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9点半,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上海电影)在上交所上交所鸣锣上市,这是继一周多前(8月9日),中影集团旗下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电影)挂牌上市后,第二家国有影视公司登陆A股市场。
上影股份和中影股份分别肩负着上影集团和中影集团两大国有影视企业多年来力图上市的使命,也是最终成功上市的主体。中影股份是2010年末由中影集团联合央广传媒、江苏广电、中国联通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影股份则是2012年7月,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上海电影董事长任仲伦在上市仪式结束后对媒体表示,上影和中影两大传统国有企业的上市,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意味着原来的国有传统电影企业,摆脱了历史积淀、矛盾和问题,走出困境,开始跟其他活跃的民营电影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新一轮竞争。
“以前我们是龟兔赛跑,我们像乌龟,背着很多包袱跟他们竞争,但到了今天,上影也可以成为兔子,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律去做。”

当日,导演王家卫、贾樟柯、演员章子怡、赵薇等诸多明星都出席了上海电影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行的上市敲钟仪式。
上海电影此次共发行935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25.03%,发行价10.19 元/股,首日收盘价为14.67元,涨幅43.96%,与早一周发行的中国电影首日涨幅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的上海电影拥有电影发行、电影院线、营销传媒、影院投资运营、电商平台和影视科技等主营业务,但并不涵盖上影集团旗下的制片及其衍生业务(例如出品过诸多优秀电影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
而早一周多上市的中国电影则包含了制片业务,虽然份额只占约10%左右。

对此,上海电影董事长任仲伦解释说,这是上海电影在选择怎样上市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的。“就电影产业整体形势看,制片依然有很大的风险,相对来说,影院投资运营、电影发行等业务的红利更直接,利润增长能力比较持续。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红利兑现在了院线端。我们是把上影最优质的资源,拿来作为改制上市的第一步,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
按照目前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度,扣除约9%的电影专项基金和税费后,“制片+发行”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通常为43%:57%。与制片方需要获得至少2.5 倍的票房收益才能勉强保本不同,院线端实际上处于优势地位。 此外,由于院线端处于票房分账的首个环节,在拥有强势的分账比例之外、还拥有稳定的经营收益和充沛的现金流,因此较之制片业,院线在享受高增长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明显的稳健优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影发行在2015年所发影片票房占有全国约7%的市场份额;由上海电影牵头成立的“四海电影发行联盟”,占有全国约20%的市场份额;上海电影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联和院线在全国近40条院线中排名第四,拥有超过300家加盟影院,2015年票房超过31 亿元;上影旗下的唯一自有影院上影影城本部目前在单银幕产出和单座位产出两项核心经营指标上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两倍。以上这些业务,被上影的决策层看做是“最赚钱的板块”。
在上市当日,上海电影也对外透露了今后的规划:计划通过自建和外延式并购两种方法,加速拓展影院终端规模。而招股说明书也显示,上海电影IPO募资规模9.08亿元,其中6.8亿元用于新建影院项目。在并购方面,上海电影也已经开始了相关动作,并于去年8月以增资形式收购了重庆越界影院投资公司30%股权。后者目前拥有11家影院,84块银幕。 “我们的计划是通过自建和并购,在未来2-3 年内,自有影院数量过百家,票房总额能够占全国5%。”任仲伦说。
除对已有的影院体系不断扩张外,上海电影也计划在发行和在线票务领域发力。任仲伦介绍,上影发行业务从2012年-2015年,市场份额完成了3%-5%-7%的跳跃,目前他们的短期目标是10%。他认为发行强,企业就强,并为公司定下“全版权销售、全球销售”的“双全”目标。“我们很多的优势,精准的经营、有效的效益,是我们的两大特点。”
此外,任仲伦还对上影旗下的在线票务网站“天下票仓”寄予厚望,认为构建“影院+会员+平台”业务模型和生态链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用户思维非常重要,未来真正优秀的娱乐公司一定要懂得如何进行用户管理、用户数据分析和应用。我们会努力构建影像内容传播与体验的生态互动。”
虽然目前上影集团的制片及其衍生业务并未包含在上市公司的业务内,但任仲伦也表示,上海电影的盈利一定会反哺到上影的制作板块。“上影一直强调的是‘三足鼎立’,第一我们毫无疑问会拍一些体现主流价值,弘扬真善美的作品;第二我们也出品有商业价值的影片,最新出品的《盗墓笔记》票房已达到8.8亿;第三我们还有坚持推出人文电影,过去我们和贾樟柯合作了七部电影,今年还会有合作。这几年上影参加戛纳的影片有七部,威尼斯有四部。一个电影企业如果有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是很难得的。”
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整体疲软,导致一些唱衰市场的声音出现,但任仲伦认为,行业的高速增长还将持续3-5年。“2017-2018年,中国可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中国人均银幕数、人均观影次数等指标还明显低于以北美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因此电影行业的‘天花板’远未到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