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发布”消息,自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收到通告后的第一时间,康弘药业立即组织召开企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迅速启动公司疫情防控II级应急预案,打响了为期数天的“防疫情、稳生产、保障市场药品供应”攻坚战。
坚持生产不停 确保药物“不停供”
康弘是四川省确定的制造业“白名单”企业之一,在“稳住经济”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康弘上市的产品中,许多都是独家产品,主要集中在眼科、脑科、呼吸科、消化科等领域,很多慢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此外,康弘多个药品进入国家集采,担负了持续供药的重任。
董事长柯尊洪明确要求:“药品事关人民生命健康,无论疫情多么严重,我们的药品生产都不能停,市场供应都不能断。”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全面检验应急状态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早在今年4月,康弘就组织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开展了突发应急演练,以练备战,模拟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各个环节,完善了疫情防控措施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我们在今年年初就制定了详细的闭环生产方案,提前针对性进行原材料等生产性物资备货。同时,对闭环生产员工也做好了相应配套的后勤服务保障。”康弘药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因为有了之前应急演练的经验,本次全市实行静态管理的通告发布后,仅用两三个小时,康弘的各项防控应急措施就有序落地,生活必须物资当天就全部配送到位,400余名员工当晚就驻留厂区,生产车间持续开机运行,一批又一批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从车间流到库房,再源源不断运送到全国各地。
此外,社区的抗疫任务重、人手紧。康弘积极响应成都市金牛区团区委号召,组织了60余名青年志愿者,从9月2号到4号分别深入多个街道社区,开展防疫公益服务,担负居民核酸检测扫码、现场秩序维护和相关后勤保障工作,主动承担起了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塑造新业态 培育新生态 护航企业科学发展
在本轮疫情中,康弘药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化建设初见成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为一家致力于生物制品、中成药及化学药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大型医药集团,康弘很早开始了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布局,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康弘在产品研发、生产和流通方面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智能化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以减少人为偏差,实现全过程自动化、精确控制,确保每一批产品优质、均一。”
康弘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目前正在建设药品生产基地,按照国际制药ISPE设计规范进行规划,同时兼顾节能环保和未来扩展的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功能配套、装备先进、技术完善的生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管理到样品检验等环节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干预、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此外,在药品流通领域,公司历时10年,投入10亿元研制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新一代的抗VEGF融合蛋白,同大多数的蛋白品一样,康柏西普对温度敏感,需要全过程的冷链管理。“虽然在当时国内物流运输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仍不能满足康柏西普冷链运输过程中,对温度及产品质量精细化管控的需求。”康弘基于科学设计和反复论证,自主开发的“五防线系统”冷链保障工程体系,从技术上实现了从生产到经销商、从经销商到医院、从医院到手术室的全过程冷链管理,确保了产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始终保持2-8度,荣获了国内多个专利。
疫情当下,康弘药业通过各项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降低了疫情等外部环境改变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保证药品从制造到储存再到物流都是安全的,并在第一时间送达到了医院和患者手中,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彰显了一个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同时,康弘药业正在推进的“三化建设”以“快速、便捷、精准”的智能化技术特性,为医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塑造了新业态、培育了新生态、创造了新价值。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