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乡延津:法治宣传助推社会治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乡延津:法治宣传助推社会治理

近年来,新乡市延津县法学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突出四个重点、抓实“六进”行动,全面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严落实、提质效,为推进全县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文 | 闫玉杰

近年来,新乡市延津县法学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突出四个重点、抓实“六进”行动,全面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严落实、提质效,为推进全县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法治宣传助推“三零”创建。结合“三零”创建工作目标要求,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启“互联网+农村普法”新模式,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以农村普法教育为基础,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性法律服务;开展基层培训,组织政法单位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对乡、村基层工作者进行法治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推动基层法治工作专业化、规范化。

二、法治宣传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村广播、悬挂横幅、宣传车、墙体喷绘等传统宣传方式和网络、微信群等新型媒体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影响力。召开千千解志愿服务队推广工作例会,就规范调解服务、建立案件卷宗、做好普法宣传等流程制度进行培训讲解,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街道)将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立足辖区工作实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工作力度。一方面提高广大群众法治意识,使人民群众在发生纠纷后能够首先想到调解,乐于依靠调解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另一方面,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人民调解员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法治宣传助推未成年人安全。将送法进校园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结合全县防范化解未成年人突出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及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多次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防溺亡、防电信诈骗、安全用电、防灾避险、卫生防疫、防拐防骗、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等内容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法治宣传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来,县法学会主动将“司法服务”送上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助推企业“安家落户”,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养,为企业解决职工管理上的“老大难”;加强政策宣讲力度,为企业运营提供及时纠偏的“指南针”,保证企业始终运行在健康、安全、法治的发展轨道上。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法治护航。通过电视媒体开设阳光政务“面对面”栏目,组织政法单位走进电视直播间,讲解业务政策、回应群众关切、解答企业疑难,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营造良好社会法治氛围。

今年来,延津县法学会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场,参与普法的志愿者200余人,普法受众人数9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延津县工作实际,继续开展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等活动,确保法治宣传全覆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环境。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乡延津:法治宣传助推社会治理

近年来,新乡市延津县法学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突出四个重点、抓实“六进”行动,全面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严落实、提质效,为推进全县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文 | 闫玉杰

近年来,新乡市延津县法学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突出四个重点、抓实“六进”行动,全面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严落实、提质效,为推进全县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法治宣传助推“三零”创建。结合“三零”创建工作目标要求,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启“互联网+农村普法”新模式,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以农村普法教育为基础,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性法律服务;开展基层培训,组织政法单位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对乡、村基层工作者进行法治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推动基层法治工作专业化、规范化。

二、法治宣传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村广播、悬挂横幅、宣传车、墙体喷绘等传统宣传方式和网络、微信群等新型媒体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影响力。召开千千解志愿服务队推广工作例会,就规范调解服务、建立案件卷宗、做好普法宣传等流程制度进行培训讲解,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工作机制,要求各乡镇(街道)将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立足辖区工作实际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工作力度。一方面提高广大群众法治意识,使人民群众在发生纠纷后能够首先想到调解,乐于依靠调解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另一方面,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人民调解员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法治宣传助推未成年人安全。将送法进校园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结合全县防范化解未成年人突出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及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多次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防溺亡、防电信诈骗、安全用电、防灾避险、卫生防疫、防拐防骗、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等内容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法治宣传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来,县法学会主动将“司法服务”送上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助推企业“安家落户”,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养,为企业解决职工管理上的“老大难”;加强政策宣讲力度,为企业运营提供及时纠偏的“指南针”,保证企业始终运行在健康、安全、法治的发展轨道上。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法治护航。通过电视媒体开设阳光政务“面对面”栏目,组织政法单位走进电视直播间,讲解业务政策、回应群众关切、解答企业疑难,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营造良好社会法治氛围。

今年来,延津县法学会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场,参与普法的志愿者200余人,普法受众人数9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延津县工作实际,继续开展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等活动,确保法治宣传全覆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环境。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