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学最难熬的4门必修课,每次想到眼角都有泪滑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学最难熬的4门必修课,每次想到眼角都有泪滑过

通识基础教育的学习难度就在于过程磨人(体验差),比如,遇到尖酸苛刻的任课老师,比如,遭遇吐槽评分榜上最难熬的四大基础课程。

开学季又要到了,又一波新鲜的肉体将要步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了,想想都觉得大快人心。“小”学弟“小”学妹们,关于对大学的美好幻想,就请保留在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吧。

也许你们还记得高中老师说:你们再苦苦,到了大学就好了,到了大学就自由了。

可是——你们老师没说:大学里有坑人的学长学姐,有只可远观不能亵玩的男神女神,还有挂了必须重修还得缴费的各种学业课程。

大学学业课程根据所选专业不同,所学课程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基本都是按照 必修+选修 的模式构成,其中必修课又包含通识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兴趣选修课。

学习从来都不是件快乐的事,特别是当学习成为一种任务,最终还要被人为评判学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大学挂科重修的情况,基本都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占比达到68%。

而通识基础教育的学习难度就在于过程磨人(体验差),比如,遇到尖酸苛刻的任课老师,比如,遭遇吐槽评分榜上最难熬的四大基础课程。

1、军事训练

你没眼花,大学军训其实就是时刻准备着的预备兵役训练。当然,大学学前军训,对锻炼自我意志和约束能力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撑死也就只管一年,你见过每天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的学长学姐么。大学不颓废?青春不迷茫?等到进入大二,新生熬出头,一切规矩都见鬼去吧。

大学军训是强制性的,就算因故缺席,也会在来年还你一个完好如初的体验。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接受它,开始你美好的受虐之旅。

踢正步的时候好像不是踢的自己的腿?

站队列的时候,为什么浑身奇痒难忍?

为什么齐步跑的时候情不自禁同手同脚?

明明白天累的要死晚上还得围成一个圈在教官们面前献唱卖艺。

关于军训的惨痛记忆,也许还有教官撩走了我们院里最辣的妹子;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给家里打个电话让奶奶去庙里为我祈雨;还有我被迫剃光的最帅的偏分;以及全寝室爷们打伙买了包七度空间;垫在塑胶军鞋里。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2、工程训练

听名字就像在一个浓重的工业化激进文化下的全民大炼钢。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舆论环境下,我所在大学和全国许多理工科大学(综合性也不例外)一样,将工程训练课纳入通识基础教育,简直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身为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学着最经典的汉语文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自是身份担当,但进了工程训练中心,面对大大小小的机床、实验台,白衬衣的翩翩美少年,一脸懵逼,这些都是啥啊,瞬间有种被卖入富士康的时空错乱感。

大学过去几年,专业课忘了不少,但非我族类的工程训练,我现在还能完整记得我所经历过的实践项目:车削、铣洗、钳工、电工、数控、焊接、铸造、铁艺、陶艺。之所记忆刻骨铭心,皆源自过程痛苦难忘:

1、数控编程,按小组分团队,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什么,那些奇怪的代码逻辑不是我感性多情的风骚浪客所能理解的,感觉自己好无助啊;

2、车削课上,被我锉折三根钢条,老师说下次断的就是你小子的手了,吓得宝宝站在旁边默默无闻看着理工妹子独自一人完成整节课程任务;

3、电焊实践,虽然带着防护罩,火花四溅生怕落在我白皙的皮肤上,而且近视眼根本看不清防护罩后面的焊接点,同班妹子还一直吐槽我没用。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下辈子不做男人》。

3、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作为三观修炼完善之地,智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啊。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座大山,“思政”、“毛邓三”、“马哲"是谁都无可逃避的圣经。三大课程内容不深,尤其对文科生来说,这些在高中死记硬背现在皆可顺口成章。而这类课荣登吐槽榜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教学形式:

点明。这三门课是全校性的必修大课,在校园里最大的几个阶梯教室集中时段授课。一进教室,呼啦啦的一片,全是人,人山人海,感觉自己像是来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但目睹一个二个呆头耷脑六神无主的同学,又有种来参加保险传销培训的即视感。人粘着人,挨个点到,老师拿出十几张A4纸打印的名单册,定人定位,一圈下来,大半节课就过去了,逃课三次恭喜你提前挂科。

