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公立医院改革将实施编制备案制 未来有望在全国推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公立医院改革将实施编制备案制 未来有望在全国推行

界面新闻获悉,2016年山东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进员工都将采取编制备案制形式。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今后一段时间,编制备案制将取代编制审核制成为公立医院招聘的新用工形式,并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图片来源:网络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已成定局,继深圳新建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之后,山东济宁和聊城首次开始招聘备案制医务人员。

界面新闻获悉,2016年山东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进员工都将采取编制备案制形式。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今后一段时间,编制备案制将取代编制审核制成为公立医院招聘的新用工形式,并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编制范围内医院可自行招聘

2016年7月,包括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6家公立医院首次对外公开招聘149名编制备案制医务人员;次月,山东聊城市直公立医院也首次招聘备案制人员454名。

济宁市卫计委一位官员告诉界面新闻,“备案制”并不是济宁市首创,更不是济宁市先行,而是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编制改革中同步进行的,新进人员施行编制备案制。

“先给编办和人社局打报告,根据医院的床位数服务的患者人数等合理确定需要的医护人员总数,然后在审批后的总数范围内医院可以自行招聘,自行确定岗位,招聘完之后向上述部门备案即可”,上述官员给出了自己所理解的编制备案制的含义。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毓才曾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实行存档备查,即你有义务让上级主管机关或有关机构知道某件事,但不需要他们的批准同意。这也就是说,医院可以依据实际开放床位数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自主编制本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的配置,不再需要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我国有800多万事业编制医护人员,“编制本来就成为一具僵尸,不断招魂,使不少人向往,这不仅制造了同工不同酬,还成为医生的枷锁”,广州市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

“取消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

界面新闻查阅发现,“编制备案制”一词早在2014年7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中就已出现。《意见》明确,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探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01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两个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2015年两会期间曾表示,公立医院编制应该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在试点城市探索备案制。

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也明确: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会同中央编办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创新研究,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认为,编制备案制是建立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的重要一步。该举措有利于逐渐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保障。

如今,编制备案制成为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备案制仍有诸多细节需要解决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也是。

国家卫计委官网资料显示: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合理核定编制总量”;第二步是“实行编制备案制”;第三步才是“取消事业编制”。

当前多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仍停留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阶段,在核定编制总量、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等步骤尚未完成之前,谈“取消编制”还为时过早。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并非卫计委一个部门的事”,多名卫计委官员向界面新闻表示,它还涉及编办、人社局、财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进行。因此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应该是编制改革过程中由各部门主导的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后的结果。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已然破冰,航道正在打开。

目前已有多省推出编制备案制,江苏省探索推行“审批管理和备案管理相结合”,山东省在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安徽省则推出“现有审批编制予以保留,推进编制备案管理”的政策。

这些地方都在不同程度的退出编制备案制,而最终的目的是备案制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工资福利、考核奖励等方面与原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对待。

“其实有没有编制无所谓,现在的事业编不也是医院自给自足吗?只要执行同工同酬就行”,在某公立医院工作2年的一位医生语气听上去很是轻松,“而且有利于人员流动,等我技术好了想换单位,可以不必因为编制而犹豫不决,同样如果给的待遇好我也可以去基层医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好的医疗服务”。

“人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备案制不仅打破了原来编制内外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促进医生资源的流动,体现出医生应有的社会价值,激发医生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同时备案制还将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实现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更多的人享受好的医疗资源。

备案制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但是仍有诸多细节需要解决。“上级文件只是让我们搞备案制,因为是新生事物,将来备案制的人员工资问题具体由谁来负担?政府从财政承担哪些?这些都没有规定”,山东省某市卫计委一位官员告诉界面新闻。

如果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人提出质疑,等带编制的退休完了,医院员工工资将全部由医院承担,这将如何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备案制,如果政府不承担财政负担,其实备不备案意义不大,之所以备案可能是为了调控一下;如果政府承担财政负担,那么备案制就不是去事业编,因为是不是事业编关键的是看是不是政府财政承担人员工资。”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称,“如果只在编办和人社部门备案,而不承担财政负担,备案制也许只是一个过渡而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公立医院改革将实施编制备案制 未来有望在全国推行

