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拍下“光盘”照片,上传线上平台,进行评论发布……几步简单操作之后,刚刚在羲和雅苑陆家嘴中心店和朋友们就餐完毕的市民李先生收到一份小惊喜——一张50元餐饮代金券。
这是陆家嘴中心商场L+MALL“绿色环保周”的一项举措:消费者在场内任意餐饮商家消费满300元,拍摄“光盘”照片,凭消费小票和评论画面,即有机会在服务台领取餐饮券一张。
近日,“五五购物节”标杆活动——首届“上海绿色消费季”正式启动。首届“上海绿色消费季”以上海引领城市绿色消费风向标为目标,以引导品牌、商场和消费者共同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为落脚点,推出一系列绿色消费和绿色宣传活动。
此次消费季覆盖衣、食、行、用等多个方面,激发和释放绿色消费需求,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将提升绿色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我们认为小小的举动可以促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环保的行列。”陆家嘴中心市场推广部高级经理胡亚芨说,积分换券获取额外福利、空瓶回收换取环保徽章、手机以旧换新加赠移动电源……陆家嘴中心商场不同业态的商户,都加入这场环保行动,让消费者在践行绿色环保的同时,获得体验感和成就感,以此有效带动消费升温。
除了“绿色环保周”,陆家嘴中心+MALL创建的“绿色餐厅”更是让绿色环保成为一种“日常”。
胡亚芨介绍道,陆家嘴中心L+MALL广泛应用节能节水环保设备,积极开展锅炉低氮改造工程,为餐饮的绿色生产保驾护航,协助绿色餐饮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和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目前,陆家嘴中心L+MALL已有十余家餐饮企业获得了“绿色餐厅”的称号。
胡亚芨表示,自2022年起,商场绿色行动将再提速,与更多的绿色餐饮品牌进行洽谈,引入更多安全健康、低碳环保的餐饮品牌入驻,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驱动力。
界面新闻获悉,截至目前,上海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已有39家创建成为国家级绿色商场,上海大型商场和连锁经营超市均已完成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环保替代;上海餐饮行业已有3000家餐厅荣获“上海市绿色餐厅”称号。

嘉定区的南翔印象城MEGA是目前上海单体量最大的纯商业购物中心,也是国家级绿色商场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示范区之一。
南翔印象城MEGA设置了由三个玻璃盒组合而成的超千平方米生态植物园,这让不少市民在购物的同时走进绿色购物空间,体验城市间的“微度假”。
南翔印象城MEGA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陈白羽介绍道,植物园以森林、湿地、高山为主题,栽培了200多种热带植物。“这些植物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kg,释放氧气近200kg。”
与此同时,商场实行楼宇自控系统和能源再生系统双管齐下,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其中,楼宇内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每年可节约冷气费用数百万;商场制定环保采购政策,减少使用不可回收材料,每年省耗材近吨;引入智能机器人清洁作业,每年减少人力成本24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商场针对性打造了屋顶主题花园,首创400米凌空跑道、儿童互动乐园、萌宠乐园,并将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置于屋顶空间,丰富购物空间户外绿色体验。陈白羽表示,南翔印象城以体验式消费为核心,未来将引入更多绿色品牌,带来更多绿色场景新体验。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日渐深化,各行各业都在加速低碳转型。
今年夏季高温天数多、覆盖范围广、全国多地刷新高温记录,用电负荷屡次爆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耗能大户,家电能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尽可能减少能源浪费,很多家电企业持续研发节能低碳产品,从工业设计之初就融入“低碳”理念,从源头拧紧低碳消费开关。
在“上海绿色消费季”启动仪式上,海尔承诺:在未来3年内海尔还将建立科技专项产业基金400亿元,研发投入600亿元,首要瞄准突破的科技领域就是“绿色减碳”。
与传统冰箱相比,海尔旗下的卡萨帝冰箱全系型号在均为一级节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食材保鲜时间,避免浪费食材。
卡萨帝品牌总监杨扬表示:“这些工业设计和科技创新一方面影响了消费者的低碳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高端用户的需求。”

分类收集、分类压缩、分类中转......垃圾中转站作为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主要收集分拣打包的场所,不仅是“两网融合”回收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还是绿色生态的重要一环。
位于浦东金桥的康桥镇两网融合中转站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这个中转站不仅融合了创新性与功能性的环保展厅,还打造了一张数据化的新名片。
中转站内的展示厅,不仅兼具科技感和智慧性的再生资源科普内容,还有一个可回收物显示大屏。上海金桥阿拉环保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旭介绍道,大屏连接收运车载IC卡、手持PDA智能终端和镇、区、市三级“一网统管”平台,通过前端线下智能化收运和后端线上实时监管,实时展示可回收收运数据以及收运车辆轨迹,实现可回收物收运情况。

除了展示厅的成果,中转站内的数据是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实效体现的关键。
唐旭表示,开发中转站智能管理平台,采用GIS地图点位标注+实时运行数据显示,可实时显示两网融合各站点视频画面,展示垃圾分类、拆检、打包等区域运行场景,大屏数据显示当日各类可回收垃圾的种类及数量。
仲夏热浪过后,初秋“绿浪”来袭。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上海市民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在身边的商场里、在居住的社区中切身体会到绿色消费的无穷魅力。”
评论