级的意思。所以造成中高级的管理人员都是年长的现象。实行年功序列工资制的日本企业按员工入厂的年限对员工分层,入厂在2年内的叫新人层,3-5年的叫一般层,6-9年的叫中坚层,10-14 年的叫核心层,15年以上的叫监督层。该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岗位熟练程度的确随经验而增长(实际上是有天花板的)。但这一制度也存在某些庸人凭着忠诚和年限而上升的不利一面。

有些家族企业,对于继承人的考察时间线拉的非常长。有人说:在日本,儿子是选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养子、女婿和亲生儿女一样,都有继承权,能者优先,不是血缘至上。大企业的继承人往往要从底层做起,慢慢积累业绩和能力。如果继承人业绩不行,家族可以剥夺其继承权,重新安排人选。像丰田现任CEO丰田章男也是在近40多岁的年纪才被任命为丰田集团总裁。

在日本商界还有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商界(包括政界)的名人家谱,养子和入赘女婿的比例非常高,很多知名家族现在的家长和最早的祖先其实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毕竟你不能保证家族里生出来的每个人都是不世出的商业天才。

比如,成立于1908年的铃木公司(SUZUKI),虽然号称是家族经营,但其实有四任CEO都是外来的,不是养子就是女婿。历史更悠久的任天堂(1889年),创始人也早早就放弃传位给亲生儿子,几任掌门人都是上门女婿。

在企业经营理念上日本大多数基于事业传承为先。比如“等身高经营”,即发展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他们甚至认为,企业成长和扩张越快,生命越短。比如,企业上市之后,迫于压力会动作变形,会追求不切实际的成长速度,因而失控。因此,保持规模适度,以及家族控制能更适合持续发展。在财务方面日本企业大多偏向保守,很多企业都是零负债或是保留大量流动资金。这或许和现代财务管理的精神不太相符,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也有优势。量力而行,放弃杠杆,投入靠自有资金,企业的财务基础就会比较稳固,非常时期就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综合来说对于这种保守的经营理念,年长的经营者普遍被认为是比年轻的经营者更具优势。

03 大师远去,未来如何?

不得不承认,日本上述的这一套选人思路的确成就了很多大师级别的企业家,我们叫的上名字的就有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还有前面提到的稻盛和夫等等。这些企业家不是被冠以XX之圣,就是被说成是XX之神,高龄+传奇经历+超级企业似乎成了他们身上撕不掉的标签,也正因为有这群大师级的人物指引,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十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GDP也一度威胁到了超级大国美国的地位,让世界为之侧目。

但是,当日本经济在之后陷入长达20多年的低迷时,国运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时,也是这群老叟在苦苦支撑日本最后的武士荣光。可一代人终将老去,当这些大师们纷纷远去,留给日本的将会是怎样的一副担子?

对于日本的下一代企业家继承问题,日本国内普遍表示担忧。日益上升的总裁平均年龄反映出许多一直活跃在第一线的人早已不考虑年龄大小。另一方面,全国多达65.1%的企业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有日媒指出 “为了避免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历史出现断代,当务之急是为业务的平稳过渡做好准备”。

理性来看,企业过于追求长寿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对创业公司的培育并不十分有利:日本商界对经营失败普遍有耻辱感,也不鼓励天马行空般的创新,造成年轻人对创业缺乏热情。而且由于日本经济在广场协议之后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使得目前的日本社会还是在填补70年代经济泡沫带来的沉重资产负债,也因此诞生了一代躺平青年。日本社会中,佛系、躺平的年轻人比例逐年升高,而这样的社会并不是培养企业家的温床。即便是大企业,对新的技术浪潮也不够敏感,这也就间接造成了日本在如今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制造等领域难以重复当年电子行业腾飞给日本经济带来的空前繁荣。很多人担心,这些都会影响日本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力。

1952年,日本汽车工业先驱丰田喜一郎去世,1989年“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去世,1991年本田宗一郎去世,1999年“索尼之父”盛田昭夫去世,2022年“经营之父”稻盛和夫去世…

大师们终将远去,但思想不朽!而留给日本的除了悲伤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