作业。这些课还喜欢布置课后作业,有木搞错,这可是大学啊。哦,人手一个作业本,书本后面的简答题论述题,答案明目张胆的写在课本加粗的每一行。小组作业就是讨论一个是or是的问题,反正我不说话,老师你说什么都对。

提问。老师特别喜欢提问,“哪一年”是一个问题,“是谁”又是一个问题,“包括哪三点”也是一个问题。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傻逼般被老师如此洗礼着。对了,提问回答还有奖,对了两分,错了一分,学期积累可以给课程总成绩加分。响应者众多,像打了鸡血似的争抢保险销售代表,当然,如我等冷艳高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也不少。

形式感极强的思想课, 一度成为我大学四年嗜睡的温床。百思不得其解,改革那么多年,为什么这么老套的思想教育授课形式不改个革?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走进新时代》。

4、体育游泳

连本届参加里约奥运会的选手,都能跳出“背入式”跳水的牛逼,我天朝南北东西五六千公里的地域差,不会游泳这件小事,也是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学里要学游泳,本身其作为一项生活和娱乐技能,学习本身是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这里没有宁泽涛鲜肉春光无限,没有孙杨长腿欧巴阳光帅气,但这里有下饺子的恢弘阵势,还有传说中容易让女生怀孕的泳池,想想都觉着恶心。

教育资源明显不够,单位泳池面积里的赤身露体太多了,能在泳池边挂个头就算重在参与了。尽责的老师会用个竹竿一挥,一排排旱鸭子被赶下水,任你们欢腾,快乐也不是没有的。

但教学的“水”,在期末考核却未曾考虑过人情。我目睹多少男男女女每周去泳池补票练习,下水,憋气,我一度看到中国称霸泳坛的幻想,就在我身边,这些丰满雄壮的少男少女。

当年作为班里唯一的男生,在老师点名考试时,一个个伙伴萎缩退后,只有我大义凛然临危不惧一个扑通跳个两米再折腾两米,老师是女人,心地好,给我了个及格。感恩,我现在依然是个旱鸭子。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一次就好》。

此外,高数也是很多人的梦魇,根据专业要求,课本难易程度分为A—B—C,听说有人毕业两年还留在校外重修高数,为了被一纸扣发的毕业证。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仅仅是我的吐槽。开学在即,大学生活要懂得enjoy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学最难熬的4门必修课,每次想到眼角都有泪滑过

通识基础教育的学习难度就在于过程磨人(体验差),比如,遇到尖酸苛刻的任课老师,比如,遭遇吐槽评分榜上最难熬的四大基础课程。

开学季又要到了,又一波新鲜的肉体将要步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了,想想都觉得大快人心。“小”学弟“小”学妹们,关于对大学的美好幻想,就请保留在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吧。

也许你们还记得高中老师说:你们再苦苦,到了大学就好了,到了大学就自由了。

可是——你们老师没说:大学里有坑人的学长学姐,有只可远观不能亵玩的男神女神,还有挂了必须重修还得缴费的各种学业课程。

大学学业课程根据所选专业不同,所学课程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基本都是按照 必修+选修 的模式构成,其中必修课又包含通识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选修课又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兴趣选修课。

学习从来都不是件快乐的事,特别是当学习成为一种任务,最终还要被人为评判学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大学挂科重修的情况,基本都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占比达到68%。

而通识基础教育的学习难度就在于过程磨人(体验差),比如,遇到尖酸苛刻的任课老师,比如,遭遇吐槽评分榜上最难熬的四大基础课程。

1、军事训练

你没眼花,大学军训其实就是时刻准备着的预备兵役训练。当然,大学学前军训,对锻炼自我意志和约束能力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撑死也就只管一年,你见过每天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的学长学姐么。大学不颓废?青春不迷茫?等到进入大二,新生熬出头,一切规矩都见鬼去吧。

大学军训是强制性的,就算因故缺席,也会在来年还你一个完好如初的体验。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接受它,开始你美好的受虐之旅。

踢正步的时候好像不是踢的自己的腿?

站队列的时候,为什么浑身奇痒难忍?

为什么齐步跑的时候情不自禁同手同脚?