界面新闻获悉,2016年山东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进员工都将采取编制备案制形式。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今后一段时间,编制备案制将取代编制审核制成为公立医院招聘的新用工形式,并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图片来源:网络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已成定局,继深圳新建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之后,山东济宁和聊城首次开始招聘备案制医务人员。

界面新闻获悉,2016年山东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进员工都将采取编制备案制形式。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今后一段时间,编制备案制将取代编制审核制成为公立医院招聘的新用工形式,并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编制范围内医院可自行招聘

2016年7月,包括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6家公立医院首次对外公开招聘149名编制备案制医务人员;次月,山东聊城市直公立医院也首次招聘备案制人员454名。

济宁市卫计委一位官员告诉界面新闻,“备案制”并不是济宁市首创,更不是济宁市先行,而是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编制改革中同步进行的,新进人员施行编制备案制。

“先给编办和人社局打报告,根据医院的床位数服务的患者人数等合理确定需要的医护人员总数,然后在审批后的总数范围内医院可以自行招聘,自行确定岗位,招聘完之后向上述部门备案即可”,上述官员给出了自己所理解的编制备案制的含义。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毓才曾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实行存档备查,即你有义务让上级主管机关或有关机构知道某件事,但不需要他们的批准同意。这也就是说,医院可以依据实际开放床位数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自主编制本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的配置,不再需要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控制总量内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我国有800多万事业编制医护人员,“编制本来就成为一具僵尸,不断招魂,使不少人向往,这不仅制造了同工不同酬,还成为医生的枷锁”,广州市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

“取消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

界面新闻查阅发现,“编制备案制”一词早在2014年7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中就已出现。《意见》明确,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探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01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两个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要在地方现有编制总量内,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2015年两会期间曾表示,公立医院编制应该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在试点城市探索备案制。

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也明确: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会同中央编办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创新研究,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认为,编制备案制是建立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的重要一步。该举措有利于逐渐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保障。

如今,编制备案制成为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备案制仍有诸多细节需要解决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也是。

国家卫计委官网资料显示: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合理核定编制总量”;第二步是“实行编制备案制”;第三步才是“取消事业编制”。

当前多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仍停留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阶段,在核定编制总量、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等步骤尚未完成之前,谈“取消编制”还为时过早。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并非卫计委一个部门的事”,多名卫计委官员向界面新闻表示,它还涉及编办、人社局、财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进行。因此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应该是编制改革过程中由各部门主导的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后的结果。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已然破冰,航道正在打开。

目前已有多省推出编制备案制,江苏省探索推行“审批管理和备案管理相结合”,山东省在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安徽省则推出“现有审批编制予以保留,推进编制备案管理”的政策。

这些地方都在不同程度的退出编制备案制,而最终的目的是备案制人员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工资福利、考核奖励等方面与原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对待。

“其实有没有编制无所谓,现在的事业编不也是医院自给自足吗?只要执行同工同酬就行”,在某公立医院工作2年的一位医生语气听上去很是轻松,“而且有利于人员流动,等我技术好了想换单位,可以不必因为编制而犹豫不决,同样如果给的待遇好我也可以去基层医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好的医疗服务”。

“人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备案制不仅打破了原来编制内外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促进医生资源的流动,体现出医生应有的社会价值,激发医生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同时备案制还将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实现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更多的人享受好的医疗资源。

备案制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但是仍有诸多细节需要解决。“上级文件只是让我们搞备案制,因为是新生事物,将来备案制的人员工资问题具体由谁来负担?政府从财政承担哪些?这些都没有规定”,山东省某市卫计委一位官员告诉界面新闻。

如果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人提出质疑,等带编制的退休完了,医院员工工资将全部由医院承担,这将如何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备案制,如果政府不承担财政负担,其实备不备案意义不大,之所以备案可能是为了调控一下;如果政府承担财政负担,那么备案制就不是去事业编,因为是不是事业编关键的是看是不是政府财政承担人员工资。”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称,“如果只在编办和人社部门备案,而不承担财政负担,备案制也许只是一个过渡而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