明明白天累的要死晚上还得围成一个圈在教官们面前献唱卖艺。

关于军训的惨痛记忆,也许还有教官撩走了我们院里最辣的妹子;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给家里打个电话让奶奶去庙里为我祈雨;还有我被迫剃光的最帅的偏分;以及全寝室爷们打伙买了包七度空间;垫在塑胶军鞋里。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2、工程训练

听名字就像在一个浓重的工业化激进文化下的全民大炼钢。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舆论环境下,我所在大学和全国许多理工科大学(综合性也不例外)一样,将工程训练课纳入通识基础教育,简直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身为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学着最经典的汉语文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自是身份担当,但进了工程训练中心,面对大大小小的机床、实验台,白衬衣的翩翩美少年,一脸懵逼,这些都是啥啊,瞬间有种被卖入富士康的时空错乱感。

大学过去几年,专业课忘了不少,但非我族类的工程训练,我现在还能完整记得我所经历过的实践项目:车削、铣洗、钳工、电工、数控、焊接、铸造、铁艺、陶艺。之所记忆刻骨铭心,皆源自过程痛苦难忘:

1、数控编程,按小组分团队,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什么,那些奇怪的代码逻辑不是我感性多情的风骚浪客所能理解的,感觉自己好无助啊;

2、车削课上,被我锉折三根钢条,老师说下次断的就是你小子的手了,吓得宝宝站在旁边默默无闻看着理工妹子独自一人完成整节课程任务;

3、电焊实践,虽然带着防护罩,火花四溅生怕落在我白皙的皮肤上,而且近视眼根本看不清防护罩后面的焊接点,同班妹子还一直吐槽我没用。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下辈子不做男人》。

3、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作为三观修炼完善之地,智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啊。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座大山,“思政”、“毛邓三”、“马哲"是谁都无可逃避的圣经。三大课程内容不深,尤其对文科生来说,这些在高中死记硬背现在皆可顺口成章。而这类课荣登吐槽榜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教学形式:

点明。这三门课是全校性的必修大课,在校园里最大的几个阶梯教室集中时段授课。一进教室,呼啦啦的一片,全是人,人山人海,感觉自己像是来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但目睹一个二个呆头耷脑六神无主的同学,又有种来参加保险传销培训的即视感。人粘着人,挨个点到,老师拿出十几张A4纸打印的名单册,定人定位,一圈下来,大半节课就过去了,逃课三次恭喜你提前挂科。

作业。这些课还喜欢布置课后作业,有木搞错,这可是大学啊。哦,人手一个作业本,书本后面的简答题论述题,答案明目张胆的写在课本加粗的每一行。小组作业就是讨论一个是or是的问题,反正我不说话,老师你说什么都对。

提问。老师特别喜欢提问,“哪一年”是一个问题,“是谁”又是一个问题,“包括哪三点”也是一个问题。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傻逼般被老师如此洗礼着。对了,提问回答还有奖,对了两分,错了一分,学期积累可以给课程总成绩加分。响应者众多,像打了鸡血似的争抢保险销售代表,当然,如我等冷艳高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也不少。

形式感极强的思想课, 一度成为我大学四年嗜睡的温床。百思不得其解,改革那么多年,为什么这么老套的思想教育授课形式不改个革?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走进新时代》。

4、体育游泳

连本届参加里约奥运会的选手,都能跳出“背入式”跳水的牛逼,我天朝南北东西五六千公里的地域差,不会游泳这件小事,也是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学里要学游泳,本身其作为一项生活和娱乐技能,学习本身是件利人利己的事情。这里没有宁泽涛鲜肉春光无限,没有孙杨长腿欧巴阳光帅气,但这里有下饺子的恢弘阵势,还有传说中容易让女生怀孕的泳池,想想都觉着恶心。

教育资源明显不够,单位泳池面积里的赤身露体太多了,能在泳池边挂个头就算重在参与了。尽责的老师会用个竹竿一挥,一排排旱鸭子被赶下水,任你们欢腾,快乐也不是没有的。

但教学的“水”,在期末考核却未曾考虑过人情。我目睹多少男男女女每周去泳池补票练习,下水,憋气,我一度看到中国称霸泳坛的幻想,就在我身边,这些丰满雄壮的少男少女。

当年作为班里唯一的男生,在老师点名考试时,一个个伙伴萎缩退后,只有我大义凛然临危不惧一个扑通跳个两米再折腾两米,老师是女人,心地好,给我了个及格。感恩,我现在依然是个旱鸭子。

手动点播一首歌曲,《一次就好》。

此外,高数也是很多人的梦魇,根据专业要求,课本难易程度分为A—B—C,听说有人毕业两年还留在校外重修高数,为了被一纸扣发的毕业证。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仅仅是我的吐槽。开学在即,大学生活要懂得enjoy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